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是中国广东省增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城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有着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3)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张宗闵编写的《增城荔枝谱》以及宋末元初陈大震编著的《南海志》和明末清初屈大均编著的《广东新语》中,均有对增城荔枝的相关描述。清朝乾隆的《增城县志·物产·果品》记载:“多荔枝。粤中荔枝以增城沙贝四望冈所产为最。”1949年,《中国著名土产》载“荔枝以增城区 ‘挂绿’最驰名。”增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荔枝的生长。

增城荔枝品种多、品质优、口感佳,果品着色均匀,果身饱满,果肉乳白色或白腊色,具特殊风味。增城荔枝品种达70多个,基本涵盖广州市所有的荔枝品种,在中国荔枝县(市)区产区中品种最多,特优和优质品种多达31个。其中增城挂绿、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甜岩、桂味、糯米糍等原产荔枝品种更为优质。 

增城荔枝具有食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1999年,“增城桂味”“增城糯米糍”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12年,“增城挂绿”“增城荔枝”(桂味、糯米糍、仙进奉、水晶球)被中国原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增城荔枝”“增城挂绿荔枝”“增城桂味荔枝”“增城糯米糍荔枝”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历史沿革

建元六年(前135年),刘彻征服岭南后,对岭南荔枝情有独钟,于是下诏让岭南官吏年年岁贡。建武元年(25年),东汉桂阳郡太守卫飒开凿了一条由岭南至湖南省的西京古道,全程约五百余里。

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宰相张九龄写《荔枝赋》时在序言中指出:“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随着李隆基密令进贡荔枝后,咏荔枝的诗逐渐出现,如杜牧写了一首有名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无人知是荔枝来。”

增城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3)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其中有载:“《广州记》:增城区白水山有五距鸟。县北又有搜山,有荔树,高八丈,相去五丈而连理。”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张宗闵编写了《增城荔枝谱》,虽现已失传,但一个县的荔枝种植被编成专著,可见增城荔枝栽培的盛况。宋末元初,陈大震编纂的《南海志》,在物产荔枝条目中云:“今佳品多出增城,其名有脆玉、麝香匣、大将军、小将军、皱玉、状元红、绿罗包、紫罗包、大丁香、小丁香、天星子、黄泥子、水晶团、犀牛角子。又有金钗子,一名丫髻子,荔枝之小者,并蒂而生,味甘无核。到了元代,荔枝佳品如水晶珠、妃子笑荔枝双味糯米糍、桂味等逐渐出现。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岭南三大家”的屈大均著有《广东新语》记载“若荔支,则以增城区为贵族。”“若挂绿、玉栏、金井,则夜光无价,非可以金钱而得之。” 

清朝乾隆的《增城县志·物产·果品》记载:“多荔枝。粤中荔枝以增城沙贝四望冈所产为最。土黄润多沙,潮味不到。自挂绿以下数十种,色味香迥异他县。”

清康熙中期,《离支词》记载“挂绿为荔子第一品,生罗浮山之麓,水边沙际,他处不能移植,诚仙品也。” 

1948年,《乌龙王》第211期中刊发了《岭南佳菓海外有价 增城挂绿空运菲岛》一文,记录了增城荔枝销往海外的历史。1949年,《中国著名土产》载“荔枝以增城区 ‘挂绿’最驰名,产于增城西门,体形腰圆,个粒较普通为大,壳外环有绿线一圈,核小肉厚,汁浓味甜,而且带有清香之气,传杨贵妃嗜食此物。”

特性特征

形态特征

增城荔枝果实大如鸡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红带绿色;龟裂片平,缝合线明显;肉厚爽脆,浓甜多汁,入口清香。增城荔枝品种多、品质优、口感佳,果品着色均匀,果身饱满,果肉乳白色或白腊色,具特殊风味。

