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钱月华

钱月华

钱月华,1932年出生于宁海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内地图书装帧设计家、画家,曾在人民出版社任美术编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钱月华从小热爱绘画,后于194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被分配至人民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其作品得到业界的肯定,获得多个荣誉,其中《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于1979年获全国书籍装帧设计一等奖,《纪念柯棣华》《闻一多全集》获1986年全国装帧设计二等奖,《韩素英自传丛书》《中国历史年鉴》获全国书籍装帧设计优秀奖。钱月华也成为“文革”后首批书装领域的编审,还曾于1985年后参与三联书店重要出版物的封面设计工作。1992年,钱月华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钱月华作品》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在从事设计之余,钱月华实地写生并创作了一批反映家乡生活新貌的画作,如《富春江码头》《南通婆家》《绍兴三味书屋》等,退休后则创作了许多花卉静物作品,如《百合花》《野菊花》《院子里的绣球花》等。

钱月华曾受邀参加北京、南京、兰州市南通市等地关于书籍艺术设计的学术活动及演讲,在《美术研究》等杂志发表《装帧设计随笔》《书装设计浅谈》等文论,并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帅府园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今日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通国画院等地举办的画展和设计艺术展。艺术家杜大恺评价钱月华“有杰出的才华,为中国艺术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钱月华,1932年出生于宁海县一个相对富足的城市小工厂主的家庭。她幼时极喜爱画画,常常临摹别人绘制的年画,画出的作品经常被街坊邻居贴在自家门前。

求学经历

上学期间,钱月华拜师各家,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于1949年考入了杭州国立艺专。也就在这个时候,她结识了来自南通市袁运甫,在西子湖畔萌发了纯洁的爱情。假期中,他们相携在展会上画画;归家时,他们会一起乘坐火车离开。

中国全国院系大调整的时候,他们二人一同来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继续学习。1954年,钱月华和袁运甫从同一个班里毕业。

创作生涯

1954年,钱月华被分在人民出版社做书籍装帧设计。那时做设计工作没有电脑软件的辅助,靠着毛笔、鸭嘴笔以及直尺等简单的工具,钱月华亲手在画纸上绘制。工作之余,钱月华投入到绘制家乡风貌的创作中并产出了一系列作品,如《南通婆家》《富春江上的渔家》以及《富春江老街》等。

1957年,人民出版社提出反右派的口号,钱月华等人成了重点打击对象。多亏延安市老干部王子野的帮助,她才躲过一劫。文革结束后,钱月华成为了首批书装领域的编审,而且她的事业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她的作品《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获1979年全国书籍装帧设计一等奖。据钱月华本人透漏,在设计《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时,她先是通读了整本书,之后专门拜访了朱德的女儿朱敏,经过一番了解,钱月华才开始动笔设计。她用曲折的红线布满整个封面,因其本着力戒华丽和娇艳的原则,故而仅使用两个颜色——红、白,便完成了封面及封底的设计。环衬上,钱月华选取了黄镇长征路上红军过草地的速写,扉页上,采用了满版淡黄套用黑字。

1985年,人民出版社组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钱月华便从原来工作过的地方调到了新成立的三联书店。这一时期,钱月华创作的《纪念柯棣华》《闻一多全集》获1986年全国装帧设计二等奖,《韩素英自传丛书》《中国历史年鉴》获全国书籍装帧设计优秀奖等等。《中国历史年鉴》是一部相对定型化的史籍,钱月华根据满城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车把图案为基础,经过重新组织和放大,做成封面的凹凸底纹。同时,她在设计封面字体时,突出年号,配合年鉴要求。

钱月华的图书装帧作品《中国近代小说大系》获1989年华东地区优秀书籍装帧一等奖,她也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曾受邀参加北京、南京、兰州市南通市等地关于书籍艺术设计的学术活动及演讲,在《美术研究》等杂志发表《装帧设计随笔》《书装设计浅谈》等文论,还曾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帅府园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今日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通国画院举办的画展和设计艺术展。

退休生活

退休后,钱月华重新拿起画笔,创作了很多花卉静物,像《百合花》《野菊花》《院子里的绣球花》等等。2012年,钱月华将作品编撰成《钱月华作品》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8年11月25日,86岁高龄的钱月华应邀参加了奥加美术馆为其举办的“良月撷华——钱月华艺术作品展”,席间多名重要人物纷纷为其献词,如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刘巨德以及奥加美术馆馆长李英杰等等。

个人生活

1949年,钱月华考入杭州国立艺专。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结识了袁运甫并在西子湖畔萌发了纯洁的爱情。他们总是一同外出写生,相伴而去又相伴而归。在动荡的反右运动、文革年代,他们始终相亲相爱地生活、专心致志地追求事业。

