1. 简单百科
  2. 王毛仲

王毛仲

王毛仲(?-公元731年),高句丽人,天宝卫戍军将领,游击将军王求娄之子。他官至辅国大将军,进封霍国公,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王毛仲的父亲因随从宝藏王谋反,被剥夺了官职并贬为奴隶。王毛仲出生后,被安置在临淄王李隆基王府为奴。王毛仲为李隆基积极联络禁军将领如葛福顺陈玄礼等,后来他成功招募北门禁军支持李隆基,因此受到李隆基的赏识。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除韦后,虽然王毛仲没有参加关键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仍被擢为将军。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之后,任命王毛仲主管东宫马驼鹰狗等坊,不久,王毛仲升任大将军,官阶三品。唐玄宗为表彰其成就,命张说撰写《监牧颂》。延和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受禅即位。李隆基在位期间,王毛仲因恃宠而骄,权势过大,引起李隆基忌惮。最终,在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李隆基下令罢免了王毛仲的职务,并将其处死。

王毛仲从官奴到权倾一时,其官运亨通得益于攀附李隆基。他的人生受封建专制体制影响,在“朕即国家”的时代,帝王的情绪左右着他的命运,与他的仕途起伏紧密相连。

人物生平

受到重视

王毛仲的父亲因随从宝藏王谋反,全家人都被官府罚没为奴仆,王毛仲出生后也成了临淄王李隆基的奴仆。他这个人聪慧有见识,又勇敢矫健且擅长骑马射箭,在李隆基身边侍奉,很受李隆基的看重。王毛仲天生聪明,能领会李隆基的心意,对待万骑营的将士非常恭谨,还真诚地和他们结交,这使得李隆基更加喜爱他的聪明灵慧。

超授将军

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王毛仲跟随临淄王李隆基回到长安。次年六月,李显李显驾崩,韦皇后立少帝李重茂为唐殇帝,自己掌权。她任命自己的亲信韦播、高嵩为羽林将军,控制千骑营。营长葛福顺陈玄礼等不服,就联合李隆基共同讨伐韦后。同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发动了“除大逆,安社稷”的诛韦政变,然而在诛韦政变中, 被李隆基当作贴身侍从的王毛仲却因害怕而逃离了政变队伍,直到政变成功之后方才露面。李隆基不仅没有怪罪,反而提拔他为将军。

官拜大将军

之后,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并监国。李隆基成为皇太子之后,任命王毛仲主管东宫马驼鹰狗等坊。之后李隆基又上奏睿宗皇帝,改左右万骑、左右营为左右龙武军,与左右羽林军为北门四军,以王毛仲、葛福顺等人统领。龙武军将军都是功臣,受到皇帝赏赐,号为“唐元功臣”。先天元年(713年),王毛仲率三百余兵马,控制了羽林军,然后搜索太平公主余党,宰相萧至忠岑羲被杀,窦怀贞自杀,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控制羽林军是诛灭太平公主最基本的前提。王毛仲功高劳重,被授与左龙武卫大将军,进封霍国公,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在龙武军中,王毛仲权势最大,起先他被封为“知东宫驼马鹰狗等坊”,不到一年,王毛仲的官已经做到大将军,位居三阶。

持节朔方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四月,兰池都督康待宾造反,李隆基先命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王睃与陇西县节度使郭知运以及天兵军节度使张说征讨,后又任命王毛仲为“持节充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到灵州坐镇。授权王毛仲指挥战争,与左领军大总管王睃、天平军节度使张说和东与幽州节度使裴袖先等人共同议事。

出现矛盾

王毛仲一直以来都享受到了因功劳而得到晋升爵位、获得优厚待遇的好处。他与掌管万骑军的葛福顺结成了儿女亲家之后,两人的势力紧密相连,相互依靠,常常做出一些行事张扬、超出本分的事情。曾经发生过 “万骑将军马崇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 的事情,王毛仲为了维护和保全自己的势力,打算包庇马崇,这引发了裴宽的不满。另外,有一位担任吏部侍郎的名叫齐澣的官员向李隆基进言劝谏道:“葛福顺掌管着宫廷禁军,不适合与王毛仲结为姻亲。王毛仲是个品行不端的小人,受到的恩宠过度就会滋生奸邪之心,如果不及早对他进行处置,恐怕会留下祸患。” 唐玄宗听了齐澣这番话后,表态说:“我会慢慢考虑合适的办法。” 没过多久,齐澣把在宫廷中向皇帝进谏的这番话泄露给了大理丞麻察。唐玄宗知道这件事后,颁布诏令说:“齐澣和麻察两人相互勾结,构陷朝中的将相大臣,离间君臣之间的关系。” 于是将齐澣贬为高州良德县县丞。这件事表明,在这个时候,李隆基对王毛仲还没有丧失信任。

