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日本乌鲂

日本乌鲂

日本乌(学名:Brama japonica)为辐鳍鱼纲鲈形目乌鲂科的其中一种。本鱼为深海底栖性鱼类,白天在150-300米深的底层栖息,夜晚则到水表层活动觅食,属肉食性,以其他鱼类、甲壳亚门头足纲等为食。日本乌鲂是上层鱼类,分布于从墨西哥阿拉斯加湾阿留申群岛的近海,但资源不稳定。该鱼类是食用价值较高的鱼类,因受季节性影响,行踪无常。主要在公海捕捞。鉴于它是一种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美国开始了对该鱼作为食用鱼类的初步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日本乌鲂

学名:Brama japonica Hilgendorf

俗名:深海三角仔、黑飞刀、黑皮刀

形态特征

体呈卵圆形,侧扁而高;头背部圆凸。口大形,倾斜。吻钝;下颌突出。上下颌及腭骨均有纤细牙齿。体被细鳞,鳞片中央有棱突或棘;体侧纵列鳞数65-75。无侧线;背鳍及臀鳍上被有细鳞,但基底无鳞鞘;尾鳍基部上的鳞与尾柄上的鳞比较,仅缓慢而渐次的变小。背鳍单一,起点在鳃盖之后,不特别延长;臀鳍起点明显在胸鳍基部后的下方,不特别延长;左右腹鳍相当接近;尾鳍叉形。体色为银白色至银灰色,死亡后鱼体迅速转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背、尾鳍暗色;其余各鳍淡色或稍暗。

特点

本鱼体高呈卵圆形,吻钝,背鳍起点在鳃盖之后,鳍上覆有小鳞,体侧纵列鳞数65-75枚,尾呈叉形尾。体色为银白色,死亡后会变成黑褐色。背鳍软条33-36枚;臀鳍软条27-30枚,体长可达41厘米。

栖所生态

大洋性底栖鱼类,白天栖息于150-400公尺深的底层,夜晚则到水表层活动觅食。肉食性,以其它的鱼类、甲壳亚门头足纲等为主食。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亚热带至亚寒带海域,包括白令海日本近海、中国(台湾)、菲律宾等水域。本鱼分布于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太平洋沿岸、朝鲜半岛南部沿沿岸、中国、美国加拿大中美洲秘鲁、夏威夷、菲律宾、越南俄罗斯远东地区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渔业利用

渔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延绳钓渔法捕获,通常本种鱼都是偶获,数量并不多,一般市场亦不常见,鱼肉尚佳,红烧或煮味噌汤皆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