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环
杜环(Du Huan),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生卒年不详。据其著作《经行记》记载,他在唐天宝十年(751)的逻斯城战役中被俘,随后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记录了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和风俗人情。《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古籍。杜环的著作已经失传,但杜佑的《通典》(801年成书)引用了其中1500余字。杜环可能是唐朝抵达西方最远的人,也是有历史记录最早涉足非洲的中国人之一。他的著作对于研究唐代的对外交往、文化交流和地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经历
杜环于751年至762年遍游了黑衣阿拉伯帝国全境,也因此他留下了丰富的所见所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伊斯兰医药的部分,包括拔汗那国(费尔干纳盆地)产的庵罗(明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收录)、地中海南岸突尼斯产的鹘莽(Khurma,波斯人对海枣的称呼)、亚俱罗(Aqur,阿拉伯语“亚述”之义,即今天我们所知的美索不达米亚)河洲产的香油、扁桃等、末禄国所产的军达(choghondar甜菜)、茴香等。
杜环还曾游历过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且称赞过当时地中海的医学。他可能是唐朝抵达西方最远的人;在阿拔斯王朝,杜环云:“其气候温,土地无冰雪。人多疟痢,一年之内,十中五死”,足以见阿拉伯地区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唐朝。
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北非等阿拉伯帝国境内游历、居住了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摩洛哥的人。
公元762年,杜环结束了其游历生涯,随商船在广州市登岸,回到了中国。
途经地
东非南方的三兰国是华船最远航程的目的港。索马里南部的黑人国殊奈,早在公元629年10月便有使者抵达长安。《唐会要》根据外交档案,介绍这个殊奈国属于昆仑民族,以远洋航程计算,离开交趾(越南北部)要三个月,习俗文字和印度相同。殊奈(Zunug)是波斯语“黑人”(桑给,Zang)的复数,在索马里南部有一个著名古港桑加亚,殊奈使者便从这里启程来到越南北部和广州,再被迎往长安。
杜环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可指到达非洲的中国人(后世到达非洲最著名的是明代的郑和)。杜环也是《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出身望族。在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中被阿拉伯人俘获后,送到库法,受到优待,使他得以周游西亚,并随着阿拉伯使团经过埃及、苏丹而到埃塞俄比亚的摩邻国。
杜环在他写的《经行记》中着意描述他从耶路撒冷王国启程,经过埃及、努比亚到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的见闻。阿克苏姆人崇敬的三大神中,在天神、地神之外还有海神摩邻,杜环便管它叫摩邻国。在进入非洲后,杜环亲眼见到埃及、努比亚和埃塞俄比亚流行大秦法(基督教),而埃及的国教和努比亚沿海的阿拉伯人则信大食法(伊斯兰教),而在尼罗河以东苏丹境内从事转口贸易的牧民贝贾人则崇奉寻导法(原始拜物教)。
杜环看到的摩邻国人是肤色黝黑、以椰枣为主食的厄立特里亚沿海居民。当时阿拉伯医学中心在埃及和叙利亚,基督教徒的医生,主宰着阿拉伯医术,杜环称他们是大秦医生,是说他们秉存着拜占庭的医疗传统。他在《经行记》这样写道:“其大秦,善医眼与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这也反映了当时地中海地区高度的医术。
最后的行程
杜环最后返航的地方是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他从那里回到波斯湾后,当年便搭船返回广州市,那时是公元七六二年的夏天。《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均有转引。
所记有拔汗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斯里兰卡(今斯里兰卡)、波斯帝国(今伊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西南)、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附近)、大食、朱禄国(末禄国,今土库曼斯坦马里)、苫国(今叙利亚)等国,反映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西传以及古代伊斯兰教地区的工艺文明。
相关作品
经行记
《经行记》原书久佚,惟杜佑于《通典》卷一百九十三《边防典》摘引数段,杜佑在这部分的“西戎总序”里说:“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至西海,宝应初,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均有转引。
这些残存文字是记述 8世纪中叶前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西亚、中亚各国情况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所记有拔汗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斯里兰卡(今斯里兰卡)、拂国、摩国(今地未详)、波斯帝国(今伊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大食、朱禄国(末禄国,今土库曼斯坦马里)、苫国(今叙利亚)等国,包括今中亚及西亚各地。文中记载了唐朝被俘流落在阿拉伯帝国都亚俱罗的工匠有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没有造纸匠,反映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西传。其对伊斯兰教的记述至为简要正确。有关大秦法、寻寻法的记载也是重要的宗教史资料。
造纸术被误传为经过怛罗斯之战西传。实际根据杜佑《经行记》的记载,被俘的工匠里没有造纸工匠。
参考资料
杜环.中国百科全书.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