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短程弹道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Short-range ballistic 导弹,缩写:SRBM)属于战术导弹,射程一般在300公里到1000公里之间。短程弹道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炮兵射程之外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固定及活动目标,如核弹发射阵地、前沿飞机场、坦克集群、部队集结地、固定防空阵地、交通枢纽等。

短程地地战术导弹可换装化学和常规弹头,组装方便,成本相对小,战争中能有效杀伤对方有生力量,作为战场压制兵器,比火炮的射程远,威力大,和飞机相比,具有易于突防,不受气候影响和减少人员伤亡等特点。

短程弹道导弹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制,主要集中在美、苏、法3国,但该武器扩散严重,21世纪初时拥有此类导弹的国家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希腊法国苏联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古巴、匈牙利、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以色列、中国、朝鲜韩国也门等。

研发背景

沃纳·冯·布劳恩作为纳粹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持研制了轰炸伦敦的V-2导弹,其最大射程达到320千米,可从移动发射车上发射。V-2导弹是弹道导弹的祖先,它也是第一种投入实际使用的弹道导弹。在二战末期,纳粹曾用V-2攻击英国的城市。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都相继将一些纳粹德国科学家请回国去继续研究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发展历程

短程弹道导弹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制,主要集中在美、苏、法3国,但该武器扩散严重,至21世纪初时拥有此类导弹的国家已有数十个。

基本设计

综述

短程弹道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炮兵射程之外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固定及活动目标,如核弹发射阵地、前沿飞机场、坦克集群、部队集结地、固定防空阵地、交通枢纽等。

弹道导弹结构主要包括弹头、制导控制系统、发动机等。弹头是弹道导弹直接产生杀伤效果的部分,主要完成打击或摧毁目标的战斗任务;制导控制系统是弹道导弹的神经中枢,其性能决定了导弹最终的命中精度。弹道导弹发动机是为弹道导弹提供动力的装置,其重量和体积都占据了整个弹道导弹的绝大部分。

战斗部

战斗部也就是俗称的“弹头”,是弹道导弹直接产生效果的部分,主要是用来完成打击或摧毁目标,一般弹头配置于制导系统后端,主要由壳体、装填物、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组成。其中战斗部有多个分类,包括杀伤爆破战斗部、破片战斗部、子母战斗部、穿甲战斗部、半穿甲战斗部、温压战斗部等许多种类。

制导控制系统

导弹头部一般配备有整流罩,整流罩内部安装有导弹制导系统,制导控制系统是导弹的“大脑”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导弹最终的命中精度。制导系统从功能来看,包括了引导、控制两方面,其中引导系统位于导弹头部,能够探测导弹和目标点、发射点的相对位置,通过算法将数据转化为指令信息,传递给弹头后端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所给信息,操控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调整方向和角度,以便于准确打击目标。

推进系统

弹道导弹发动机是为弹道导弹提供动力的装置,其重量和体积都占据了整个弹道导弹的绝大部分。依据装填推进剂的不同,弹道导弹发动机分为液体发动机和固体发动机。早期的弹道导弹发动机大多是液体发动机,这种液体发动机具有推力大、操控性好、运载能力强等优点,但也具有发射时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差等缺点。固体发动机是当代弹道导弹的主要动力装备,具有可靠性强、结构尺寸小、启动速度快、运输和储存方便等优点。

主要分类

1987年12月8日,苏联美国首脑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的《中导条约》中,将射程在500-1000KM的陆基弹道、巡航导弹界定为中短程导弹。2011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将射程在1000KM以内的称为短程导弹。

发射方式

核导弹具有多种发射方式,战术核导弹可从战舰、潜艇、飞机等平台上发射,战略核导弹的发射方式则有固定发射井,车载,潜射,机载等。

陆基

陆基导弹指的是以陆基发射方式,通过地面发射深井式与轨道移动式或专用发射汽车发射,能够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飞行,至关机后,再按照自由抛物线轨迹飞行。

海基

潜射导弹通常是指由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具有发射平台机动灵活、生存突防能力强等优点。当其射程够远、所带弹头当量够大、打击精度够高、能用于打击战略目标时,就成为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潜射战略弹道导弹通常配备核弹头,其巨大毁伤力加上发射的隐蔽性,共同构成了各国二次核打击能力。

