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左梦庚

左梦庚

左梦庚(?-1654年),明末清初将领,出生于山东临清。他是南明宁南侯左良玉的儿子,隶属于汉军正黄旗。

南明福王政权建立后,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沿江东下,欲诛杀马士英等人,但病逝于途中。左梦庚秘不发丧,继续东下,但被黄得功部击败,遂退回九江。同年,左梦庚在九江降清,编入汉军正黄旗,授予一等子爵。顺治帝十一年(1654年),左梦庚在北京病逝,谥号庄敏。

人物生平

家国变故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为解除李自成“左良玉、虎大威等集兵朱仙镇,与自成战,全师皆溃”。此役“左农民起义军对开封市的包围,之精锐已尽”,其麾下的“亲军爱将大半死”。但是朱仙镇败后,诸如卢光祖、吴学礼等人却因各种缘由,依附于左良玉,使左良玉的部队实力重新强大起来。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明思宗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政局,“诏封良玉为宁南伯,授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但在下诏当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城,明朝灭亡。

南明福王政权建立后,“命左良玉开藩武昌”,使其成为专镇一方的军阀。左良玉所辖的明军旧部官兵,也正式演变为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私人部队——“左氏军事集团”。然而,“良玉屯武昌稍病,军政进止,委其子梦庚”,左梦庚便成了这支私人军队的实际统帅。时“监军御史黄澍挟良玉势”,与马士英不和,并且鼓动左良玉及其部下出兵讨伐。在黄动的过程之中,“梦庚与黄澍谋甚秘”。当左梦庚跟随大军到达何腾蛟防区时,立刻“遣数十骑胁腾蛟登舟’,未成。当左氏军事集团“兵陷九江府”后,左良玉逝于军中。

降清

左良玉逝世后,左梦庚自“留后”,继承了左良玉领袖地位,左梦庚立刻下令全军“还驻池州市,遣兵间道自彭泽县建德市,遂取安庆市。总兵黄得功破之铜陵,乃退保九江”陷入到被四面包围,进而全军覆没的危险境地。在此进退两难之时,入关后的清王朝对左氏军事集团发出了招抚公告:“吴楚总兵左良玉,若能归顺投诚,则厚加爵位,照旧委任”。因此在顺治二年(1645),当“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阿济格追剿流贼李自成至九江”时,“梦庚率领所部总兵十二员官兵十万”投降。顺治五年(1648)六月,因投诚有功,左梦被授予一等精奇尼哈番的世爵。当年八月,被任命为正黄旗汉军固山额真。顺治帝六年(1649),跟随英亲王阿济格平定大同市守将姜壤的反清叛乱,率领军队“攻左卫克之”。顺治帝十一年(1654),“卒,赐祭葬,谥庄敏”,左梦庚逝世后,其爵位由侄孙左元荫承袭。

人物关系

爵位世系

人物评价

论曰:邦家新造,师行所至,逆者诛,顺者庸。虽其人叛故国,贼旧君,苟为利於我,固不能不以为功也。可望独以台官言降爵,终见削夺。唐通降自成,既复来归,授世职,康熙间即停袭,事又在其前;而定国(许定国)、梦庚(左梦庚)、雄(田雄)辈及他诸降将,皆袭封如故。民间传雄负福王出,王咬其项,遂溃死。雄死时,明亡已二十年。其言诚无稽,然民之所恶,盖亦可见矣。(书籍《二十五史全书 第10册 清史稿》评)

人物事件

左氏军事集团降清后,左梦庚请求安置其麾下官兵,以更好的为清王朝服务。清朝统治集团考虑到左氏军事集团人数众多,其“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如果将其军官及随带的核心家丁编人八旗汉军,可以利用其汉军官员身份,更好的节制绿营。因此,下令“以其众汉隶旗籍”时左梦庚旧部官兵“俱奉英亲王调发江西省、湖广两处防剿”,随左梦庚一同进京者较少。因此,这一过程,自顺治二年(1645)开始,至顺治五年(1648)结束。在八旗汉军内部,除部分“随左梦庚投诚人氏”。被拨入至陈汉军佐领之镶红旗汉军第一参领第二佐领外,其余军官及其核心家丁被单独改编为二十三个佐领,将八旗汉军内部单独编设的“左梦庚旧部佐领”,列表如下:

参考资料

左梦庚.识典古籍.2025-03-08

大清圣祖.识典古籍.2025-03-14

大清世宗.识典古籍.2025-03-14

大清文宗.识典古籍.2025-03-14

清史稿列传三十五.识典古籍.2025-03-14

清史稿本纪九世宗本纪.识典古籍.2025-03-14

文选.识典古籍.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