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大学城
仙林大学城位于栖霞区中部,建立时间于2002年1月,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别名为仙林科技城。它的政府驻地为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100号。电话区号为025。邮政编码是210023。这里有许多著名景点,如羊山公园、仙林湖、九乡河湿地公园等。此外,大学城内wifi全面覆盖且免费,入驻的学校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等。从机场和火车站前往大学城也非常方便,可选择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仙林站(仙林高铁站)。车牌代码为苏 A。
仙林大学城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城三区”的发展战略,其中仙林地区被定位为南京市的副城之一。随着南京市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仙林地区逐渐成为了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之一。
仙林大学城的规划和建设注重绿色人文,以高起点、高发展为目标。仙林借鉴了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将高档社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仙林大学城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如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介绍
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仙林副城西北部,北靠栖霞区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南依灵山山脉,西至土城头路,东临规划城市二环。作为仙林副城集中发展区域的大学城,仙林大学城由大学集中区和科技产业区组成,占地4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二环以西、土城头路以东、灵山山脉以北、312国道以南的27平方公里为大学集中区,计划用3~5年的时间,建成有9~10所高校和一批中小学、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大学园区,还将建设包括大型商场、金融网点、医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公用设施的大学城中心区;规划二环以东的20平方公里为大学城科技产业区,重点依托高教资源优势,推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发展IT、IC和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并预留3000亩土地作为国际知名大学用地。(图册)
仙林大学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突出生态环境、突出人文内涵、突出信息优势和体现规划的高起点、体现社区建设的智能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规费留区、滚动发展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把仙林大学城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国际知名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职能型、开放型大学城,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南京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和区域空间。
入驻院校
仙林大学城规划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城市建成区人口已突破26万人。仙林大学城入驻学校有(截至2013年初):
(图册)
片区规划
仙鹤片区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即仙林大学城一期,位于仙林副城的西北象限,是仙林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等学校和居民住宅区有机融合的综合性社区。其主要职能为高等教育和居住功能。规划范围为:西至宁芜铁路,东至公路二环,北至宁镇公路,南以灵山山脉为界,规划总用地为27.14平方公里。
白象片区
仙林副城白象片区为仙林大学城二期重点发展地区,位于仙林副城的东北象限,紧邻仙林大学城一期仙鹤片区。集中安排国际知名工科大学和著名科研机构及居住功能,是仙林大学城远期重点发展地区(二期),以“产、学、研”同步发展为特色,力争形成南京市重要的科技产业园区。(图册)
交通状况
交通概述
仙林副城位于紫金山东麓,北抵上海—霍尔果斯公路,南达宁沪高速公路,东西分别以规划中的公路三环和绕城公路为界,距新生圩深水外贸港口6.5公里,距规划中的龙潭深水外贸港口6公里,通过绕城公路和机场高速公路可直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对外交通条件齐全,大运量、低能耗、出行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未来仙林大学城的交通特点。
距主城核心(新街口)距离15公里,25-30分钟车程;
距南京市绕城高速公路4公里,4-5分钟车程;
距新庄立交10公里,12-15分钟车程;
距模范马路13公里,15-18分钟车程。
大学城将建成一个“人文、生态、青春”的副城。建设 中“不挖一座山,不填一口塘”。仙林大道全长20多公里,宽140米,横贯大学城东西,体现春夏秋冬四景变化,有江苏省市政道路第一路之称,建成后车辆将如同穿行在公园内;学子路纵贯大学城南北,将竖起对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雕像;学院路再现三次工业革命的艺术浮雕。另外仙霞路、学院路、仙尧路等已建成通车。大学城内还将建设土城头、植物园、郊野公园等五大主题公园,核心区规划建设国宾馆,并引进小红花艺术团等6个演出团体,增添大学城的文化氛围。大学城周边设有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十运会赛马场等配套设施。
公路交通
北部由快速道路直达仙林:
南部由景观路进入仙林:
(2)中山东路-宁沪高速公路连结线仙林大道仙林。仙林大道2005年建成通车后,仙林至中山门仅需10分钟。
公交线路
轨道交通
南京地铁2号线和南京地铁4号线(在建)分别从紫金山南北两侧进入仙林,在仙林副城南侧交汇后,在仙林内部形成环状轨道交通网,连接副城各功能分区,并在沿途设10个站点。
地铁2号线东延仙林线于2007年开工,已于2010年5月28日正式通车,仙林到新街口核心地段的时间将减少到20分钟,马群至仙林共设置八个站点:马群-金马路-仙鹤门-学则路-仙林中心-羊山公园南大仙林校区-经天路。除了南京地铁2号线和4号线,还有远景规划的仙林内部地铁线路。
另外规划中的宁扬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西起仙林经天路地铁站,东至扬州(西)火车站)方案已于2013年1月由江苏省发改委向国家报送。
城际交通
沪宁城际铁路仙林火车站于2010年7月开通,仙林去镇江市一刻钟车程,往苏锡常、上海市在50分钟之内。
配套周边