防御手段

弹道导弹的飞行分为三个阶段,而反导拦截则在对应的阶段内实施。

“上升段”拦截,是指在弹道导弹上升阶段对其进行拦截,一般是导弹发射后,从发动机工作开始,末级发动机停机为止阶段进行拦截。

“中段”拦截,是指导弹末级发动机熄火后,导弹进入惯性飞行阶段,在导弹再入段之前对其进行拦截。三是“末段”拦截,是指在弹道飞行最后阶段,即在来袭导弹进入大气层并即将击中目标时,对其进行拦截。

反弹道导弹技术较成熟的是“末段”拦截,担负拦截的导弹大多是从传统防空导弹系统发展而来,“末段”拦截是针对已经进入再入段的来袭弹道导弹实施拦截,拦截高度一般为20~30公里,拦截半径为数十公里,即使拦截成功,导弹碎片甚至核爆炸依然会对防御区造成危害。“末段”拦截主要用于拦截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

防御案例

2008年6月5日一次测试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航空武器系统,在其弹道的末段阶段成功探测、追踪并拦截了一枚短程弹道导弹目标。这次测试任务应用了新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武器系统。在本次测试任务中,“伊利湖”号巡洋舰上“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武器系统的SPY -1B型雷达探测并追踪了弹道导弹目标,通过计算目标轨迹引导两枚“标准”-2( BlockⅣ)导弹在大气层内成功实现拦截。

2006年5月,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曾在海军的一次测试中的末段阶段成功地拦截了一枚短程弹道导弹。

服役情况

装备国家

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希腊法国苏联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古巴匈牙利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中国、印度以色列朝鲜、韩国、也门等。

服役动态

代表装备

中国

东风-16

弹道导弹是单级固体弹道导弹,弹身直径约为1.2米。估计射程1000公里。

伊朗

征服者导弹

伊朗“征服者”313弹道导弹是射程500公里的短程地对地导弹,主要攻击近距离的陆地目标。

俄罗斯

伊斯坎德尔导弹

俄罗斯新式“伊斯坎德尔-K”短程导弹,对外公布其射程为480千米。西方媒体则认为,通过换弹头,“伊斯坎德尔”有轻而易举进行增程的潜力。“伊斯坎德尔”导弹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现役最先进的战术导弹,主要用于摧毁敌方导弹系统、远程火炮系统、机场、指挥所等地面目标,每台发射车可携带两枚导弹,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对两个目标的攻击,具有高度灵活性、隐蔽性和适应性,是俄军重要的现代化装备。

参考资料

Ballistic Missile Basics.missiledefenseadvocacy.2024-01-26

美媒:按照五角大楼报告,中国的弹道导弹是如何迅速膨胀的?.环球时报.2024-01-26

导弹之盾成长记:探寻洲际弹道导弹的起源.今日头条.2023-04-05

弹道导弹为何成为各国梦寐以求的“大杀器”?.光明网.2023-04-05

导弹如何实现精准制导?.今日头条.2023-04-05

风云三十年,中程导弹会否“复活”?.中国军网.2024-01-27

潜射弹道导弹:神秘的“水下重剑”.百家号.2023-05-22

高超音速导弹“征服者”亮相.环球网.2024-01-27

中国火箭军或专职战略打击 不再装备短程导弹.人民网.2024-01-27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弹道导弹.中国新闻网.2022-09-25

韩美联合发射8枚地对地导弹.今日头条-京报网.2022-06-06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朝方导弹飞行高度为60千米.界面新闻.2024-07-06

韩国军方说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方向发射弹道导弹.中新网.2022-09-28

韩日称朝鲜试射两枚弹道导弹,“首次选在深夜发射”.环球网.2022-10-10

韩国军方:朝鲜今晨再发射了1枚远程导弹和2枚近程导弹 .澎湃新闻.2024-07-06

韩联参:朝鲜向东部海域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今日头条-观察者网.2022-11-17

韩军:朝鲜向半岛西部海域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今日头条-观察者网.2023-03-10

美核动力航母打击群抵近釜山 朝鲜发射两枚短程弹道导弹.今日头条-海峡网.2023-03-28

韩媒:朝鲜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方向发射2枚短程弹道导弹.界面新闻.2023-07-19

韩媒:韩联参称朝鲜昨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两枚短程弹道导弹.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7-06

土媒:土耳其成功试射国产短程弹道导弹.界面新闻.2023-05-23

美军驻伊拉克基地遭10余枚导弹袭击.光明网.2024-01-27

美空军基地被袭内部画面曝光!导弹声不断,特朗普最新回应.北京晚报.2024-01-27

白俄罗斯军方:目前已能够自主操作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环球网.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