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又称胡集灯节书会),全国两大书会之一,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兴起、扎根于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的曲艺集市盛会。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

胡集书会由“前节”“正节”和“偏节"组成。“前节”就是距离较远的说书艺人为了不耽误书会,于农历正月十一日晚前赶到胡集。农历正月十二早上,各路说书人便会来到集上,摆下摊子,扯旗挂牌,各自登场献艺。从这一天直到农历正月十六,为“正节”。从农历十七至廿一日,称为“偏节”,偏节过后,书会才散场。

胡集书会始于宋元、兴于明清。它起源于艺人间的竞艺活动,逐渐演变为以联谊为主的自发性民间曲艺交易活动。胡集书会鼎盛时期在晚清民初。之后,在战争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过。直到1983年,胡集书会首次在省报上被报道,引起反响。1985年,政府修建了曲艺厅,对到会艺人进行管理和安置。20世纪90年代后,书会急剧萎缩,呈濒危状态。2006年5月20日,胡集书会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1月,胡集书会入选《中国节日志》。2018年,胡集书会被授予“山东省曲艺之乡”称号。2023年11月1日,胡集书会项目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惠民县文化馆(惠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历史沿革

胡集书会是兴起、扎根于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曲艺集市盛会。胡集书会始于宋元、兴于明清,沿袭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它起源于艺人间的竞艺活动,逐渐演变为以联谊为主的自发性民间说唱艺术交易活动。书会兴盛时,除附近及本省艺人外,还有来自辽宁等地的外地说书艺人,各曲种艺人最多达三百余档,观众十多万。胡集书会鼎盛时期在晚清民初。之后,在战争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过。直到1983年,胡集书会首次在省报上被报道,引起反响,先后有上百位省内乃至全国知名曲艺家前来观摩助兴。1985年,政府修建了可容纳八百多人的曲艺厅,平整了场地,对到会艺人进行管理和安置。20世纪90年代后,歌舞表演、演唱晚会等冲击了传统书会,原有的说书形式和内容难以满足群众多元的需求。书会急剧萎缩,呈濒危状态。2006年5月20日,惠民县申报的胡集书会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1月,胡集书会入选《中国节日志》。2018年,胡集书会被授予“山东省曲艺之乡”称号。2023年11月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胡集书会项目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惠民县文化馆(惠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关传说

胡集书会的历史渊源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胡集镇是周围方圆百里最大的集镇,农历正月十二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大集。解放前,说书卖艺为糊口,艺人们都想卖个好场,不怕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赶到胡集划场子,登台献艺,艺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年年如此,就形成了这一盛大的元宵节书会。其二,宋朝时期,在中国北方民间流传着一种音乐与瑞安鼓词相结合的曲艺——说浑话。 到宋朝末年,“福州话"在惠民一带非常盛行,据说惠民城里每年有书会,艺人们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书目。到元初兵乱时期,艺人们把书会迁至胡集村。其三,传说很久以前,在胡集大集上,从南边来了一伙唱渔鼓的艺人与北边一伙唱落子的艺人互不服气。第二年又各自约来了更多的同行艺人再次对垒,如此连续几年,艺人越来越多,观众也越来越踊跃,影响也随之扩大,这就是书会之始。后来艺人们慢慢地意识到书会要扩大影响,不能视同行为冤家,应该化干戈为玉帛,于是就约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来胡集聚会,借说书之便,交流书目、传授技艺、拜师收徒,解决艺人中的一些问题。就这样,胡集灯节书会世代相传,繁衍至今。

活动流程

胡集书会由“前节”“正节”和“偏节"组成。

前节

新年至正月十二之前的这段时间统称为“前节”。这期间,鲁北、河北省南部及更远的一些地方的说书艺人,为了参加正月十二的卖场演出,便纷纷提前往胡家集赶,并沿途卖场说书。经过某个地方,若有村庄或村民留下艺人说书,便短暂停留表演,然后继续赶路。正月十一,各地艺人纷纷按时赶到胡家集村,投宿于村内旅店或相熟识的村民家中。这天晚上,艺人们聚集于各旅店内,互致问候、畅叙友情并交流技艺。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内容:聚会拜节,畅谈友情;敬拜祖师,长故望空;交流技艺,提前卖场;介绍新徒,师承门户;严守行规,违章必处;睦处挚亲,从尊纠理。

