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赦组织
国际特赦组织 (Amnesty International,别名大赦国际)是1961年5月28日在伦敦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创始人为彼特·本南森。秘书长为阿涅斯·卡拉玛德。
国际特赦组织的做法是公开一国藐视人权的案例,然后诉诸于全球的舆论压力。1972年,国际特赦组织发起首个反酷刑运动。1980年,国际特赦组织发起首个反死刑运动。1993年,国际特赦组织争取成立国际刑事法院,2007年,国际特赦组织的行动转移到互联网上。2008年3月31日,国际特赦组织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2011年10月,国际特赦组织呼吁制定国际武器条约。2013年1月,国际特赦组织呼吁印度勿对性罪犯判死刑和化学阉割。2021年5月13日,国际特赦组织被中国外交部批为“反华”机构。同年10月31日,该组织香港特别行政区分会办公室停止运作,逐渐退出香港。2022年4月8日,国际特赦组织被俄罗斯司法部从该国的国际组织和外国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的分支和代表机构的登记册中除名。2024年8月9日,国际特赦组织被中国外交部发布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所作所为及真实面目》报告点名。该组织在全世界拥有1千万名民众及支持者。
国际特赦组织曾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及1978年联合国人权奖。
创立背景
1961年,两名葡萄牙学生遭监禁,英国律师彼得·本南森(Peter Benenson)得知这一消息后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并发起了一场“特赦呼吁”运动。
发展情况
国际特赦组织于1961年5月28日在伦敦成立。创始人为本南森。1972年,国际特赦组织发起首个反酷刑运动。1977年,国际特赦组织因为“争取自由和正义,进而也为争取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次年,获联合国人权奖。1980年,国际特赦组织发起首个反死刑运动。1993年,国际特赦组织争取成立国际刑事法院,将对种族灭绝和战争罪行负责的人绳之以法。截止到1996年底,国际特赦组织组织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10万名以上的会员和在80多个国家的4349个地区性组织会员及54个国家会员。2007年,国际特赦组织的行动转移到互联网上。
2008年3月31日,国际特赦组织发表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2011年10月,国际特赦组织呼吁制定国际武器条约,以防止部分国家利用这些武器镇压其国内反抗运动。2012年,国际特赦组织还呼吁各国政府停止向存在“重大风险”的国家贩售武器,以防被用于实施侵犯人权的行动。2013年1月,国际特赦组织认为,印度针对强奸和其他性犯罪的法律应该强调这种犯罪的严重性,但对罪犯的惩罚应避免违反人权的行为如死刑或化学阉割。
2021年5月13日,国际特赦组织被中国外交部批为“反华”机构。同年10月31日,该组织香港特别行政区分会办公室停止运作,逐渐退出香港。2022年4月8日,国际特赦组织作为15个违反俄罗斯法律的组织之一,被俄罗斯司法部列从该国的国际组织和外国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的分支和代表机构的登记册中除名。2024年8月9日,大赦国际被中国外交部发布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所作所为及真实面目》报告点名。在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操作中,大赦国际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合作与支持,为反中乱港势力提供了援助。
重要人物
彼得·本南森,英国律师,在1961年发起了一场“特赦呼吁”运动,后创建国际特赦组织。
组织架构
该组织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其资金来源于个人捐款、会费和当地筹款。该组织经历50多年的发展,从主要以伦敦为基地,发展成在非洲、亚太地区、中欧和东欧、拉丁美洲以及中东设立区域办事处,这些办事处是该组织进行调研、开展活动及通讯交流的主要中心。截至2024年,国际特赦组织拥有1千万的会员。
架构及人员
国际秘书处
国际特赦组织的国际委员会由国际理事会会议选出,为整个国际特赦组织的运动提供指导和领导。
秘书长是整个运动的营运领导人,也是国际秘书处的首席执行官,而一组高级总监则负责与秘书长统领国际秘书处。
秘书长之下的全球协会是一个集合艺术、商业和慈善界别领袖的志愿者论坛,共同努力促进人权。
分会、小组、个人和网络
分会在国家和地区层面贯彻国际特赦组织的工作,而国际特赦组织则在超过70个国家设立了分会。
负责:
小组
该组织的会员中许多是设在其社区(不论这是其当地居民区、城镇或工作地点、学校或礼拜场所)的小组的一员 。这些小组是国际特赦组织的官方单位,该组织一些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在小组层面执行。
上述小组开展各类活动,比如发起运动、教育、促进本地媒体联系、筹款,以及招募会员与活动人士。这些小组也参与国际特赦组织的决策,包括在国家与国际性的咨询过程中提供意见,出席周年大会,并参与分会的工作组。
个人
会员:缴交会费的个人
支持者:捐款的个人
活动人士:参与写信、联署、游行示威等行动的个人
网络
