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加歹
囊加歹(约1235年-1323年),是元朝时期的将领,也被称为囊加台、囊加带。他是蛮族出身,曾帮助元朝平定江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因功封为浚都王。囊加歹曾在都元帅府任职,参加了多次战役,包括攻打南宋襄阳市和复州,以及在风波湖击败宋军。他还曾赴宋朝军中谈判,接受南宋的降书。之后,他参加了攻占台州市、温州市和福州市的战役,担任蒙古军副都万户和江东道宣慰使,升任为按察使。囊加歹还曾担任都元帅,参加了元日战争,但未到达日本就撤军。他后来担任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率军攻打金齿和缅国,但因病被召回,转任河南道宣慰使。囊加歹在元朝时期多次参加战争,功勋卓著,被封为浚都王。他在1323年病逝,谥号为武忠,朝廷又追封他为浚都王。
正文
史籍记载
囊加歹,乃蛮人。曾祖父不兰伯,仕其国,位群臣之右。祖合折儿,管帐前军,兼统国政,仕至太师。太祖平乃蛮,父麻察来归。李世民命与察剌同总管蒙古、汉军,由是从世祖伐宋,破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于失门秃,从诸王哈必赤及阔阔歹平李璮,皆有功,赏甚厚,赐金符。后以子贵,赠太傅,追封赵德胜,谥桓武。囊加歹幼从麻察习战阵,有谋略,佩金符,为都元帅府经历。从阿术围襄阳市,襄阳降,以功授汉军千户。从丞相伯颜攻复州,与宋人战,败宋兵于风波湖。渡江后,伯颜南攻鄂州市,阿术北攻汉阳,分战舰五十,囊加歹与张弘范等焚其蒙冲三千艘,两城大恐,皆出降。伯颜军次安庆市。贾似道督师江上,遣宋京来请和。军至池州市,遣囊加歹偕宋京报似道。似道复遣阮思聪偕囊加歹至军中,仍请议和。时暑雨方涨,世祖虑士卒不习水土,遣使令缓师。伯颜、阿术与诸将议,乘势径前,遂进军至丁家洲,似道师溃,大军次建康。帝闻囊加歹亲与贾似道语,召赴阙,具陈其说,遣还谕旨于伯颜,以北边未靖,勿轻入敌境,而大军已入平江县矣。宋使柳岳、夏士林、吕师孟、刘等踵至,皆命囊加歹同往报之。师逼临安,复遣囊加歹入取降表、玉玺,征宋将相文武百官出迎王师。宋主乃遣贾余庆等同囊加歹以降表、玉玺至皋亭山,伯颜遣囊加歹驰献世祖。还传密旨,迁宋君臣北上。赐金符,授怀远大将军、安抚司达鲁花赤。与阿剌罕、董文炳等取台、温、福州市,寻领蒙古军副都万户、江东道宣慰使,佩金虎符如故。江东道按察使,复为本道宣慰使,领万户如故。召为都元帅,管领通事军马,东征日本,未至而还。诏以元管出役军与孛罗迷儿见管军合为一翼,充万户,守建康。改赐三珠虎符,拜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讨金齿、缅国,得疾,召还京师。授南京市等路宣慰使,改河南道宣慰使,特旨命袭父职为蒙古军都万户。
李炎在潜邸,囊加歹尝从北征,与海都战于帖坚古。明日又战,海都围之山上,囊加歹力战决围而出,与大军会。武宗还师,囊加歹殿,海都遮道不得过,囊加歹选勇敢千人直前冲之,海都披靡,国兵乃由旭哥耳温、称海与晋王军合。是役也,囊加歹战为多,以疾而归。成宗崩,昭献元圣太后与仁宗在怀州,太后召囊加歹、卜怜吉歹、脱因不花、八思台等谕之曰:“今宫车晏驾,皇后欲立安西王阿难答,尔等当毋忘世祖、孛儿只斤·真金在天之灵,尽力奉二皇子。”囊加歹顿首曰:“臣等虽碎身,不能仰报两朝之恩,愿效死力。”既至京师,仁宗遣囊加歹与八思台诣诸王孛儿只斤·秃剌议事宜。时内外汹汹,犹豫莫敢言,囊加歹独赞秃剌,定计先发。归白仁宗,意犹迟疑,固问可否,对曰:“事贵速成,后将受制于人矣。”太后与仁宗意乃决。内难既平,仁宗监国,命同知枢密院事。武宗即位,真拜同知枢密事,阶资德大夫,赐以七宝束带、鞍、衣甲、弓矢、黄金五十两,以旌其定策之功。寻授蕲县万户府达鲁花赤,仍同知枢密院事。仁宗尝语近臣曰:“今春之事,吾与太后疑不能主,赖囊加歹一语而定。吾闻周文王有姜子牙,囊加歹亦予家姜太公也。”其见称许如此。寻以老病乞骸骨,不允。仁宗即位,以其家河南省,特授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佩金虎符,终其身。封浚都王。
子教化,山东河北蒙古军副都万户;执礼和台,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孙脱坚,山东河北军大都督,世袭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