后来两人最终走向了结婚的殿堂,喜结连理。因为结婚没有房子,他们就找到了负责编审的臧克家,借用了他的一间房。地方很小,所幸他们借来木床、桌子、水壶、炉子,做了个书架,一时间小小的房间里也充满了温馨。

婚后,他们两人生下了两个孩子,并取名袁左和袁加。孩子的到来让两人的生活充满了欢乐。

钱月华与袁运甫的结合,为她的艺术成就注入了新鲜活力,两人曾合力为建国门地铁站设计出大型壁画《中国天文史》,全长60米,高3米,由3000块彩色瓷砖组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文化学者沈昌文上海市来到北京,到人民出版社做校对工作,得此机会结识了钱月华和袁运甫两人。后来沈昌文受命组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机缘巧合之下,他成了钱月华的领导,和她在业务上有了直接联系。后来,钱月华出版美术专著,特地找来老友沈昌文作序。

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

资料来源

书籍装帧

钱月华长时期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其代表作有:《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袁运甫画集》《中国历史学年鉴》《闻一多全集》《韩素音自传丛书》《萦思录》《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中国当代装饰艺术》《伟大的十年》《孙中山选集》《闻一多全集》《三松堂全集》《傅译传记五种》《一氓题跋》《龙套集》《举世悼念周恩来总理》《纪念柯棣华》《马克西姆·高尔基政论杂文集》《宋庆龄纪念集》以及《双清文集》等。

出版书籍

2012年,钱月华所撰写的书籍《钱月华作品》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67页,采用精装规格装帧。

获得荣誉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曾在一次致辞中如此评价钱月华:钱伯初是一个性格耿直,敢爱敢恨的人。她有杰出的才华,为中国艺术做出了杰出贡献。

奥加美术馆评价:钱月华先生的水墨画笔调娟秀,色韵典雅,凸显其文人画的现代审美意境。其作品为当今画坛急功近利、空洞躁动的积习带来了一股清风。有久违的舒朗、纯净与平和之感。

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刘巨德评价:钱月华的作品体现了一种修养,她画画时虽不费力气,但其用笔、招式很不一般。

《艺术》杂志评:钱月华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所具有的光芒。

社会活动

1992年,钱月华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她曾受邀参加北京、南京、兰州市南通市等地关于书籍艺术设计的学术活动及演讲。在《美术研究》等杂志发表《装帧设计随笔》《书装设计浅谈》等文论。曾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帅府园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今日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通国画院举办的画展和设计艺术展。

2018年11月25日下午,奥加美术馆举行了“良月撷华——钱月华艺术作品展”开幕式,86岁高龄的艺术家钱月华女士协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教授,清华大学资深教授杜大恺先生,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刘巨德先生以及奥加美术馆馆长李英杰先生、人民出版社等二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活动。此次展览共展出了钱月华绘画作品41幅,书籍装帧设计近20册。

相关事件

2010年10月,人民出版社退休编审钱月华起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案件开庭。钱月华起诉原因为收入《叶雨书衣自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2月出版)的《一氓题跋》《高尔基政论杂文集》《傅译传记五种》《伤残的树》《无鸟的夏天》系其图书装帧设计作品,三联书店的行为侵犯了原告对上述作品的署名权、复制权、发行权。

据悉,涉嫌侵权的五本图书中均标明装帧设计为钱月华,但这些图书的出版时间系在范用担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期间,其时钱月华系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1951年并入人民出版社至1986年从该社分出期间,以三联名义出版的图书从内容到装帧均为出版方依据出版计划以及图书策划主持而创作,并非美术编辑自发创作,当时身为主管领导的范用行使着对图书选题进行审批、定稿的职责,也对装帧设计提出重要的设计建议,甚至还有绘画图稿,上述五本图书即在此背景下出版。

法院认为,所涉五本图书出版期间,范用主管三联图书装帧设计工作并兼作封面设计,所涉图书的装帧设计均包含范用的设计理念、方案,因此《叶雨书衣自选集》包含所涉五本书的装帧设计“其行为并无不当”,原审法院不予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此后,原告不服判决,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诉。2011年,北京市二中院经审理对原审法院事实予以确认,判定原告上诉理由不成立,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终审维持原判。

参考资料

岁月洗礼后的光华魅力——访艺术家钱月华.《艺术》杂志.2024-06-28

“良月撷华——钱月华艺术作品展”隆重开幕.奥加美术馆.2024-06-27

竭诚奉献的钱月华.《艺术》杂志.2024-06-27

“良月撷华——钱月华艺术作品展”隆重开幕.奥加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8

钱月华作品.豆瓣读书.2024-06-28

《中国天文史》.北京地铁.2024-07-03

北京地铁“破相”老壁画遭遇修复难 已建成30年.新华网.2024-07-03

范用《叶雨书衣自选集》案维持原判.光明网.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