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翚

王翚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是清代著名画家,被誉为“清初画圣”。他以山水画为主,将南北画派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代表。他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一起被称为山水画家“四王”,同时也与吴历恽南田一起被称为“清六家”。王翚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多家博物馆借展,其中包括2008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山水明净:王翚艺术展”。王翚的影响力深远,他的弟子众多,形成了“虞山派”,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物生平

王翚于1632年出生于绘画艺术昌盛的虞山(今常熟市)地区,传说他出生之时“墨香满室,三日不散”。早年时期其家境贫寒,不能以学人仕,把绘画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16岁时就拜同邑职业画家张珂为师。16岁至20岁期间,王翚主要摹仿古人笔墨样式,学习范围不广,仅限于黄公望以及晚明云间画派一路风格,但这些摹古训练为他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正是因青年时期具备了熟练的笔墨技法,才引起当时前辈名家关注,进而受到提携引导。20岁时,他有幸与前辈绘画大师王鉴相识,成为其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起初,王鉴教授王翚学习古法书画数月,并亲自指导他学习古人的名迹稿本,这使得王翚的画艺大进。然而,当王鉴因外调离开时,王翚转而跟随王时敏深造。王时敏还带领王翚遍游大江南北,让他能够广泛接触和临摹收藏家的秘本,进一步提升了他的绘画技艺。王翚在绘画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勤奋,加上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使得他的画作气韵生动、天然浑成,备受赞誉。

王翚40岁时,王时敏对其的评价已是“泼墨已追黄公望,挥毫重见李公麟”,意指他的画作在泼墨和笔法上已经达到或超越了黄公望和李公麟等古代大师的水平。王时敏还认为,王翚的画道已甲天下,成为鉴赏家们公认的一代宗师。每当他看到王翚的新作,都会惊叹不已,认为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王翚于康熙三十八年南归后,返乡的三十年间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绘画需求,他日以继夜地作画,乐此不疲。他的每一笔都力求传世,即使年逾八十,画技仍不衰减,从未有松懈之笔。因他的作品深受赞誉,四方求画者均愿高价以求得真迹。后人对他的山水画评价极高,认为已达到“神乎技矣”的境界。

王翚晚年沉浸在艺术与自然之中,过着吟风弄月的悠然生活。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杨晋为他创作了“岷逸先生”的肖像画,时年八十六岁的王翚在画中补上了松风幽谷的图景。不久后,王翚于十月十三日离世。

风格特点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华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

时人评价

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南田合称“清代六家”或“四王吴恽”。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在四王中比较突出。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受到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召见,并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市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

个人作品

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 、《秋树昏鸦图》、《芳洲图》(常熟博物馆藏)等传世。著有《清晖画跋》。王翚的画历来价格较高,至今仍大受藏家欢迎。从最新的成交价可证明这一点。1989年6月1日佳士得中国重要古画拍卖会上,拿出一件王的摹古山水册,为清内府归藏,石渠宝籍著录,是王摹古山水的代表作之一,做价15-18万美元,最后一举达到396000美元。以后所拍画作虽然价格降低,但相比其他清代画家作品还是可观的。同年佳士得另次“精美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其价格又有下跌。王翚的秋林赋诗图轴,构图严谨,远山近陂配轩得宜,水墨设色自然浑成。图上附有画家双题,自言有曹云西韵味,反映了这位大家摹古的清湛功力。此图估价为二万五千至三万五千美金,拍至五万二千八百美金。1990年11月26日,苏富比在纽约拍卖了一幅他的《太白观泉图》手卷,价格达71500美元,两天后佳士得也在纽约拍卖他一幅作品,《仿董源夏山图》浅设色绢本,立轴,以62000美元成交,从这三个例子可看出他现今的市场行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