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倒春寒

倒春寒

倒春寒是春季出现的一种低温天气现象,也是一种气象灾害。根据2017年制定的《倒春寒气象指标》《GB/T 34816—2017》,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这种天气现象被称作“倒春寒”。简单来说意思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不但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由于中国南北方物候不同,各地发生倒春寒时间也不一样,总体来说,南方回温快,入春早,发生时间早,北方晚一些。一般,北方多发生在4月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月至5月,而且这种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

定义

“倒春寒”一般指初春时节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3月末、4月初出现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这种天气现象被称作“倒春寒”。简单来说意思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因而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

根据2017年制定的《倒春寒气象指标》《GB/T 34816—2017》,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倒春寒的“倒”字,就体现在前暖后冷上。由于中国南北方物候不同,各地发生倒春寒时间也不一样,总体来说,南方回温快,入春早,发生时间早,北方晚一些。一般,北方多发生在4月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月至5月。

形成原因

倒春寒形成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冷空气带来的。春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这时,北方冷空气还不时来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就会形成持续性的低温、阴雨天气。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倒春寒主要是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频繁侵入,或常在冷性反气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等原因所造成的。如果后春的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可以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特别是前期气温比常年偏高而后期气温偏低的倒春寒,其危害更加严重。

这种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

现象特征

“倒春寒”在不同地区,影响情况不一样。在华南地区,一般来讲,2月下旬到3月上旬开始播种早稻,这时候要是出现前暖后冷的天气,会对早稻播种育秧产生影响,就可以叫做“倒春寒”。

在江南一带地区,“倒春寒”主要出现的时间是在3月中下旬以后,通常是4月份,因为那时候已经进入春季,温度回升,农作物抗寒能力减弱,如果气温突然出现骤降现象,就会危害水稻的播种育秧和大田作物的健康生长,这便是江南地区的“倒春寒”。

对北方来讲,“倒春寒”可能来得更晚一些,通常指小麦返青以后,4月中期甚至是5月份,又有较强的冷空气到来,可能使小麦遭受冻害,也称为“倒春寒”。所以在不同地区,“倒春寒”所指时段是不同的。

基本标准

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云南省各月的标准为:(1)2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9℃(负距平是对月平均气温或月平均最低气温而言的)。(2)3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6℃;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7℃。(3)4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7.5℃;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7.2℃。

影响与危害

影响农业生产

倒春寒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例如:2011年3月云南省出现的2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给18个县(市、区)造成农业经济损失28367.8 万元,作物受灾面积51677.5hm² ;202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令中国西北苹果产区纷纷中招,造成重大损失。

倒春寒主要影响中国的农业作物有水稻、小麦、果树、油菜、棉花等。倒春寒发生的时间早,农作物还没有开始返青生长,而且发生冻害后可以及时地补救,倒春寒发生的越晚,会导致农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出现更多的影响,从而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也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水稻是喜温作物,播种期如果出现连续数日平均气温小于12℃的阴雨天气,那么稻种和稻苗就会腐烂。这种情况下,农户不得不延迟播种,水稻耕种规律就受到了影响,进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结穗。

“倒春寒”还会加重小麦病虫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倒春寒”发生时,温度降低幅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土壤含水量越低,对小麦危害越大。对于提前种植冬小麦的地区,由于已经获取较多的有效积温,早春提前进入返青拔节期,“倒春寒”发生时,植株对低温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灾害;对于播种较晚的地区,小麦在越冬前小麦草长势较弱,抵抗低温的能力较差,“倒春寒”影响也比较严重。农户要根据本地的气温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适期播种,提高越冬期麦田壮苗率,降低“倒春寒”对冬小麦的影响。“倒春寒”对果树的影响主要是冻伤花芽,影响授粉受精卵,造成大量花无法正常发育形成果实,甚至绝产;对于幼园果树,“倒春寒”直接冻伤幼苗,最终导致树体发育不良。

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天气转暖以后,人们的身体抗寒能力和免疫力出现下降,当气温回暖后又骤然下降,会经受不住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出现调节功能紊乱,各个脏器的功能减低。

心脑血管病发病

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风湿性关节炎

早春时节,一些追求时尚的年轻女性选择穿着色彩鲜艳的裙子来展现自己的美丽。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流行呼吸系统传染病

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菌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

调节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

天气转暖以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整体下降,容易使人体植物神经中枢系统发生紊乱,导致调节功能减弱。

