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山
天马山位于松江区佘山西南10公里,距松江区府11公里。
简介
在湖南省新化县西河镇,有一座极为普通的石头山。因为它的形状好像一匹昂首奔驰的骏马,绵延起伏 的山脉好似一根牵马的缰绳,而不远处山峰上那不知何年何月修建的古老的石塔,又恰似根拴马的桩子,故取名天马山。
天马山没有黄山那么雄奇,也没有峨眉山那么秀丽;没有华山那么险峻,也没有泰山那么有名。然而,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它却充满了神奇,并演绎出许多美妙的传说。
传说
传说,天马山上曾经有九井十八庵,不知在什么时候,也搞不清是战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那九口井被填没,十八庵也被毁坏,僧人有的被杀,有的跳崖自尽,跳崖处至今仍被人们称作“舍身崖”。据说,那九口井里填塞的都是些金银珠宝之类的贵重东西,由于僧人被赶尽杀绝,所以没有人知道那九口井到底在什么地方。听了这些传说,有些还有上山探宝的念头,天马山对当地人来说,的确充满了无限神奇,从而诱惑着他们想对它探个究竟。据当地历史老师介绍,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领农民发动起义,当地老百姓纷纷响应揭竿而起。他们以天马山为大本营,凭借着三面峭壁、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与当地官府周旋,终因弹尽粮绝而告失败。官府兵吏冲上山来,捣毁寺庙,杀尽义兵,就连僧人也不放过……
当你站在天马山上,看着眼前的一片断壁残垣,抚摸着那些似乎还在发烫的石头,当年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仿佛仍在耳边回响;那一块块横七竖八的条石静静地躺在那里,它仿佛在向人们娓娓叙说着当年那悲壮的故事--从那些残垣断壁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寺庙的繁华和香火的旺盛。然而这一切的文明,却被文明的创造者们所践踏,留给后人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巨大悲哀。
在天马山脚下,有一个住着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前边有一座桥,叫“天子桥”,村庄也因此而得名。“天子桥”是由两块悬空的岩石向河中心自然伸出支撑桥面而形成的天生桥,可谓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造化。孩子们经常到天子桥上去玩。站在桥上往下看,清澈碧绿的河水中,嬉戏着一群欢蹦乱跳的小鱼儿,好似一群追逐打闹、活泼可爱的淘气的小孩子。见到这种情景,人们总要捡起一块小石子向它们投去,顿时,它们就会很敏感地四散逃窜潜入水底,待会儿又和先前一样重新浮出水面来。关于“天子桥”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从前,这里出了一个智慧超群的小男孩。他不仅十分聪明,而且爱憎分明,乐于帮助穷苦人,所以深受乡亲们的喜爱。有一次,一位白仙翁路过这里,在桥上遇见小男孩,小男孩彬彬有礼地和仙翁打招呼。仙翁见小男孩不仅知书达礼,而且天庭饱满、气宇轩昂,具有贵人之相,惊呼道:此人日后必为天子,天马山乃其日后坐骑也。说完,仙人已无踪影。此事被当地一个贪官知晓,心想,小男孩平日里就跟自己作对,日后若真做了天子,岂能容我再活?于是,在一次小男孩上洞泉口跳水时,贪官趁其不备,将小男孩推入水中淹死。后来,小男孩化作一条巨龙,惩治了贪官。从此,一年四季,洞泉口的水一直未曾断过。每年旱季,老百姓们就用洞泉口的水去滋润庄稼。据说,这是小男孩在护佑乡亲。人们为了纪念小男孩,便将小桥取名“天子桥”,村庄也叫“天子桥村”,沿用至今。
美丽的传说,总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从中悟出做人的真谛。
神奇的天马山,以它美丽的传说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山依旧、水依旧、桥依旧,然而美丽的传说已经变成了现实:天马山旁那拥有固定资产近五个亿、年产高标号水泥125万吨、创效益数千万元的雪峰海螺水泥集团公司与天马山水泥厂不就是天马山上那九口井中的金银珠宝吗?那从天马山下呼啸而过的列车,不就是载着人们向四化腾飞的巨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