常见品种

北宋时期,增城荔枝有100多个品种。民国时期,增城荔枝“岭南种几全有”。增城荔枝品种亦多达70个,基本涵盖广州市所有的荔枝品种,在中国全国县(市)区荔枝产区中品种最多。50个品种为原产增城区或在增城种植已久,挂绿、水晶球、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不少知名品种产于增城。此外,凤凰球、踏死牛、胭脂红、桂花香、南蛇皮、素馨香等原产品种,在其他荔枝产区均为少见,许多品种尚有数量不少的古树或母树存留。增城荔枝的主要荔枝种植区域分布于增江、新塘、仙村镇、石滩、三江、中新镇、福和、正果及朱村街等地。

增城挂绿

据《增城县志》记载,挂绿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清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西园挂绿”弥为珍贵。该株挂绿树至今有400多年树龄,高5米多,由它圈枝、嫁接培植的第二、三代挂绿荔枝有 620多株,分布以荔城区、小楼、正果、石滩的三江、仙村、朱村等镇街居多,其果实多与挂绿母树所产的形态相似,品质接近。

增城挂绿主要特点是长势壮旺,枝条节间较稀疏且脆;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序细,花枝短小而疏散;果实近卵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4.4~29.5克,产量较低,通常产量0.5公斤有23个左右,因产量稀少而价值奇高;果皮暗红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有条绿线纵贯果身,“挂绿”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白蜡树色,质爽脆,甜带微香;可食率61.5%~76.9%,可溶性固形物17%~21%,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3.38~31.24毫克,酸含量0.15~0.34克; 4月上旬开花,花期约25天,果实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

优良品种

截至2024年,增城荔枝有“国香荔”“仙绿”“兰香玉”“增美荔”4个优良品种。

国香荔

“国香荔”产自增城区新塘镇,是“雪怀子”和“双味糯米糍”的后代,具有这两个品种的优良特性,特别是克服了“糯米糍”容易落果、裂果的缺点。

兰香玉

“兰香玉”选育自增城区正果镇,焦核率较高、果实大小适中、肉质细嫩多汁,有入口即化,兰香馥郁。

仙绿

“仙绿”选育自增城区仙村镇,是“挂绿”实生变异后代,圆球形、果实大、肉质脆、有香味,耐贮藏。

增美荔

“增美荔”是发现自增城区石滩镇的一个株系,果实较大、肉质爽脆。

产地环境

地理位置

增城区广州市辖区,在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部,与港澳毗邻,地理坐标是北纬 23º5´—23º37´, 东 经 113º32´—114º0´。增城区的东边与博罗县相连,西边与广州经济开发区和广州大学城相连,南边与东莞市隔了一条江,北边与惠州市东门县和广州市从化区相接壤,增城区总面积1416.8平方千米。区行政中心所在地荔湖街,距广州市中心 60 千米。

土壤地貌

增城区耕地土壤以弱酸性和酸性为主,且耕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酸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旱地土壤酸度最强,其次为水浇地,再次为水田。

水文情况

增城区主要河流有东江增江西福河,流域面积均超过500平方公里,都属于珠江水系,汇入珠江。此外还有6条流域面积超过 100 平方公里的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9亿多立方米,过境客水179亿立方米。南部有潮水涌入。 全区215条河流、2个湖泊、97座水库、77宗堤防、178座水闸、108座泵站、3个灌区。

气候情况

增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其气候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夏季长达半年之久,四季气候可概括为:夏少酷热,冬无冰雪,春常阴雨,秋高气爽。增城区年平均气温22.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1.9℃。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2039.5毫米,其中汛期(4-10月)降雨量1699.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78.8%,最小相对湿度24%。全年日照市1715.4小时,年平均风速2.1米/秒,盛行风为NNW风。

生长习性

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

增城荔枝对于生长环境极其挑剔,只能在酸性和弱酸性土壤中生长,其成花需要零上冷凉低温,方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增城荔枝分布于具有温暖亚热带气候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两侧17—26°之间的狭窄区域内。增城区区域内以赤红壤和潮沙泥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物候期

增城荔枝的“桂味荔枝”“糯米糍”“甜岩”“水晶球”“挂绿”品种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市;“仙进奉”品种于6月底上市。

