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电信博物馆

中国电信博物馆

中国电信博物馆是国家级通信行业综合性博物馆,是全面展示中国通信发展历史的窗口,全国电信文物收藏、保管、研究的专门机构,传播电信科技科普知识的文化基地。它座落在首都科学文化机构荟萃的中关村高科技开发园区,海淀区学知路口东北侧。

发展历史

1983年,邮电部成立中国邮电博物馆筹建处。

1999年8月30日,中国邮电博物馆首次对外接待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代表团,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2001年9月,更名为中国电信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同年10月30日,中国电信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7年至2008年,中国电信博物馆获得北京市文物局推荐的北京市奥运九大重点展示场馆的殊荣,并完成了北京奥运期间展览展示和接待等各项工作。

2008年,中国电信博物馆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授予的先进会员称号。

2009年5月,中国电信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1年6月,中国电信博物馆全新开馆,并推出“百年电信红色传承”主题展览

建筑布局

馆藏文物

截至2019年,藏品数量6428(件套)。

韦斯登重锤式波纹电报机

1901年上海电报局开始使用当时较为先进的韦斯登电报机,发报时,不再使用电键。发报速度每分钟最高可达300个汉字。

共电式电话机

由电话交换局局端供电,出现于1882年,比磁石电话机结构简单,没有拨号盘和磁石发电器。

共电式人工电话交换机座席

清末从美国西方电器公司引进共电式人工电话交换机,原装于颐和园,供清廷使用。后又移装至济南市、唐山、徐州市等地,直至1987年在江苏大丰退役。这是该机组的座席。

真空发报管

真空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参与工作的电极被封装在一个真空的容器内(管壁大多为玻璃),因而得名。1906年美国科学家李·德富雷斯特申请了真空三极管放大器的专利,极大促进了无线通信的发展。

《电报新书》

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威基竭为解决汉字电报传递问题,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6800多个常用汉字编成的《电报新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汉字电码本,1883年出版。

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电信会议代表签名布

1950年1月25日至2月9日,邮电部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电信会议,统一了全国电信管理体制和机构,确定1950年全国电信恢复建设计划,朱德副主席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海刘行国际电台奠基石碑

上海刘行国际电台,于1930年建立,是中国当时除沈阳国际电台外关内唯一的国际电信通信机构。这是该电台奠基的纪念石碑。

重要活动

1999年8月30日,中国邮电博物馆接待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各国代表。

2003年4月1日,坦桑尼亚邮政司司长马德杰先生参观中国邮电博物馆并签名留念。

2003年2月26日,香港邮政署署长陆炳泉先生到中国邮电博物馆参观。

2003年11月14日,伊朗电信博物馆馆长来中国邮电博物馆参观交流。

2004年5月26日,西门子国际有限公司高层代表团来中国邮电博物馆参观交流。

2004年7月,北京团市委组织参加第三届亚太经合青年科学节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青年代表来中国邮电博物馆参观,并举行交流活动。

2005年12月28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首届电话卡展》在中国电信博物馆举行。

2021年6月,中国电信博物馆全新开馆,并推出“百年电信红色传承”主题展览,展示红色电信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壮大的百年历程,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所获荣誉

2008年,中国电信博物馆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授予的先进会员称号。

2009年5月,中国电信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09:00--16:30开放;15:45停止售票,每周一闭馆

乘车路线

公交路线:公交392、323、375、490学知桥北站下车即到,乘公交331、386、398、438、478、498、632、691、810、836、944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站下车向南约500米。

地铁路线:10号线西土城站B口(东北口)出,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00米路东。

票务信息

成人10元,大学生5元,60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票价5元/人;残疾人凭残疾证票价5元/人。

馆舍地址

海淀区学院路42号。

参考资料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7-23

中国电信博物馆全新开馆,百年电信展讲述红色传承,献礼建党百年.京报网.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