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砂原惠

砂原惠

砂原惠(1933年-2021年6月24日),曾用名张荣清,男,出生在日本福冈县,曾是一名日本籍解放军战士。

砂原惠出生于1933年,5岁时因父亲被安排前往中国服务“满铁”,从而与母亲一起跟随父亲来到东北地区。1948年,15岁的砂原惠化名张荣清在中国参军,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九团的一名战士,并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和平津战役的战斗,立下战功。1950年,张荣清跟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按照国际法规定,日本朝鲜战争的参战国,日本人不能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砂原惠只好服从组织安排,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政治部日工科工作。1955年,砂原惠返回日本后,在东京贸易公司找到一份翻译工作,并在当年年底以日方翻译身份接待了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访日科学代表团。之后,砂原惠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并于1967年注册了名为“新新贸易”的外贸公司。2010年,砂原惠组织首个日籍解放军老战士代表团访华,还应邀出席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3周年招待会。2021年6月24日傍晚,砂原惠猝然离世,享年88岁。

2015年,砂原惠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70周年纪念章。2019年,砂原惠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人物生平

搬迁东北

1933年,砂原惠出生在日本福冈县,他的家族中除了在“南满洲铁道属下专业从事矿物分析工作的父亲外,都是“武士”。砂原惠5岁时,他和母亲跟随父亲来到中原地区。他们一家先乘船来到大连市,而后接受公司的安排辗转到沈阳市,最后落脚阜新市。因为父亲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砂原惠的生活衣食无忧。童年的砂原惠很难理解正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抗日战争意味着什么,他的身边基本都是日本人,只有父亲的中国徒弟会带着他找一些中国孩子玩。

砂原惠一家之所以移民来中国,是因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让许多日本人移民到东北地区永久定居,协助关东军对东北人民实施镇压,还兼为日本关东军提供兵员和后勤工作,而砂原惠的父亲被安排前往中国继续服务于“满铁”。

战后流亡

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砂原惠考上了阜新中学,此时父亲委托朋友把他送到大连市第二中学读书。因为父亲希望一旦战局有变,砂原惠能够顺利、迅速地返回日本。1945年7月14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前一个月,砂原惠的父亲在辽宁阜新的家中去世。在此之前,砂原惠已经离开大连市回到阜新市看望父亲。因此,他失去了返回日本的机会。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侨民乱作一团,砂原惠和母亲流亡到辽宁省北镇市六台子村苏家街。为了生存,母亲给人做裁缝,砂原惠则在一户地主家里当猪倌。

砂原惠在地主家里干得不错,1946年开始,“倌”升一级,当上了地主家的牛倌,负责放养地主家的牛,每年能获得九斗六升的高粱作为工钱。当时有位老人建议他,至少要学会2000个中国字,这样在中国生活就没什么问题了。于是砂原惠每次放牛之前,从地主家里偷些瓜果,交给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伙伴们会帮他照看牛,砂原惠则趁机跑到学校里,趴在窗户外“偷师”,自此砂原惠开始真正学习中国的文化。地主虽然发现砂原惠放牛时耍了小聪明,但也没有为难他,甚至还觉得他聪明而重用他。当时村子里的人大多知道他们一家是日本人,也没有欺负过他们,相反却以极大的包容和同情心给予他们保护。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开始了土地改革。这一举措让小小年纪的砂原惠体验了新旧时代的变迁,还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积极拥护共产党,支持解放军。隐瞒了日本人身份的砂原惠一家被评定为“雇农”,分到了土地。从衣食无忧的日本少年到地主家的猪倌牛倌,再到拥有了属于自己土地的农民,身份的变化给砂原惠带来很大的触动。他曾说:“我见过关东军,也见过中国国民党中央军、共产党的八路军,体验了新旧时代的变迁。亲历了这么大的时代变动后,看到别人还没解放,就想要去解放别人。”

毅然参军

1948年,年仅15岁的砂原惠不顾母亲反对,加入到解放军的大部队中。他报名时给自己起了中国名字——张荣清,因为岁数太小,还特意写大了自己的年龄,填表也填的是中国人,部队当时并不知道他的情况。于是砂原惠成为当时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九团的一名战士,之后该团被整编为步兵170师。砂原惠作为步兵170师侦察连的一员,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和平津战役的战斗,多次立下战功。几经变迁后,步兵170师最后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军,也就是解放战争中林彪所率领的赫赫有名的“四野”序列。砂原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中感受到了官兵的平等和战友的情谊。

1950年,美帝国主义的炮火打到鸭绿江边,砂原惠想到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战争使他一家流落异国他乡,是人民解放军给他家分了土地,他和家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当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砂原惠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坚决要求上战场,打击侵略者。1950年底,砂原惠所在的部队即将开赴朝鲜战场,他们连队接到的任务是侦察、钻探地情,为一座机场的修建做准备。

