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红其拉甫口岸

红其拉甫口岸

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陆路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同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毗邻。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红其拉甫口岸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开关,12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闭关。

1968-1978年,中国为援助巴基斯坦,历时11年修筑了一条从红其拉甫山口至巴基斯坦塔科特全长600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为两国口岸的开放创造了先决条件。1982年8月27日,红其拉甫口岸对中巴两国公民正式开放。1986年5月1日,又正式向第三国人员开放。1993年,口岸业务迁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办理。2023年,红其拉甫出口岸通过不断优化通关举措,提供一站式通关手续办理,提高出入境车辆及旅客通关效率。红其拉甫口岸重要景观有红其拉甫国门、慕士塔格峰、石头城、阿拉尔金草滩等。截至2004年5月19日,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5000人次,同比增长454%。以旅游为目的,前往巴基斯坦及其他南亚、中亚国家的出入境旅客246人次,中国公民占比69%。

红其拉甫口岸在中国古代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历史上也是中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名字来源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交接处,这里自古以来就频繁发动战争。红其拉甫就是血谷的意思。

历史沿革

早在1000多年前,红其拉甫口岸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据传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曾经过这里,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也由此返回,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968-1978年,历时11年,中国为援助巴基斯坦先后投资2.7亿元人民币,投入劳动力2.2万人,修筑了一条从红其拉甫山口至巴基斯坦塔科特全长600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为新疆通往巴基斯坦的红其拉甫口岸的开放创造了先决条件。1981年9月,中国和巴基斯坦政府达成原则协议,同意开放红其拉甫口岸。

1982年8月27日,红其拉甫口岸对中巴两国公民正式开放。 1986年5月1日,又正式向第三国人员开放。1993年,由于红其拉甫口岸地势高峻,气候条件恶劣。口岸业务迁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办理。2023年,红其拉甫出口岸通过不断优化通关举措,提供一站式通关手续办理,提高出入境车辆及旅客通关效率。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红其拉甫口岸地处中国新疆喀什地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同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毗邻。红其拉甫口岸位于东经75°33′,北纬37°02′。口岸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海关监管口岸。

地理环境

红其拉甫口岸具有大陆高原山地干旱性气候特征,全年无霜期仅82天,低温缺氧,年平均气温为3.3°C,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被称为“生命禁区”“死亡血海”。

人口民族

生活在红其拉甫山口周边的居民多数是塔吉克族,塔吉克民族是中国唯一的印欧人种,有着雅里安血统,高鼻、深目、宽宽的额头和洁白的皮肤。

文化

地方民俗

叼羊是当地塔吉克族人进行的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是对马术和骑术的比赛,也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叼羊传情更是青年男女传情示爱的一种方式,叼羊场上,小伙子将所叼之羊压入胯下,在围观者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中,绕场一周,然后将自己的胜利品,扬手丢在一位围观者的姑娘面前,以这种方式向女孩求爱。

生产活动

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生活,春天播种一些耐寒作物,初夏赶着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周而复始。 

交通

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陆路口岸。喀喇昆仑公路从这里经过,红旗拉甫陆运口岸因此成为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主要陆上交通枢纽。从红其拉甫入境,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130公里,至喀什市420公里,至乌鲁木齐市1890公里。从红其拉甫出境,至巴基斯坦苏斯特125公里,至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首府吉尔吉特270公里,至巴基斯坦首都兰堡870公里。与红其拉甫口岸对应的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苏斯特口岸。

口岸管理

开放时间

红其拉甫口岸因受高海拔和冰雪天气影响,中巴两国协议每年4月至11月开关,12月至次年3月闭关。

管理机构

1982年4月5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国红其拉甫口岸管理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红其拉甫口岸还设立了各项业务机构: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红其拉甫海关、红其拉甫卫生检疫站、红其拉甫动植物检疫站、红其拉甫边境会谈会晤站、红其拉甫国际邮件交换站、红其拉甫货币兑换站、红其拉甫客运站、红其拉甫治安派出所等。1984年6月30日,撤销中国红其拉甫口岸管理委员会,设立“喀什地区红其拉甫口岸办公室。1985年5月28日,将口岸办公室易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其拉甫口岸管理委员会。易名后的口岸管理委员会仍为县(处)级行政机构,其人员编制、内部机构设置和职权范围基本不变。

口岸海关

红其拉甫海关前身是由喀什分关组成的明铁盖工作组筹建过度的,1975年由外贸部批准在海拔5100米前哨班(帐篷海关)设关。1977年下迁至海拔4800米的水布浪沟设立水布浪沟支关,隶属喀什分关。1982年,经海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批准,水布浪沟支关下迁至海拔4200米的皮拉力,并更名为红其拉甫海关。1987年升格为处级海关,隶属于乌鲁木齐市海关。1993年,经海关总署批准,红其拉甫海关下迁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行政级别为正处级,功能定位口岸型海关,行政编制实有35人,内设办公室(党委组织宣传部)、综合业务科、监管科、查检科4个科级机构,主要承担红其拉甫口岸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人员的征税、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出入境检验检疫、统计等工作;承担红其拉甫海关干部队伍管理、基层党建、准军事化建设、宣传思想文化等工作。完成乌鲁木齐海关交办的其他工作。