居功自傲被缢

王毛仲向唐玄宗请求兵部尚书一职,未获批准时,其不满情绪明显流露于言辞与神色之间,唐玄宗听闻后心中不悦。当时,宦官高力士恰好参奏王毛仲,这进一步使唐玄宗感到不安。

开元十八年,唐玄宗赐予王毛仲丰厚的金帛、酒馔等物品,在王毛仲之子出生三日时,派高力士送去,并授予其刚出生的儿子五品官。高力士回宫后,向唐玄宗禀报:“王毛仲抱着襁褓中的儿子给我看,说:‘这孩子难道不能做三品官吗?’” 当时,受皇帝宠信的宦官常被授予三品将军之职,高力士便是三品。实际上,王毛仲极为轻视宦官,他对高力士所说的话,本意是觉得自己健康的儿子不比身为宦官的高力士差,并非是借孩子向李隆基抱怨。然而,唐玄宗听了高力士的转述后,大为恼怒,称:“昔日诛杀韦氏时,这贼就心怀二意,我一直不想提及此事;如今竟敢因刚出生的孩子埋怨我。” 在此情形下,高力士趁机进言:“北门的武官都是王毛仲任用的,不除掉他,必定会引发灾祸。” 这番话正合唐玄宗心意。唐玄宗担心王毛仲的党羽们震惊恐惧从而发动叛乱,于是隐瞒了这件事的真实情况,下诏说:“开府仪同三司、兼殿中监、霍国公、内外闲厩监牧都使王毛仲,原本只是出身低微的人,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功绩,从家臣被提拔起来,升到了朝廷的高位。受到的恩宠独一无二,被赋予的职责和权力也极为崇高。然而他没有为朝廷做出丝毫像涓流和尘埃那样微小的贡献,却放纵自己骄横自满的心思。以前在国家遭遇艰难的时候,他突然就逃走躲藏起来,朕顾念旧情,从道义上对他予以宽容优待,他仍然承受着特殊的荣耀,却没听说他有悔改之意。在为公事效力方面没有竭尽心力的表现,平日里还常常有怨恨不满的言辞。考察他的严重罪过,按道理应该将他诛杀;但饶恕他的昏庸愚昧,应当将他远远地贬谪。可以让他担任瀼州长史,额外设置且长期任职,派遣使者乘驿马急速带领他到任所,不允许他随意离开任所以及参与处理其他事务。”左领军大将军耿国公葛福顺,被贬为壁州员外别驾;左监门将军卢龙子唐地文,被贬为振州员外别驾;右武卫将军成纪侯李守德,被贬为建德市员外别驾,李守德,原本叫李宜德,立功后改了名字;右威卫将军王景耀,被贬为党州员外别驾;右威卫将军高广济,被贬为道州员外别驾。王毛仲的儿子太子仆王守贞,被贬为施州司户;太子家令王守廉,被贬为溪州司户;率更令王守庆,被贬为鹤州司仓;左监门长史王守道,被贬为涪州参军。受牵连的有几十人。朝廷又下诏处死王毛仲,王毛仲走到永州市的时候被勒死了。

人物轶事

妻子儿子受封

王毛仲虽然已经有了皇帝赏赐的庄宅,家中的奴婢、骆驼马匹以及钱财布帛多得无法计算,他常常住在皇宫马厩旁边的内宅之中。每次入宫侍奉皇帝参加宴会、接受赏赐时,他都能与各位王爷、姜皎等人在皇帝的帷帐前紧挨着坐在一起。李隆基有时候要是见不到王毛仲,就会心神不宁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一见到他就会整晚都相处得非常融洽、欢乐,有时甚至一直到天色已晚。王毛仲的妻子已经被封为国夫人;皇帝又封赐他的另一个妻子李姓为国夫人。每次她们入宫朝见时,两位夫人一同接受皇帝的赏赐。王毛仲生了儿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就被授予了五品官职,他的儿子还能与皇太子一起游玩,所以宦官杨思勖高力士等人常常都对王毛仲有所避让和畏惧。开元七年,王毛仲晋升为特进,兼任太仆卿,其他的官职和待遇都照旧。开元九年,他奉命持符节担任朔方郡道防御讨击大使,并且让左领军大总管王晙天兵军节度使张说,在东边与幽州节度使裴伷先等人共同谋划军事行动并相互配合。