因为朝鲜战争政治上的特殊性,日本人不允许出现在战场上,因此“日籍解放军老战士”全都留在了鸭绿江边。砂原惠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当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他递交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也做好了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准备,甚至写好了遗书。部队首长找他谈话:“小张,你是哪里人?”砂原惠说:“我是中国人,是革命军人。”经过首长的再三询问之后,他承认了自己是日本人。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最后砂原惠只好离开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友们,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习惯称“东北老航校”)于1946年3月1日在吉林通化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被看做“人民空军的摇篮”。该校的办校目标是为新中国培养空军力量,这所学校培养出了许多名优秀的飞行员。当时,组织安排砂原惠到该校政治部日工科工作,他一方面负责与日籍官兵的沟通,另一方面借机补习日语,为归国做准备。

砂原惠当时的思维已经完全是一个中国士兵的思维,当他看到只有日本教官能吃白米饭时,砂原惠认为他们是在搞特殊,心里十分气愤,绝食抗议,后来在航校中方政委的详细解释和耐心开导下,砂原惠逐渐解开了心里的疙瘩,适应了这里的工作。

踏上归途

1955年3月,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砂原惠从天津市登上了开往大阪的邮轮。不过,他的弟弟妹妹因为已经在中国娶妻生子或嫁为人妇,暂时留在了中国。砂原惠回到日本后,凭借语言上的优势,在东京贸易公司找到了一份翻译工作。

1955年底,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访日科学代表团受邀赴日。砂原惠作为日方翻译接待了郭沫若一行,这是他回到日本后得到的第一份工作。之后,砂原惠开始致力于中日交流。1956年到1958年间,中日双方先后在北京、上海市东京名古屋市福冈县广州市、武汉等多地举办两国商品博览会,砂原惠作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一员,在这些促进两国友好交流的博览会上多次出现。

1967年,砂原惠听从朋友的建议,在日本注册了名为“新新贸易”的外贸公司,主要从事中日两国外贸生意。砂原惠特意将公司注册时间选在7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党的生日。不过,因不擅讨价还价,贸易公司最终亏空关张。与砂原惠不同,那些曾经效力于中共部队的日籍军人,在回到日本后多数境况惨淡。借着一次回到中国的机会,砂原惠在饭桌上向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空军上将刘振起,提出邀请日籍老战士回到中国看一看的请求,刘振起当场同意。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砂原惠多次组织日籍解放军老兵回中国参观,亲身感受中国的变化。

促进交流

1997年,为向中日两国经济作出自己的贡献,砂原惠特意选址在天津市的远郊蓟州建立了日式酱菜公司,之所以选址在天津蓟县,是因为平津战役的总指挥部曾设在此处,砂原惠要让自己牢记:一个老战士终生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砂原惠担任公司顾问22年来,从没有收取工资。

2010年7月28日,抗战胜利65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3周年前夕,史上首个日籍解放军老战士代表团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之邀访华。砂原惠是访华团的秘书长,首批36位团员均为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日籍老战士及其家属子女。代表团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先后受到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梁光烈上将的接见。此外,代表团还应邀出席了国防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建军83周年招待会。

2013年7月,砂原惠在离开苏家街多年后,第一次在朋友的带领下回到那里。他向村民打听,多年前村里是否有过日本人,一位围观的老太太认出了砂原惠,并叫出了他当时的绰号“小三元”。这件事让砂原惠感慨不已,没想到还有人记得他。2015年,砂原惠在北京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70周年纪念章。2019年,他在日本的中国使馆从孔铉佑大使手中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19年11月8日下午,由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星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漫画故事书《血与心》出版纪念座谈会在成都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砂原惠作为该书主人公原型出席此次活动。

2021年6月24日傍晚,砂原惠离世。7月14日上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人民中国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砂原惠先生追思会。

人物轶事

砂原惠会讲带有东北地区口音的普通话,他的手机铃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每次来北京和朋友小聚会餐的时候,他在饭桌上必点酸菜馅饺子;这是土地改革时在解放军的招待会上,砂原惠吃到的最好吃的中国食物。

荣誉奖项

艺术形象

2019年,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星出版社出版了漫画故事《血与心》的中文版,该漫画的主人公原型就是砂原惠。2020年4月,为了配合原计划的领导人访日,日本东方书店在东京首发了《血与心》日文版。2021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同一故事的动画版开始制作。2022年11月2日,《血与心》动画电视剧播出。

人物评价

砂原惠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理想激情燃烧的新中国,50年代他又回到自己的血缘祖国,并隔着一衣带水的大海,时刻思念心灵的祖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将初心贯彻始终,致力于两个祖国的和平友好。(人民中国评)

砂原惠先生为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加深两国人民友谊,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谦评)

曲折的人生经历,不一样的人生故事。(理论网评)

参考资料

“我填表的时候填的就是中国人。”一个日本人说.百家号.2024-07-26

热爱中国的日籍老兵砂原惠.理论网.2024-07-26

致敬永远的老兵砂原惠.人民中国.2024-07-26

日本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忆抗战:接受不了给鬼子吃米饭.新浪网.2024-07-26

铭记!勿忘!.百家号.2024-07-26

第一所航校:东北老航校,人民空军的摇篮.新华网.2024-07-30

漫画故事书《血与心——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 | 北晚新视觉.北晚新视觉.2021-09-12

老兵逝矣,传奇永存——记砂原惠先生追思会.百家号.2024-07-26

血与心 (2022).豆瓣电影.2024-07-26

血与心第1集.哔哩哔哩.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