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毕自肃

毕自肃

毕自肃(1580年—1628年),字范九,号冲阳,山东淄川(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人,明代政治人物。他在任期间,以法论处借公差为由超标准索取费用者,使驿站负担得以缓解。他兴利除弊,合理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以雇募代替反,以官输代替吏解。将墩夫改为健丁,将坐铺改为巡路。他把百姓争运粮饷之举上报朝廷,建造“尚义坊”,以表彰群众。他奉公守法,有“慈心”之称誉,当地人民在城东为他建生祠。后相继任主客郎兼提督会同馆宁前道参议、宪副等职。

人物生平

《淄川县志》记曰“丰质伟干,性沉毅果决,多大略。”少年熟读四书五经,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甲进士,充北直定兴县知县,任内廉政爱民,民众为之建立生祠。

天启二年(1622年),升任礼部主事

天启六年(1626年)升参议、副使,天启七年(1627年)协助袁崇焕防守宁锦之战有功,升太仆少卿。

崇祯元年(1628年),升辽东巡抚,在辽东练兵时,毕自肃九次向朝廷申报欠饷,但朝廷苦无银钱,居然不闻不问,而财政的主管就是其亲兄户部尚书毕自严。最后,欠饷四月的蜀、楚士卒,以张正朝、张思顺为首,绑架了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是为宁远兵变。毕自肃被殴打,头部血流不止,身受重伤,几乎死亡。兵备副使郭广与肇事士卒关系甚佳,为了营救毕自肃,郭广自行打开官库,发白银贰万两,又向当地商人借款伍万两,赎回了毕自肃,并把毕自肃载至塔山堡(今辽宁锦西)调养,不过毕自肃深感局势恶劣,向燕京方向再拜后自而死。

袁崇焕至辽东督师后,命副将何可纲将兵变首谋张正朝、张思顺等十五人斩杀,又论军法,斩中军吴国琦、罚参将彭簪古、都司左良玉等,而后奏请崇祯取消辽东巡抚一职,由自己亲领,以统一事权。

家庭背景

毕自肃的父亲是毕木,他是家中的第八子,他的兄长毕自严曾任户部尚书

主要著作

毕自肃的兄长毕少保搜集了他巡抚辽东期间的文章和奏疏,编成了一本名为《抚辽荣语》的书。

参考资料

袁崇焕.故宫博物院.2024-09-05

崇祯皇帝.故宫博物院.2024-09-05

巧妇难为无米炊——记明朝最后的理财圣手毕自严.百家号.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