管理机构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于2002年1月14日成立。成立以来先后投入5700多万元完成仙林副城总体规划等10项宏观规划和25项细部规划设计,所有规划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多轮次评审,其中核心部分的中心区城市规划和总体规划等实行了国际方案征集并在市科技会堂进行公开展示。通过开展“实践三个代表、强化三个服务”活动,建设拆迁居民经济适用住房,多渠道安置群众就业,加大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了地区规划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
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先后投入90多亿元,建成了仙林大道、文苑路、仙境路、学院路、仙霞路、文澜路、仙尧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地区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
除道路工程以外,园林景观绿化已完成山体和道路绿化超过140万平方米;部分河道整治以及排涝泵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地区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的主干管已全部随道路建设铺设到位,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展。与此同时,中心区商贸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道路景观绿化和沿湖步道的规划、设计全部完成,部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中心区整体场地平整和湖边湿地整治也全部结束。在商业配套设施建设上,近4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大成名店公园按期建成交付并开始营业,肯德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旗舰店以及一批著名品牌已经进驻。仙林金鹰国际商业中心也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
大学城管委会将借鉴国外大学城发展建设的经验,逐步发展、完善包括在教育资源共享、与科技产业结合的运行机制,努力把仙林大学城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的仙林热线(2011年6月达成合作,南京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正式负责仙林热线运营),也是仙林大学生的网络交流场所,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经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南京龙虎网、西祠胡同的新闻报道。
仙林楼市
大学城环境优势、学术氛围带来的房地产投资和升值潜力,也为各地房产商和市民看好。仙林建房在南京市率先实行1:1.35的住宅间距,超过现行规划中1:1.2的标准,新区住户拥有充足的阳光权。仙林市区将成为以中产阶层为主的高档居住区。
2002年2月仙林大学城宣布成立时,亚东、汇金的楼盘每平方米即上涨1000元,随着越来越多高校进驻,交通、智能、环境优势凸现,商品房价格也随之上升,平均涨幅达178%。截至2003年,仙林亚东楼盘中,除沁兰雅筑尚有少量尾盘外,仙鹤山庄、金陵家天下、雁鸣山庄、咏梅山庄都已全部售出,二手房同样热销。
2009年末普通住宅房价格已破万元,亚东城已达1万/平米,东方天郡1.3万/平米。别墅项目中,汇杰文庭、山水风华、招商溪谷、栖园等叠加1.6万/平米,双拼2万/平米。
商业氛围
仙林中心商业区以三大人工湖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远离水面的是由多种不规划几何形状组成的大型建筑主体,规划有百货公司、电影院、专卖场等,局部建筑单体之间则由连廊相接;临湖的是小型建筑,有饮食店、咖啡吧、书店、精品店等;两个层次中间是一条长长的带顶步行街,将商业区紧紧联系,成为将来商业氛围的聚核地带。2009年底位于三叶湖核心地段的仙林金鹰国际商业中心开始营业,区域书城、电影院、电子卖场、商务办公楼、星级宾馆等一批文化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也开始对外招商。 (图册)
新闻媒体
截至2012年底,南京仙林大学城内已经入住专注于南京大学城的东方卫报《双城记》周刊、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仙林论坛(仙林热线旗下)、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代表处入驻,媒体的入住能够捕捉到仙林大学城的最新资讯和新闻,其中仙林大学城门户网站仙林热线已经成为发布仙林大学城地区最新资讯的最有效平台,受到了南京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的推荐,成为南京栖霞区媒体十强之一。
产业平台
南大科学园
南大科学园位于仙林新区科技产业区,由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与南京大学共建,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园、空间科学技术园、智慧园、文化创意园、新兴产业预留区共“四园一区”。园区重点依托高校的人才和人脉资源,放大高校优势,服务区域发展,以智慧度和国际化为着力点,建成融“校区、园区、社区、景区”为一体的大学科学园。自2010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园区建设发展顺利。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星和纽约大学理工分校联合创办的创新创业学院、元培世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南京大学遥感应用示范研究中心、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试验室华东分部等多个项目相继在园区开工建设。(图册图片资料来源)
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位于仙林新区科技产业区,规划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机构、服务外包企业和提供交易平台。自2009年初启动建设以来,园区先后与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上海张江药谷平台、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省药检所、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十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一批有实力的制药企业总部项目陆续入驻。
南京液晶谷
南京液晶谷位于仙林新区科技产业区,一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平板显示领域累计完成投资600亿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重点打造“一二三”工程:“一”是加快引进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二”是建设两条以上系列化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三”是建设液晶关键器件、专用设备,以及模组和整机等三大液晶配套产业园。其首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38亿元的第6代液晶面板项目已于2011年一季度正式投产。项目依托南京丰富的教育、科技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共建“产、学、研”联盟的方式,已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人才基地,定向培养设备、工艺和研发等专业人才;与大学城内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的“熊猫液晶广电学院”也已正式开班。