网络是由拥有共同关切、特性或专长的人组成,让他们在探讨处理人权问题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全球紧急行动网络是国际特赦组织规模最大的网络,其成员在短时间内迅速采取行动,以保护生命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人。
领导层
国际委员会的成员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特赦组织成员在年度全球大会上投票选出。秘书长是国际特赦组织的首席发言人,由国际委员会选出。他们领导联盟领导小组,该小组担任国际秘书处的高级主管。
参考资料
组织内容
国际特赦组织的做法是公开一国藐视人权的案例,然后诉诸于全球的舆论压力;有别于其他组织的是,为维持中立、公正与完整的独立性,该组织在每一地区的分会都不能对本身的“个案”表达关切。
其业务包括举办人权教育讲座,以及为所谓的“人权受侵犯”的个人提供国际声援。其活动是“为良心犯寻求释放,即那些在各地因个人的信仰、肤色、性别、种族、语言和宗教在没有使用或鼓吹暴力的情况下而被拘禁的人;为所有政治犯争取公平迅速的审判,并为那些被指控有罪或审判而被拘禁的人代言;反对对任何囚犯实施死刑和酷刑,或其他残忍、不人道或侮辱性的待遇或惩罚。”
涉及领域
该组织涉及领域包括:武装冲突、军备控制、企业社会责任、羁押、失踪、歧视、难民、寻求庇护者和移徙者、表达自由、死刑、性和生殖权利、酷刑、联合国、警察暴行、信息安全、气候变化、原住民、有尊严的生活、国际司法、儿童人权、老年人权利、女性权利等。
宗旨
该组织的宗旨是“动员公众舆论,促使国际机构保障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言论和宗教自由”;“致力于为释放由于信仰而被监禁的人以及给他们的家庭发放救济等方面的工作”。
获得荣誉
影响评价
大赦国际”等非政府组织一向充满偏见,搬弄是非,到处散播谎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主要事件
称美国必须为世界人权恶化承担责任
2005年,国际特赦组织发表年度报告,指出世界人权状况每况愈下,美国必须对此承担最大的责任。美国藐视法律、罔顾人权的行为,给其他国家树立恶劣的楷模。在得知国际特赦组织的指责后,白宫表示这是一派胡言,全都毫无事实根据。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说:“谈到维护人权和人的尊严,美国可说一马当先。我们已经解放伊拉克和阿富汗的5000万人民,我们已经使世界各地的自由和民主迈进一些。”
歪曲中国人权状况
2006年9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际特赦组织”发布的报告中指责中国人权状况内容不实。
2008年4月2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发表声明说,国际特赦组织在3月发表的报告,罔顾中国人权发展之客观事实,无视中国人权事业之丰硕成就,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是极不客观、极不公正、令人无法接受的。同年4月8日,中国人权专家在京举行座谈会,强烈批驳国际特赦组织发表的针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告。专家们认为,在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和奥运会举办前夕,国际特赦组织发表颠倒是非的涉华言论,就是要与达赖集团以及境外“藏独”分裂势力相呼应,破坏奥运会在中国的顺利举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制造障碍。
指责美国借反恐践踏人权
国际特赦组织在2007年5月23日对美国提出严厉指责,称美国“践踏人权”,并借着其“反恐战争”以全球作为“巨大战场”。该组织指出,美国布什政府在全球各地散布伊拉克战争和“恐惧政治”,更加深了国际分裂。
批评台湾死刑制度
国际特赦组织在2011年5月1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对台湾的死刑制度提出批评,认为存在死刑是“人权倒退”。有关说法在台湾岛内引起广泛不满,早年爱女遭绑架撕票的台湾艺人白冰冰等多位受害者家属13日分别向岛内不同媒体反驳有关说法,白冰冰更公开指责国际特赦组织“多管闲事”。台湾的媒体与“政府”同日亦纷纷发言表明立场,认为西方组织不了给台湾的真实情况,要求台湾废除死刑的诉求过于“不现实”。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区副主任表示,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死刑不能有效吓阻犯罪,呼吁台湾当局尽速兑现2005年宣布废除死刑的承诺。巴柏尔说,台湾自2005年后未再执行死刑,今年再度恢复执行死刑是倒退。
敦促逮捕美前总统小布什
2011年,国际特赦组织要求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在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非洲的途中抓捕他,该组织认为他违反了国际准则,曾经实施酷刑。国际特赦组织称,这些国家有义务按照国际法律逮捕小布什,使他接受虐囚的审判。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国际特赦组织意识到在非洲地区普及宫颈癌和乳腺癌知识——这次小布什出行的目的——的重要,但这无法弥补实施酷刑所造成的伤害。这一伤害的制造者已经承认实施了水刑,但他现在却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国际特赦组织称,小布什在2002年至2009年期间授权中情局在审问犯人时使用“强化审讯技术”和“水刑”。
呼吁制定国际武器条约