影响候鸟迁徙

倒春寒对候鸟迁徙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候鸟(如家燕大杜鹃等)根据对气候的感知,纷纷开始迁徙,而后气温骤然下降,早来的春鸟就可能因降温“缺衣少食”,甚至死在早春时节。

预防办法

农业生产应对

灾前预防主要包括加强应急管理、监测预警、科学防治、精准指导四个方面。

加强应急管理:要建立健全防灾组织机构,统一调配防灾资源,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联防联控,落实准备工作,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随时准备应对倒春寒,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等应急预案,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步骤和有效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监测预警: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降温情况。加强气象预报人员的培训,提高预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强化灾害风险分析,把气象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群众,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科学防治:北方冬麦区在倒春寒来临前要对土壤含水量较低的麦田,进行灌溉或喷灌,改善麦田的田间小气候,提高地面和叶面附近的气温,对倒春寒可起到一定的防御和减缓作用。还可以在叶面喷洒防冻剂或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海藻类、氨基酸类等保护剂,防御和减缓倒春寒造成的冻害。南方地区要加强水稻秧田管理,要在降温、强对流天气来临前,加固早稻育秧棚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覆盖双膜保温护苗;同时,在降温前适当喷施磷肥,增强稻苗抗逆性,防止冷空气造成水稻烂种烂秧。加强油菜田间管理,适时喷施硼肥、磷钾肥,提高抗逆性。积水田块要及时排涝降渍。提早落实露地蔬菜和果树防冻措施,其中土法子——“起火造烟”依然是果园地里防冻驱寒快捷有效的常见方式。

精准指导:指导社会防御气象灾害,采取预防措施,有效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及早制定完善防范倒春寒田间管理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网络等媒体,宣传防范低温冻害的措施。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农民因地因时落实防冻抗寒关键措施。切实做到服务到户、措施到田。加强救灾种子(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保障救灾物资需求。

健康预防

第一,“春捂”。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脚部、腹部、背部的保暖。比如,起床时及时穿上袜子、添加衣物;习惯早起洗头的人,洗完头一定要吹干再出门;喜欢穿单衣在室内走动的,最好加上一件马甲,护好前胸后背。

第二,别吃太多酸味食物。中医认为,春天肝气容易偏旺,要避免进食过多酸的食物,同时增加一些辛温食物,如洋葱、大蒜、韭菜、香菜等,可搭配肉类食用,不仅可以温通阳气,还可以散寒。

第三,运动。中医认为运动养阳,通过微微发汗,可以把风寒、湿邪去掉。春天的倒春寒寒湿偏盛,因此,运动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但需注意,运动不能太剧烈,要避免大汗淋漓损伤阳气,反而让寒邪更容易入侵。运动完后要马上添衣,或洗个热水澡,同时补充一点温阳补气祛寒的食材,比如用陈皮、生姜花旗参、黄芪煮水、冲茶、煲肉汤等。

第四,护阳气。经过整个冬天的消耗,春天时的阳气刚刚升发,“帮它一把,扶助它一把,让阳气回来,就能够对抗倒春寒带来的风寒之邪”。张忠德介绍,可以用肉桂野艾蒿藿香、生姜煮水来泡脚;也可以在冷天用一些温阳的食材,如喝一点羊汤牛肉汤,放点姜、陈皮、党参等温阳的食材。张忠德强调,温阳不能太过,补充阳气只能细水长流,一点一点补,补太过了就容易上火,出现牙龈肿痛、睡不了觉。

倒春寒诗句

《春寒》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寒》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春寒恻恻春阴薄。整半月,春萧索。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红入花腮青入萼。尽不爽,花期约。可恨狂风空自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参考资料

【科 普】倒春寒.石泉县喜河镇人民政府.2024-01-13

科普阅读:春季“常客”倒春寒.百家号.2024-02-06

【科普阅读】春季回暖需防“倒春寒”.中国气象局.2024-02-06

关于“倒春寒”,你了解多少?.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6

科普阅读:春季“常客”倒春寒.中国气象局.2024-01-13

倒春寒.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6

你好,我叫倒春寒.中国国家地理.2024-01-13

【智惠农民】当春耕遇上“倒春寒”,科学防治不可或缺.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6

北京春季北归候鸟缘何大增.百家号.2024-02-06

健康中国|防倒春寒致病,专家给出这四大要点.央广网健康.2024-02-06

倒春寒.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