仙林物联网产业基地
南京仙林物联网产业基地位于栖霞区仙林—马群街道板块,是南京市智慧产业最为密集的区域。已经入驻的23家物联网企业,业务涵盖了通信芯片、传感网节点设备、RFID\u0026传感器、系统集成、软件&平台等领域,其中,三宝科技集团拥有物联网相关专利技术25项、软件著作权19项,且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6项,业务涵盖了RFID、智能交通、海关物流、医药监管等领域。据悉,该基地现有的23家物联网企业,可实现产值26.9亿元,预计到2012年,该基地物联网产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大关。
由于拥有丰富的相关科教资源和物联网产业基础,栖霞区将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推动区域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柱。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基地将依托南京大学微纳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物联网技术示范及网络工程中心、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GIS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把基地打造成南京物联网产业发展核心区和先导区。
驻区院校校中园
驻区院校“校中园”:在驻区院校建设“校中园”是大学城管委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十二五”时期“四园同创,融合发展”中“智园”的重要内容。在行政区支持下,大学城充分利用驻区院校的优势学科、专业团队、科研设备、项目成果及楼宇土地等资源,采用三方共建的模式,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先后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技师学院等院校挂牌启动了科技园建设。“校中园”的建设,有利于推动院校优势学科发展,提升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还将成为地区产学研结合的又一重要载体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平台。
公共服务
无线网络
自2013年元旦起,仙林大学城地区重要公共场所将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集团三家通信运营商的所有手机用户只要手机具备WLAN功能,且能搜索到CMCC-XIANLIN的信号,在仙林大学城内的办公楼、医院、学校、商业中心、公园、社区中心以及部分公交场站和公交站台等热点区域,均可享受每天累计两小时无广告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公共自行车
截至2012年底,仙林地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共28个,可租赁自行车数量600余辆。租赁点分别为:地铁学则路站(1个)、学则路华润苏果站(1个)、仙林中心站(1个)、仙林中心金鹰购物中心站(1个)、南京师范大学站(1个)、南京邮电大学南北门附近(2个)、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北门附近(2个)、南京信息技术学院大门附近(1个)、中北学院大门附近(1个)、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门(1个)、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北门附近(2个)、山水风华小区附近(1个)、诚品城小区大门附近(1个)、宜人酒店大门附近(1个)、鸿运家园小区大门附近(1个)、香樟园小区大门(1个)、亚东城小区(1个)、森林警察学院(1个)、玲珑翠谷小区(1个)、地铁羊山公园站(1个)、地铁南京大学校区站(1个)、南京大学仙林校区(2个)、南大科学园(2个)。
大事记
2011年
11月16日,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成立。
2012年
2月10日,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落户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领衔。
3月22日,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签字仪式举行。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由栖霞区政府、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市教育局以及南京大学合作创办。
4月15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大楼奠基典礼在南京大学科学园隆重举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科研院所已相继入驻。
5月8日,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正式举行。
5月20日,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隆重举行。
9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隆重举行。
10月28日,首届仙林科技城“三创”(创业、创新、创意)嘉年华活动开幕式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举行,仙林大学城正式向“科技城”转型。
12月27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187707号小行星——“南大仙林星”命名仪式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南大仙林星”的正式命名,把“仙林”这一地标送入了太空。
参考资料
欢迎光临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网站.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2023-11-03
仙林大学城形成生态公园群.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2024-03-09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基本情况.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2024-03-09
仙林大学城新增多处绿雕花境小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网站.2024-03-09
市青企会考察团到仙林大学城参观考察.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网站.2024-03-09
有机生长,擘画仙林好风景.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网站.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