得罪高力士

王毛仲因得宠而骄横,与将军们关系密切,利用权势不法行事,因未得兵部尚书职位而表不满,引起李隆基不悦。当时宦官得宠,权力极大,王毛仲却轻视他们,甚至侮辱低位宦官。玄宗宠信的宦官杨思勖高力士虽嫉妒王毛仲,但不敢言。王毛仲妻生子,玄宗赐予厚礼和五品官职,但王毛仲不满,认为孩子应得三品官,引发玄宗愤怒。力士建议除掉王毛仲,以防生变。731年春,玄宗下诏贬王毛仲及其亲信,王毛仲在途中被赐死。

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

人物成就

王毛仲机智敏捷能干,尽心尽力充当玄宗的心腹耳目,同时他也继承了高丽人的剽悍神勇风格,和善骑射的李守德是藩王玄宗卫队中的左右护翼,深得玄宗信任和赏识。作为家奴,王毛仲遵照李隆基的意旨,以自己的豪爽性格,多方结交和拉拢地方土豪俊杰和宫城北门禁军将领葛福顺陈玄礼等,暗自为玄宗谋取大业储蓄力量。王毛仲成功地将一批警卫皇宫的北门禁军将军召集到玄宗门下,等于将皇宫的大门钥匙交给玄宗,为成功扫除韦皇后一党立下汗马功劳。

王毛仲在担任皇家闲厩兼知监牧使期间,负责皇家苑林,畜养马匹、禽兽以及种植林木。在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时,唐玄宗颁布《练兵沼》,命西北军扩充训练,任命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苑内营田使,全力负责全国军用马匹供应以及短缺马匹的及时补充,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在他统率、管理之下,苑中牧马繁殖比最初成倍增加,初监马24万匹,后来发展到43万匹,牛、羊等都增长数倍,收茼麦、首蓿1900顷以抵御严冬。出售死畜,售绢8万。他还招募僮1000多人为牧,负责放牧。每年收粟粮达数万石,从不盗窃。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太平公主李旦跟前挑拨是非,说太子李隆基想当皇帝,但弄假成真,唐睿宗真的把皇位让给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改元先天。但是,太平公主等人决定发动宫廷政变,处死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唐玄宗先下手为强,一举消灭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在这场生死决斗中,王毛仲率禁军诛杀了太平公主的重要党羽、宰相肖至忠、岑羲等人,立了头功。王毛仲因功被授予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并且进封为霍国公,实封五百户。

人物影响

王毛仲出身卑微为官奴,后权倾一时,经历传奇。其官运亨通源于攀附李隆基。实际上,他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由封建专制体制运作特点决定。在 “朕即国家” 的时代,帝王的喜怒哀乐能决定朝廷重臣乃至卑贱奴仆的命运,中国古代历朝皆如此。王毛仲的仕途浮沉与之密切相关。

人物评价

公名毛仲,姓王氏,开元佐命之元勋,东国亡王之后裔。四伯辅禹,与治水之谟;四七兴汉,在经星之列。清明节虚受,察含冰鉴,筹谋先觉,虑出蓍龟。竭无私之忠,而善归天造;输不懈之力,而元同日用;故得腾跃风云,攀附日月。策功第一,承恩莫二:庭罗魏绦之锺鼓,第赏堂邑之山林,文马蕃锡于晋侯,御衣亟分于韩信。庶姜如玉,则降荣彤管;众子垂髫,则抱拜朱茀。圣人之见也,必犹尔为之四顾而满志;圣人之不见也,迺恤然若无与乐其天下:孔子所谓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夫其处身,则立无跂,正也;视无还,端也;听无耸,诚也;言无远,慎也。国有忧,未嚐不戚;国有庆,未嚐不怡。其御下,则明利害之乡,阜财求之务,使之趋善而避恶,怀德而畏威,身不离于阙庭,令远行于牧。亦有不学而暗合于古,未更而悬辨其事,然其人政,必问于遗训,而资于故实者也。(唐朝宰相张说 评)

王毛仲为李隆基坐上龙椅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深得器重,被授予左武卫大将军,进封霍国公,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被玄宗视为心腹,身置“唐元功臣”之列。(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评)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罗日荣:《长门怨》里品“分寸”.今日头条.2024-01-04

唐书列传卷第五十六.唐书列传卷第五十六.2025-03-04

博古论今 || 盛唐名将郭子仪(十七).吕梁交通广播.2025-03-05

汤志江.猫眼专业版.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