2011年10月,国际特赦组织的一份报告中称,在过去的几年里,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国家向中东和北非地区国家出售了大量武器,却从来没有考虑这种做法对于这些国家人权的影响。就此,国际特赦组织呼吁制定国际武器条约,以防止部分国家利用这些武器镇压其国内反抗运动。
称中国向南苏丹提供武器
2012年,国际特赦组织发布报告称,来自中国、乌克兰和苏丹的武器流入南苏丹,致使南苏丹国内斗争激化。报告称,南苏丹反对派组织和军队于2010年及2011年对Mayom郡和联合州的平民区发动袭击,滥杀无辜,而苏丹为他们提供了武器,中国提供了地雷,乌克兰提供了坦克。国际特赦组织称,有记录显示,反对派和南苏丹军队使用这些武器犯下侵犯人权的罪行,包括反对派使用的2010苏丹制造的武器,中国制造的被安置于联合州公路的反车辆地雷,以及极有可能是苏丹制造的小迫击炮。国际特赦组织还呼吁各国政府停止向存在“重大风险”的国家贩售武器,以防被用于实施侵犯人权的行动。
中方就此回应:“中国与苏丹保持着正常的往来和合作,同时,中方也一直严格遵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有关决议。中方高度重视在南北苏丹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安全,已要求两国切实加强保障措施。同时,我们也提醒在该地区的中国公民和机构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确保安全。据了解,局势紧张地区的中方人员已得到妥善安置。”
呼吁印勿对性罪犯判死刑和化学阉割
2013年1月,国际特赦组织认为,印度针对强奸和其他性犯罪的法律应该强调这种犯罪的严重性,但对罪犯的惩罚应避免违反人权的行为如死刑或化学阉割。
参与香港“修例风波”
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的幕后有不少所谓非政府组织负责策划和协调,“国际特赦组织”就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该组织就以所谓“监察警方执法行动”为借口,在暴动现场“穿插”。曾任“国际特赦组织”美国分会董事的国际法学者博伊尔表示,该组织是“由帝国精英组成的不断延续的小集团,其背后首要动力不是人权,而是政治;其次是金钱;再次是扩大组织和成员,接下来是搞内部势力斗争”。
炒作新疆话题
美、英、德等国与“人权观察”“大赦国际”等非政府组织于2021年5月12日在纽约举行了关于新疆人权状况的视频会议,继续大肆炒作所谓新疆“种族灭绝”问题,还呼吁中国允许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到新疆进行不受阻碍的访问。对此华春莹回答:美国、英国、德国等伙同个别非政府组织,基于谎言和政治偏见,妄借联合国名义举办所谓中国新疆人权状况的视频会议,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个会议充斥着无耻谎言和虚假信息,是美国等少数国家的又一次没有下限的拙劣表演和彻头彻尾的政治闹剧。事实上也遭到了广大联合国会员国的坚决抵制。
评价蒙古国未抓捕普京
蒙古国当地时间2024年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蒙古国,并在期间会见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
国际特赦组织在蒙古国的执行主任阿尔坦图亚·巴特多尔吉(Altantuya Batdorj)则称:“庇护国际司法逃犯不仅等同于妨碍司法公正,如果蒙古国为普京提供哪怕是临时的安全庇护所,这实际上将成为确保国际法下一些最严重罪行不受惩罚的帮凶。”
相关作品
《国际特赦组织》是一部为国际特赦组织制作的具有版画风格的宣传动画,是由Magic lab制作完成的,片中使用了三维制作加黑白版画形式的渲染方法。
参考资料
国际组织报告称中国向南苏丹提供武器.台海网.2024-09-04
大赦国际要求德国接收关塔那摩“东突”囚犯.台海网.2024-09-04
2021年5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9-05
Our Leadership.国际特赦组织.2024-09-04
中国人权研究会:反对大赦国际对中国人权状况肆意歪曲和攻击.中国经济网.2024-09-04
大赦国际称欧美大量军售致阿拉伯国家人权状况恶化.环球网.2024-09-05
大赦国际吁印勿对性罪犯判死刑和化学阉割.环球网.2014-02-04
华春莹反问:去你家里翻箱倒柜,你能同意吗?.百家号.2024-09-04
港媒:反华“人权”组织退出香港,社交媒体已停止更新.百家号.2024-09-04
俄罗斯司法部:已将15个违反俄法律的组织除名.环球网.2024-09-04
外交部起底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所作所为及真实面目.国际在线.2024-09-04
往届获奖者.联合国.2024-09-04
历史上的今天:5月28日.新浪湖南.2024-09-04
国家安全日 | 乱港NGO:披“非政府”之名,行“反政府”之实.澎湃新闻.2024-09-04
国际特赦组织称美国必须为世界人权恶化承担责任.青岛新闻网.2024-09-05
2006年9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9-04
中国人权专家在京举行座谈会 批驳大赦国际报告.中国政府网.2024-09-04
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严厉批评美国“践踏人权”.搜狐.2024-09-05
西方人权组织促台湾废死刑 触怒受害者家属.环球网.2024-09-05
国际特赦组织敦促逮捕美前总统布什.台海网.2024-09-05
2012年4月20日外交部就中国向苏丹提供武器以及将中断对“脱北者”强制遣返等答问.台海网.2024-09-05
蒙古国政府回应针对普京的“逮捕令”:奉行中立外交政策,无能为力.腾讯网.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