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墘村
港村位于崇武半岛最尖端,三面临港,南侧为子良港,北面有山和鹤山市。村内子良港内港由南北居民区环抱。村距离崇武镇政府4公里,与台湾梧栖港相距97海里。岞港公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村名源于子良港内避风港,以港之沿边为墘,故名港墘,别名港圩。港墘行政村区域面积约3平方千米,全村共有1996户,人口7661人,耕地面积169.6亩,封山造林500亩。港墘村是惠安县主要渔业村,拥有渔船162艘,渔业劳力2779人,渔业总产量21048吨,总产值10287万元。此外,村内还有16家工业企业,主要从事石材加工和石雕工艺品生产,总产值13364万元。
历史沿革
宋属崇武乡守节里二十六都明属二十七都崇武铺;
清属崇武铺;
民国属第二区崇武乡港墘保、西堡田北保;
民国二十七年属崇武镇港滨保(港墘、西堡、田北);
建国后,先后属四区(港滨)五区(港墘)崇武区;
1956年属崇武区岞港乡;
1958年属飞跃公社崇武管理区港墘生产大队;
1961年属崇武公社港墘大队;
1984年10月改为崇武镇港墘村委会;
1985年县政府确认为老区村。
气候
港墘村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9.8℃,年降水量平均为10261毫米。
域内设施
港墘村域内设有岞港中学、海燕小学、幼儿园、村卫生所及老人协会老人活动中心。村内有南音社、高甲小剧团,以及崇兴路、鲤江路两条商业街,商店、市场、超市等文化生活设施。
村容村貌
港墘村通过旧村改造,形成了崇兴路、鲤江路两条商业街,以及商店、市场、超市等,推动了村内社会经济和各项工作的进展。2003年被评为泉州市宽裕型文明村,2007年1月被评为泉州市科技示范村。村内鹤山市已划入崇武旅游区规划建设,拥有白鹤升天、孤屿冬青、东旗西鼓及“八·六”反围剿纪念碑等旅游景点。青屿和后海湾被列入崇武旅游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泉州市惠女风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建的惠女风情园初具规模。村内主要农产品包括青豆、李子、阳桃、红薯、杏子、谷子、阳芋。村内资源丰富,有钛、海泡石、珍珠岩等。村内企事业单位包括协达盛石材厂、龙港石材工艺厂、东豪石雕制品厂、宏恒石材工艺厂、外刻石材制品有限公司。
文保单位
港墘村的“八·六”反围剿纪念碑是惠安县第三批文保单位,位于崇武镇港墘村西200米处。纪念碑建于1987年9月,纪念1949年8月6日港墘人民群众在中共港墘总支部领导下,与中国国民党反动势力围剿革命根据地港墘进行的坚决斗争。碑坐北朝南,通高8.6米,碑台为八角形,围栏呈城垛式,碑三面临海,碑身六角形锥体,碑座六角形,顶端雕有腾飞的海燕,极为壮观。
所获荣誉
港墘村在2021年11月30日被提名命名为福建省卫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