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是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族民族乡。居住在乌孜别克乡的乌孜别克族人,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六、七代人,在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位于深山里的东沟村和南沟村组成了一个乡,乡长由乌孜别克族首领担任,解放后,这个乡归红旗人民公社管辖,后来将东沟村分出来,成立牧业直属队,由公社直接管辖;东沟村归英格堡乡管辖,根据木政发(1987)11号文件的申请,自治区政厅以新民字〔86〕147号文件对此作了批复。根据批复精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自治县正式成立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其行政区域包括从英格堡乡划出的东沟村和从西吉尔划出的大南沟村,共2333人,乡政府驻大南沟。
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位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城以北13公里处,行政区域在南北跨度180公里,东西长110公里的范围内零星分布,有部分草场与蒙古国接壤,南边与鄯善县隔山相望,西边与奇台县毗邻,东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交界,境内由山区、丘陵、平原戈壁、沙漠等四个地貌单元组成。全乡辖阿克喀巴克、南沟、东沟3个行政村,由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汉、回6个民族构成,是一个居住分散,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牧业乡,2001年,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被国家民委列为人口较少民族扶持乡镇。全乡总面积1393平方千米,有可耕地面积1000公顷,已开垦种植812.6公顷(山旱地8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34公顷,有可使用草场面积111208公顷,人均占有草场39.3公顷。
土地
全乡占地总面积1393平方公里,有可耕地1.5万亩,有可使用草场104万亩,退牧还草19.8万亩。北部草场与蒙古国交界,国界线长24.3公里。2001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乡镇。2006年,被昌吉回族自治州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乡.
行政区划
1. 阿克喀巴克村 2006年全村有人口304户,1415人,由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汉、回6个民族构成。
2. 东沟村 2006年全村有人口120户,600人,由乌孜别克、哈萨克、塔塔尔、维吾尔、汉、回6个民族构成。
3. 南沟村 2006年全村有人口167户,1081人,由乌孜别克、哈萨克、塔塔尔、维吾尔4个民族构成。
特色产业
民族刺绣
民族刺绣和手工艺品制作是乌孜别克族的传统工艺。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的乌孜别克族在与哈萨克族常年的交往学习中,吸纳了一些哈萨克族的刺绣和手工艺品制作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刺绣和制作风格。产品质量上承,图案美观大方,民族刺绣主要有:花钱包、绣花鞋、壁毯、垫毯、枕套、珍珠枕套、珍珠壁挂、珍珠肩夹。手工艺品主要有:金银手饰、马鞍、马鞭以及木盆、木碗、木勺。
现在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大多数农牧民妇女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从事着刺绣和手工艺品制作,在部分家庭已经成为主业,是牧民家庭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之一。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手工艺,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对民族刺绣和手工艺品的技能意识,2005年,采取“公司+协会+刺绣户”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民族刺绣及手工艺品协会,会员达到172人。并与乌鲁木齐市阿劳民族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依娜尔公司,达成了共同开发民族刺绣及手工艺品加工业的协议。
目前全乡形成了“家家有作坊,户户搞刺绣”的产业格局,仅此一项收入达到100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19.49%。 2008年,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在民族刺绣协会的基础上,由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和职教中心联合成立了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古乐丝坦民族刺绣厂,该厂同时为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民族刺绣实训基地。成职教中心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派技术人员阿婷担任刺绣经济合作社主任,按时对刺绣协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刺绣厂的建立,使以往分散经营的家庭作坊走向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道路。现在民族刺绣已经成为牧民家庭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之一。
大棚蔬菜种植
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蔬菜大棚基地位于乡政府南侧100米处,始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20亩,建有全钢架大棚14座。大棚修建至今曾经栽培过阿魏菇,搞过鸡、兔养殖,因无经济效益闲置2年之久。 2007年乡政府将闲置的14座大棚恢复生产,种植反季节蔬菜,增加牧民经济收入。
在恢复空棚中,采取县乡补助资金(恢复一座空棚,县补助资金1500元,乡补助资金2500元),牧民投劳的方式解决所需资金问题;采取牧民自愿报名,乡政府考察审批的方法,确定6户牧民种植经营;采取大棚后墙筑土加厚保温与日光照射保温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冬季保温问题。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牧民参观见学(组织参观了西吉尔镇蔬菜大棚基地)与技术人员(聘请了一名多年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民技术员)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种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采取种植春提早、秋延晚为主的反季节蔬菜,巧打时间差,占领市场,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座大棚长50米,宽8米,面积0.6亩。2007年种植果菜西红柿的大棚有12座、种植叶菜芹菜的大棚有2座。每棚产量3-4吨,仅此一茬菜经济收入5000-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