正节

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为“正节”,是三节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个环节。正月十二早上,艺人纷纷来到胡家集村卖书场地(村南场院洼地)摆场卖书,期间每人说唱自己最拿手的书目小段,以争夺观众、吸引雇主。而周边村庄也纷纷于这天派出自己的代表——请书人,到胡家集考察并雇请艺人回村表演。经过多方考察与比较,请书人发现中意的艺人后便与之讨价还价以商讨雇书事宜。确定之后——艺人称之为“卖下去了”, 村落即向艺人支付定金,并拿走艺人的某件乐器以做抵押。通常一个村庄只雇请一档艺人回村表演。另外,方圆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民也蜂拥至胡家集赶集听书。正月十二下午,卖下场去的艺人偕同搭档赶往自己受雇的村落,入村并安排好说书场地后,十二晚上表演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晚上。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表演一场,每场约3小时左右,共计四天五晚十三场书。在此期间,艺人食宿均由村落负责。正月十六,表演即将结束时,村落向艺人支付提前讲好的说书报酬,即书价。十六晚上演出结束后,双方雇佣关系即告停止。

偏节

农历正月十七至二十一为“偏节”。正节演出结束后,若村落对艺人表演甚为满意,想继续雇请,双方可重新商讨雇书事宜,可再继续表演到正月二十一晚上。而未被续雇的艺人,尤其是那些在胡集周边具有一定名气的书会艺人,则于正月十七这天重新回到胡集大集继续卖书。一些正节时未聘请艺人的村落或遇有喜事的家庭、店铺、单位等,即可前来雇请艺人回去表演,时间或三天或四天不等,而书价也比正节时低。

活动内容

书会上有西河大鼓、木板大鼓、孟宗竹板书、评书、渤海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渔鼓书等曲艺表演形式。胡集书会一直是民间艺人自发的活动,书会期间公推德高望重者主持祭奠、授徒等仪式。

历届书会(仅收录部分年份)

2019年

2019年“中国·胡集元宵节书会”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曲艺文化创新发展”为主题,邀请全国各地的各种曲艺门类、曲艺形式汇聚胡集说书献艺。本届书会于2月15日正式开幕,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第二届胡集书会曲艺作品有奖征集、曲艺大联欢暨第二届“百花齐放 曲艺盛宴”、第六届“中国·胡集灯节书会”擂台赛——新人专场、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到基层走进胡集”、艺人小书场集中说书献艺、曲艺论坛、元宵节灯展、滨州特色美食展、民俗展、民间文艺汇演、“胡集好人”表彰大会、胡集书会送书下村进景区、第四届“我眼中的胡集书会”摄影大赛暨第三届摄影展等12项活动。

2021年

2021年“中国·胡集元宵节书会”首次举行了曲艺精品节目的云端展播。本届书会共展播39部优秀作品,由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等多个省份的20余家文化单位推荐选出,参演艺人150人,曲种21个。共有“往年精彩集锦、16部曲艺精品节目、10部曲艺新人新作和13部少儿曲艺节目”四部分,自2月22日至25日,持续展播4天。

2022年

以“传承曲艺艺术 创新非遗发展”为主题的2022“中国·胡集灯节书会”网络展播活动自农历正月十二起持续4天。参演艺人来自全国各地,参演的39个曲种64部曲艺作品中,既有观众熟悉的相声、快板、评书、山东快书等,又有极具地域特色的四川清音、彝族阿细说唱、陕西快板、鄱阳大鼓等。

2023年

2023年胡集书会重启线下演出,首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胡集书会暨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走进山东惠民专场演出于2月2日在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精彩启幕。胡集镇设主会场及10个曲艺小书场,陈寒柏、王敏、王文水、张春丰、王超等曲艺名家现场展演优秀曲艺节目,山东快书、山东琴书、京韵大鼓、河南坠子、小品、相声二人转……众多节目轮番亮相。2月2日至5日上午9:00,在线上进行了4场优秀曲艺作品网络展播,精选51部成人类及少儿类优秀曲艺节目,在山东省艺术网、山东艺术客户端、山东省文联官方微信视频号、快手、抖音、新华社现场云、大众网闪电新闻、新黄河客户端、滨州网、爱惠民客户端、今日头条等平台同步展播。

2024年

2024年胡集书会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滨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书会于2月21日开始至25日结束,会上有十三项曲艺演出和民俗活动。2024年“胡集书会”共有296个节目,63个曲种,参演民间艺人共计415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涉及20余个省市。书会期间,盐城市腰鼓、撸板呱嘴、绍兴摊簧、陕州锣鼓书等地方特色曲种轮番亮相。