产业发展

2018年,增城荔枝种植面积约17.3万亩,占广州市荔枝栽培面积35.3%,品种已从1978年的3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70个,产量3.44万吨,产值约3.44亿元,千亩以上的荔枝主要村有67条,连片100亩以上的荔枝基地265个,带动农户2.4万户。2019年是荔枝小年夜,全区增城挂绿产量0.4吨,其中,西园挂绿母树1.5公斤。

2018年,增城荔枝出口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2019年,增城荔枝出口至加拿大。2020年,增城荔枝销售额12亿元,增城荔枝出口至泰国、北美和韩国。;2021年,广州市增城区荔枝种植面积达18.38万亩,品种70多个,2021年总产量4.1万吨。

2023年,其销售额为21亿元;出口总量78.3吨,同比增长160%。同年,增城荔枝种植总面积19.7万亩,其中仙进奉种植面积3万亩,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上市。

截至2024年,增城荔枝有种植面积20.16万亩,栽培品种70多个,2024年总产量2.77万吨。其中原产增城优质荔枝品种有增城挂绿、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甜岩、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17.2万亩,占比超85%,是全国优质荔枝之乡。超过80%荔枝以鲜果销售和鲜食为主。

截至2025年,增城荔枝出口范围从泰国日本、迪拜扩大到新加坡英国加拿大荷兰肯尼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栽培技术

增城荔枝的栽培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一套完备且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增城荔枝的栽培技术普遍采用驳枝法和嫁接法。驳枝法育苗选用丰产性好的枝条。嫁接法育苗,砧木多选用怀枝、山枝,需充分考虑温度、光照、土质、水分等因素。北部山区易发生霜冻,多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园。山坡地,多开垦成梯级,有效保护了荔枝园的水土和肥力。幼龄荔枝园,多间套作豆类、红薯、蔬菜等农作物,这些作物收获后将枝叶犁翻入土,能够为土壤增加肥力。成年荔枝园则多发展林下养殖,多选择早晨未见太阳时采摘。对于高大的优质品种荔枝老树,为了方便采摘果实且不破坏树木,果农会围绕树搭建高大的“棚架”。采果后将荔枝的荫枝、枯枝、过密枝剪除或剪疏,使养分集中,以保障翌年顺利开花结果。果农多采用“生草法”、释放台湾平腹小蜂、“烟骨水”杀虫脒、果穗套袋、放置杀虫板(灯)等绿色防控手段。金虫有趋光性,果农多夜间在树下燃火堆,并摇树枝加以诱杀。冬冷春寒时节,果农会在果园四周,分放火堆熏烟以预防冻害。对于日烧病,果农多在繁殖初时,多留树冠枝叶,以便遮阴。

产品荣誉

参考资料:

地理标志

2012年,“增城挂绿”、“增城荔枝”(桂味、糯米糍、仙进奉、水晶球)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增城荔枝”“增城挂绿荔枝”“增城桂味荔枝”“增城糯米糍荔枝”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2年08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增城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0年7月27日,增城荔枝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机构联合发布2021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评价报告,增城荔枝以85.43分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果品)品牌声誉榜TOP100,位列第42,是两个入选的荔枝品牌之一。

相关价值

食用价值

增城荔枝除了是美味佳肴外,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C,能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消肿解毒的功能,能止血止痛的作用。

经济价值

截至2021年,增城荔枝以24.8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前茅,并获得2021年广东荔枝最有价值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增城荔枝开拓海外市场知名度,陆续走进英国、荷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肯尼亚日本,走进世界三大洲。

文化价值

荔枝之于增城区,已不仅仅是珍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联系海内外乡亲的纽带。

相关活动

1992年开始至2020年,增城区连续举办了29届“增城荔枝文化旅游节”,该节庆成为增城具有魅力的文化名片。

2019年,增城荔枝走进广州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天空舞台”,将一万多份增城荔枝送给全球游客,同年,增城荔枝点亮广州塔,闪耀全广州;2020年,增城荔枝号高铁起航,增城荔枝依托“高铁速度”在全国驰骋,增城荔枝还与新疆木亚格杏"联姻",正式开拓西北市场。