口岸功能

红其拉甫口岸建成联检大厅等办公用房1万多平方米,水、电、暖、通讯、道路等设施配套,能基本满足口岸管理、查验和生活需要。自口岸开放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进出口货物和旅游人员逐年增多。贸易方式由过去的单一易货贸易发展到外币现钞购物、出口货物现汇结算等方式。口岸人出境旅客主要来自巴基斯坦英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品、干果、香烟100多种出口商品主要有家电、建材、瓜果、鲜葡萄等200多种。红其拉甫口岸的开放,促进了喀什地区旅游、外贸、商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喀什地区特别是塔什库尔干塔吉自治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截至1995年不完全统计,红其拉甫口岸已接待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万名旅客,出入境车辆达4万多车(次),进出境货物在不断增加。

截至2004年5月19日,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5000人次,同比增长454%。以旅游为目的,前往巴基斯坦及其他南亚、中亚国家的出入境旅客246人次,中国公民占比69%。

经济发展

2023年截至10月31日,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境车辆7798辆次,进出口货物2.4万吨、货值2.53亿美元,出入境人员3.88万人次;卡拉苏口岸出入境车辆12599辆次,进出口货物26.89万吨、货值25.12亿美元,出入境人员19084人次。两个口岸进出口货物量、出入境客流量持续攀升,刷新了历史记录。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巴、中塔经贸往来愈加频繁,依托红其拉甫口岸,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相关单位还建设了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中巴边民互市,规范建设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海关监管库、冷链物流库等,截至2023年,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9大类25种商品,共计141吨的进货量,折合人民币约137万元,受益边民237人次,消费者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卡拉苏运管部门在积极争取增发3000份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证的基础上,再次增发2000份,以服务喀什经济发展。

价值意义

红其拉甫口岸在中国古代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历史上也是中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旅游

红其拉甫国门

2009年,建成红其拉甫国门,也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愈接近国门,海拔愈高,温度愈低,空气愈稀薄。被媒体评价为“国际旅游史上的一件大事”。

慕士塔格山

慕士塔格山源于维吾尔族语“Muztagata”,意思是“冰山”,由几座山峰组成,海拔7564米,位于东经75.1°,北纬38.5。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的交界线上,与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并称东帕米尔高原三大高峰。主峰公格尔高达7719米,与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南北对峙而立,是帕米尔高原最高的两座山峰,素有冰山之交的美称。据统计两座高峰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近百座,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也有50座左右。这样巨大的山顶和山峰处于海拔4600-5200米的雪线以上。为现代冰川的发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形和地热条件,因此在高峰周围的群峰中,发育了数量多,规模大的山地冰川。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前往登山,通常登山活动一般安排在6-8月为宜。

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角,内城地面海拔高3095-3099米,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古石头城被认为是公元初期塔吉克族的先祖建立的“揭盘陀国”的首都。在城堡文化史上,石头城作为三大著名石头城之一(公元前333年起始建的南京石头城、公元4世纪建造的辽宁石头城),也成为世界四大著名石头城之一。喀什、英吉沙县叶城县莎车县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都曾汇集于此,成为丝绸之路的中道、南道的交汇要冲,更是重要的军事城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和唐玄奘等都曾到此,使古城更富有传奇色彩和悠久历史。每年都吸引着中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探险家、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作家、诗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征服帕米尔高原,一睹它的苍容。1990年,石头城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拉尔金草滩

阿拉尔金草滩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东侧,塔什库尔干河两岸,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属帕米尔高原上的一片湿地。因阿拉尔金草滩有一个叫阿拉尔的乡村,故得名阿拉尔金草滩。因有塔什库尔干河流经此处,阿拉尔金草滩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和远处的雪山白云蓝天交融在一起十分漂亮。其中,金草滩湿地公园景区占地28.5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丝路古堡广场、石头城文化景墙、演艺广场、景观柱、纳依观景台、古城夕照看台、涌泉看台、亲水平台、木质栈道、跨度50米的惊险悬索桥、观光水车等多种景态。

参考资料

红其拉甫国门:中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地.人民网.2024-06-04

探访红其拉甫口岸,感受中巴经济新动能.坏球日报.2024-06-05

红其拉甫口岸.kstq.2024-06-04

弘扬红其拉甫海关精神 忠诚镌刻帕米尔高原.新浪.2024-06-04

中巴跨境游走俏 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境旅客持续攀升.新疆日报.2024-06-04

新疆红其拉甫口岸4月1日起正式开关.腾讯.2024-06-04

中巴跨境游走俏 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境旅客持续攀升.光明国际.2024-06-05

中巴经济走廊重要关隘——红其拉甫口岸恢复客运通关.新华网.2024-06-04

新疆红其拉甫口岸正式开关 首批巴基斯坦旅客入境.CCTV.2024-06-04

世界海拔最高海关红其拉甫 50多年坚守“生命禁区”.腾讯.2024-06-04

红其拉甫海关.urumqi.2024-06-04

红其拉甫口岸卡拉苏口岸促进喀什经济高质量发展侧记.新疆新闻网.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