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糟羹

糟羹

糟羹是浙江台州传统的小吃,特别是在元宵节期间。它以米粉、甘薯淀粉或藕粉为主要原料制作,有咸味和甜味两种口味。与其他地方吃汤圆不同,台州市人喜欢吃糟羹。每年正月十四看完花灯后,人们会回家享用美味的糟羹。台州的习俗是在正月十四吃咸味的糟羹,正月十五吃甜味的山粉糊。在浙江温岭、黄岩区章安街道地区,山粉糊是糟羹的俗称,也是元宵节期间常见的食品。山粉糊以薯粉或藕粉为主要原料,同样有咸味和甜味两种口味。黄岩的习俗是在正月十四吃咸味的山粉糊,正月十五吃甜味的山粉糊。

食糟羹来历

版本一

大唐初年,临海还是一个小渔村,总是遭到海盗的抢劫骚扰,当时的台州刺史尉迟敬德发动兵士筑城防盗。开工那天,刚好是正月十四,老百姓照例要闹元宵,海盗就乘机而入。尉迟恭闻报,一面派兵抵御,一面加紧筑城。入夜了,风雪交加,百姓就在一起商量怎么才能表达大家内心的感谢呢,有的提议送酒菜去,好让士兵御寒,但是刺史大人严令士兵不许喝酒,怎么办好呢,有个老汉想出了个两全的好方法:用带糟的新酒当水,调进好菜和粉,搅成“糟羹”并送去。士兵吃了“糟羹”浑身是劲,不久就筑好了城墙。从此,元宵节就“糟羹”的习俗就这样世代沿袭着。

版本二

早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浙东地区抗敌的时候,曾经被敌人追到三门县的仙人洞里。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四,当地的农民见戚家军躲在山洞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纷纷拿来衣物。但当时的农民也很穷,家里哪有什么好吃的。于是就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都是青菜、青萝卜、笋啊什么的。可是光吃蔬菜也吃不饱啊,又凑不出那么多的白米饭来,怎么办好呢。一个聪明的农民就想出了一好办法,把这些蔬菜切碎,再放进粉糊糊里面一起烧熟,这就成了后来的“糟羹”。没想到士兵们不但吃得很饱,还都说味道很好。后来,戚家军度过了困难时期,终于赢得了胜利。于是,为了纪念戚家军,临海(临海为古时台州府所在地)就保留了十四夜吃糟羹的习俗。这些都写进了三门县志,是有据可查的事情。

制作方法

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蛏、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 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或藕粉配上莲子、牛奶子龙眼等做成。

咸羹做法:

第一步,准备好青菜、精肉、香干、笋、花生仁之类的以颗粒状切好并炒至半成熟。注意菜要剁得越碎越好,这样才更能入味哦。当然别忘了,与此同时在锅里烧一大锅水,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嘛。当然,其中的料理中,青菜要最多,这样煮出来的糟羹绿绿的会很好看也很好吃的;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放入量的多少。

第二步,等到水煮沸后,把各种颗粒逐一放入,与此同时倒入米浆(将米粉和水调匀),不断搅拌。注意搅拌方向一定要统一,一直顺时针或逆时针,否则糟羹不容易变成糊状。

第三步,等到逐渐呈糊状变稠,放入盐、味精就可以了。

甜羹做法:

甜羹主要以年糕、川豆瓣、橘脯、葡萄干、小汤圆等制成,以往都是用番薯(当地俗称生粉)来做的,所以也有叫生粉糊的,也有用藕粉、荸荠粉等来做,口味也好了许多。

参考资料

糟羹.微信.2024-09-21

养生厨房 | 今日菜谱——糟羹.养生厨房 | 今日菜谱——糟羹.2024-09-21

山粉糊(糟羹)的做法步骤.下厨房.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