2025年

2025年,胡集书会活动从2月9日开幕到2月13日结束(农历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一共五天的时间,内容涵盖“2025年胡集书会开幕式”、中国曲艺家协会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到基层”专场演出、“乡风曲韵”2025胡集书会全国美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全国评书评话名家新秀胡集汇”等10项主题活动,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营造热闹祥和的新春氛围,进一步擦亮惠民“中国曲艺之乡”金字招牌。

价值影响

胡集书会作为长期存在的民俗文化现象,每年汇集各地不同的民间曲艺流派演出,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和普遍性,符合民众心理愿望和生存状态,带有久远传承性和多元化的民间文化狂欢庆典。这种庆典仪式通过民间的群体聚会和传统的表演场面体现出来,洋溢着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对曲艺文化的发展和惠民曲艺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影响。

多曲种、多流派的融会交流

胡集书会有着近800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南北各地不同流派,不同曲种的说书艺人,都曾多次莅临献艺。各地艺人把不同的曲目彼此交流,相互借鉴,各取所需,改编移植。这种南腔北调碰撞、融合的过程,为曲艺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不少新的曲种就是在这种交融中形成的。

引领惠民曲艺文化的发展

胡集书会对惠民县曲艺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胡集书会的影响,惠民城乡历来养成了请说书的传统。逢年过节、集日庙会都少不了说书的卖场,老人祝寿、结婚生子、吉日贺喜、还愿消灾,都习惯请人说书,热闹三五天。

带动惠民民俗文化的繁荣

胡集书会的兴盛,不仅促进了惠民曲艺文化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周边乡镇和惠民民俗文化的繁荣。书会期间,民俗文化得以充分展示。除说书唱戏的以外,还有变戏法儿的(魔术) 、玩荡子的(杂技)、拉洋片的、唱花相的、耍猴儿的等等。民间手工艺有吹糖人儿的、捏面人儿的、串糖葫芦的、做欢喜团儿等等。这些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玩艺儿。这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传承保护

2006年5月20日,惠民县申报的胡集书会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胡集镇政府开展“政府买单,送书下乡”活动,即凡是参加胡集书会的艺人,如果在书会结束前仍无单位花钱雇请,则由政府付演出费,请他们到附近村演出。这一模式逐渐使胡集书会恢复了“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可听万卷书”的盛况。2015年起,胡集镇组织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2017年胡集书会擂台赛增设“曲艺童星奖”,同年建成胡集书会文化展厅,更直观展现胡集书会的历史、发展、成就和未来。2019年,建成“胡集小书场”,常态化开展曲艺展演活动,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20年,当地开发了“胡集书会”校本教材,聘请曲艺名家开设曲艺表演校本课程,培养了百余名少儿曲艺新人。2021年,建成曲艺文化公园。2024年,规模更大、标准更高的胡集书会展播中心投入使用,成为胡集书会融合发展的崭新地标。

获得荣誉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2023年中国·胡集书会在山东省惠民县举办.金台资讯.2025-02-09

惠民胡集书会入选《中国节日志》.海报新闻.2024-02-25

胡集书会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02-18

山东:800余年传统曲艺盛会迸发活力.新华社客户端.2024-02-25

新春走基层|风雪中传来的百年回响——探寻胡集书会的文化韵味.华声在线.2024-02-25

胡集书会:八百年老汤熬成的文化盛宴·历史篇.滨州网.2024-02-25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2025-02-09

2019年“中国·胡集灯节书会”将于2月15日举办-半岛网.半岛网.2022-02-18

CCTV-13新闻频道:800年历史“胡集书会”首次“云”展演.海报新闻.2025-02-09

参演艺人150人 刘兰芳新作开场!2021“中国·胡集灯节书会”网上开播火爆.滨州网.2025-02-09

胡集书会“云端”说唱 展现曲艺新气象.新华社.2025-02-09

听书去!2023年胡集书会将于2月2日精彩启幕.今日头条.2023-02-02

时间定了!2024年胡集书会于2月21日开幕.齐鲁壹点.2025-02-09

顶风冒雪,座无虚席!2024年胡集书会火爆“开说”.大众日报.2025-02-09

权威发布|2025胡集书会将于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开幕.闪电新闻.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