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滇西北紫菀

滇西北紫菀

滇西北紫菀(学名:紫菀属 jeffreyanus)是菊科紫菀属的植物,属于山菀组、宽苞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壮。

茎单生或与莲座状叶丛丛生,高10-25厘米,不分枝,被开展的长毛,下部有密集、上部有极疏的叶。

基部叶在花期生存,长2-4厘米,基部急狭成短柄,卵圆形,卵圆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宽1-2厘米,全缘,顶端尖或急尖,中部以上叶渐小,多少直立,卵圆披针形至线形,基部稍宽,无柄,半抱茎,上部叶长1-1.5厘米,宽约0.2厘米;全部叶上面有疏毛,下面沿脉有长毛,有离基三出脉。

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径3.5-5厘米。总苞半球形,径约1厘米;总苞片2-3层,卵圆披针形,长约8毫米,宽2.5-3毫米,外面沿脉有长毛,常有缘毛。

舌状花蓝色或紫色,舌片长15-18毫米,宽2.5-3毫米;管状花长4-5毫米,无毛。

冠毛基部黄色,上部紫褐色,长达2毫米,有不等长的糙毛。

瘦果倒卵圆形,扁,长约3毫米,宽达2毫米,边缘有翅,无毛或有短粗毛。

花期6-7月。

生长环境

滇西北紫菀生长于海拔2,800米至3,000米的高山以及亚高山开旷坡地。

分布范围

滇西北紫菀产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香格里拉市)、四川省西南部(木里藏族自治县)。

近种区别

滇西北紫菀与短毛紫菀 (A. brachytrichus Franch.) 接近,且应作为该种的一个变种。据前人意见,此种与短毛紫菀的区别是“基部叶宿存,莲座状”,或基部叶多数,莲座状,茎部叶多数,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从下部叶到顶部叶渐狭小。但在两种之间有一系列的中间类型存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