2024年6月13日,2024年增城荔枝营销系列活动——“5G新‘荔’量,助力百千万”直播节在增城区东林果场、仙村荔枝文化博览馆举行。

相关文化

《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省非遗项目)《尚书怀的故事》等若干荔枝故事流传已久。荔枝木家具传统制作工艺已被列入非遗项目。《增城荔枝谱》《挂绿沧桑录》《一棵树的历史与文化——增城挂绿荔枝》《增城荔枝》等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2016年,增城成为了中国荔枝邮票原地。

故事

陈恭尹屈大均梁佩兰并称清代岭南三杰。陈恭尹为顺德人,是抗清者陈邦彦之子。全家被清兵杀害时他外出幸存,后在新塘湛粹帮助下隐居于此并娶其女。在荔枝成熟季,陈恭尹常邀朋友品尝。某年丰收,他请来多人,包括顺德区的北田五子和遭通缉还俗的屈大均。众人在陈恭尹带领下,先采堤围荔枝,后尝四望岗增城挂绿。当时挂绿不出名,众人吃后诗兴大发。陈恭尹创作了一首诗名为《寄何孟门,时客琼南载矣》,其中有“年年相约荔枝红,挥扇高谈几老翁。挂绿凝冰知在念,未堪邮寄海船风。”屈大均写的诗是《广州荔枝词》:“端午节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区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屈大均离开的时候,顺便装载了一船荔枝带回自己的家乡售卖。陈恭尹和屈大均所作的这些诗,后来被王士祯等人带到京城,在京城广泛地传播开来。随后,其惊动康熙帝,下令将挂绿列为贡品。

诗词

明末清初屈大均《荔枝诗》记载:“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清诗人李凤修咏到:“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清代文学家朱彝尊慕名入粤观赏,赞之:“南粤荔枝,向无定论,以予论之,粤中所产挂绿,斯其最矣。”足见其珍贵程度。1959年,红线女在苏联莫斯科世界青年大会一曲粤剧荔枝颂》,挂绿名扬中外。

传说

相传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仙佳村人。何仙姑15岁时得仙人点化,食凤凰山云母片学会飞身法术。16岁因父母将她许婚别人,何仙姑不同意,在婚礼前夕乘人不觉,飞身罗浮山得道成仙。后因不忘家乡荔枝佳果,常常回乡漫步荔枝园中。一天,何仙姑留恋西园荔枝美景,坐在树枝上编织腰带,离开时把一条绿色丝线遗留树上,绿丝飘绕在荔枝果上,于是荔枝果上都有一道绿线,人们给它取名“挂绿”,可见“挂绿”之神奇和名贵,带有不凡的“仙气”。

参考资料

..2025-01-17

关于支持增城荔枝营销的倡议书.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 增城经开区管委会.2024-03-27

增城荔枝文化节.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 增城经开区管委会.2024-03-27

广东增城荔枝 文化之“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1-16

广东省地理标志保护运营平台.广东省地理标志保护运营平台.2025-01-16

【侨故事】以“荔”为媒 “枝”连乡情.广州华声.2025-01-17

品牌价值24.8亿元!增城荔枝斩获多个大奖!.广州增城发布.2025-01-17

科普讲堂 | 世界上最昂贵的水果——增城挂绿荔枝.华南农业大学文博馆.2025-01-17

增城荔枝 有品有味.增城荔枝 有品有味.2025-01-16

增城上新4个荔枝品种!有荔农今年创收1000多万元.平安增城.2025-01-17

增城区自然地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 .2023-01-10

广东省增城区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赤红壤酸度变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01-11

划定增城区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公告.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2023-01-20

增城,好犀“荔”!.今日头条.2025-01-17

“农遗”佳“荔”!增城荔枝主要品种上市时间来了.“农遗”佳“荔”!增城荔枝主要品种上市时间来了.2025-01-17

肉脆微香甜如蜜,增城荔枝味如珍.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 增城经开区管委会.2024-08-14

增城区: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做好荔枝“土特产”文章 成就富民兴村“大产业”. 增城区政府网 .2025-01-16

探访广州增城:“荔枝皇后”仙进奉成熟上市.中国新闻网.2025-01-16

广州在列!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公示.广州农业农村.2025-01-16

广州增城:以“荔”为媒,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金羊网.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