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多佛尔海峡

多佛尔海峡

多佛尔海峡(英文名:Strait of Dover),法语中被称为加来海峡(Pas de 加来),是英吉利海峡的一部分,位于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作为连接大西洋北海的通道,该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0千米,宽约30~40千米,平均深度35~55米,最深处64米。

约在8000万年以前,大不列颠岛原是与欧洲大陆相连的,后来由于受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影响,产生褶皱和断裂形成了多佛尔海峡。该海峡较为狭窄,可视条件较好时可以看到对岸;其中英国海岸的多佛尔白崖是标志性的景观。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时受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冷气流的交汇影响,多雨雾。海峡资源丰富,盛产鱼、青鱼比目鱼;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等;海洋潮汐能约8000万千瓦,约占世界总潮能的5%。

多佛尔海峡自古是海洋交通要道,两岸的人类文明可追溯到青铜时代;古罗马时期盖乌斯·恺撒通过该海峡登陆英国,从中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战役都与该海峡有关,包括二战时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目前该海峡是英法两国的领海,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他国家的船只也可以自由通过该海峡。

多佛尔海峡两岸主要有多佛尔、敦刻尔克加来等港口。该海峡是欧洲到美洲、非洲航线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有“银色航道”之称。它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每年船只的通过量居世界第一位,也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战略通道。多佛尔海峡建有海底隧道,全长50.5千米,连接英国的福克斯通和法国加来

命名

多佛尔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战略要道,是以英国多佛尔的名字命名。多佛尔这个名字最初的意思是“水域”或“溪流”。

罗马人称其为“Fretum Gallicum”“Fretum Britannicum”“Fretum Morinorum”。

法语中被称为加来海峡(Pas de 加来)。

成因

约在8000万年以前,多佛尔海峡地区已经沉积了很厚的侏罗纪石炭纪白垩纪地层。在第四纪冰期的时候,多佛尔海峡曾经是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相连的地峡

更新世的大部分时间里,多佛尔海峡并不存在,存在的是由维尔德·阿图瓦背斜(Weald Artois)形成的白垩屏障。中更新世埃尔斯特阶/盎格利亚阶段(Elsterian/Anglian Stage),大陆冰盖跨过北海的推进堵塞了盆地的南部,并且阻止了流入盆地的水进入北部的大西洋。由此产生的湖泊因溢出屏障而被排干,并引发了缺口。后来由于受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影响,多佛尔海峡两侧开始发生褶皱和断裂。在英国南部海岸白垩纪地层褶皱发育强烈,有的地方几乎变为垂直状态,于是造成断续性海下山脉,在地质学上被称为穹隆构造。这个穹窿构造体曾越过多佛尔海峡与法国北部相连接。在法国濒靠海峡地区的高达100~200米的白垩层丘陵地,和大不列颠岛东南部的岩相、构造具有相同的性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后不久,海峡地区下沉,海水逐渐上升,不列颠岛开始被海水隔开,造成现在的海陆分布轮廓。

时至今日,多佛尔海峡两岸仍在缓慢地下沉。据近代钻探资料,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和多佛尔海峡在历史上可能曾是一个大河谷,由东北流向大西洋英国南部和法国巴黎盆地流往海峡的河流,如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塞纳河(Seine River)等,就是这一古河谷的支流。后因河谷沉降而形成海峡,其支流入口处则形成漏斗状的海湾

位置境域

多佛尔海峡位于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经纬度中心坐标为北纬50°00'00"、西经2°00'00"。西南以英国邓内斯角(Dunes Point)和法国格里内角(Cap Gris Nez)连线同英吉利海峡为界,东北以英国北福兰角(North Flanders Point)和法国加来(加来)之间连线为界连北海(North Sea)。海峡是连接大西洋渤海的国际通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度约40千米,宽度约30~40千米,平均水深35~55米,最深处64米。

地理特征

气候

多佛尔海峡地处西风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冷气流的交汇影响,终年湿润,多雨雾,晴朗天气很少。

雾季达6个月以上,春夏雾日较多,平均每月有10天。平均气温1月约5℃,7月约17℃。当大陆气流从东南方进入时,夏季炎热,极端最高气温30℃以上;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可达-19℃。多雨、雪和雷暴,年降水量为736毫米,年雨日逾120天。海峡的法国沿岸,每年约200多天是阴雨天,雨量达800毫米;英国沿岸因受山地阻挡,每年也有150天下雨日。全年多西南风,风力通常4~7级,冬季多西、西南大风,春季多北、东北大风。当盛行5~6级西南风或东北风时,海峡狭窄处风力可达8级。

地质

地质构造

多佛尔海峡海底有一系列西北西走向的白垩系和侏罗系沉积,这些地质构造被褶皱成区域性的维尔德·阿图瓦(Weald Artois)背斜,并被北阿图瓦剪力带(North Artois Shear Zone)局部变形和偏移。基岩第四纪地层,基岩地层局部被沙丘和沙脊所覆盖。北阿图瓦剪切带是一个复杂的断层和褶皱系统,定义了瓦里斯坎迷迪-埃菲尔逆冲锋(Variscan Midi–Eifel Thrust Front)的西部,它将阿登高原(Ardenne Massif)和巴黎盆地巴黎 Basin)从伦敦-布拉班特公国地块(London–Brabant Massif)分开。该断层带目前的几何形状是由后古生代变形的几个阶段引起的,这些变形导致了从华力西造山运动(Variscan Orogeny)中继承的不同结构的重新激活。自形成以来,北阿图瓦剪力带已从原始挤压环境(华力西造山运动)经过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与特提斯(Tethyan)和大西洋盆地(Atlantic ocean basins)打开相关的伸展,并再次经过古近纪早期由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Alpine orogeny)而开始的构造挤压。

地层

多佛尔海峡海底有一系列西北西走向的白垩系和侏罗系沉积露出,基岩第四纪地层,基岩地层局部被沙丘和沙脊所覆盖。陆上基岩地质条件较好,可划分为7组24组。圣井结节状白垩地层(Holywell Nodular Chalk Fomation)和海茨地层(Hythe Formation)的基底在深水中大量被发现,分别由1~3米高的陡崖和5~10米高的山脊组成。其他基岩地层在海峡两岸几乎没有明显的地质形态表现。圣井结节状白垩地层和海茨地层似乎比其他相邻基岩单元更能抵抗侵蚀。

地形地貌

沿岸地貌

多佛尔海峡两岸在地貌形态上具有相同的特点,都是白垩质峭壁陡崖,地势非常险要,在悬崖峭壁中有很多地下洞穴。在多佛尔海峡英国海岸的极其险峻的白垩山岭(白崖),与法国海岸的白垩峭壁恰好完全相同。

海底地貌

多佛尔海峡海底地貌复杂,主要有科尔巴特潮汐沙脊(Colbart tidal sand 山脊)、洛堡海峡(Lobourg Channel)、北古山谷(Northern Palaeovalley)、平台(台地)、瓦尔纳潮汐沙脊(Varne tidal sand ridge)、流线型岛(Streamlined island)、潮汐沙脊(Tidal sand ridge)等。

洛堡海峡从北海盆地南部穿过多佛尔海峡中心延伸至英吉利海峡,洛堡海峡是一条长约80千米、宽约10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谷。它包括一个约25米深的山谷,被侵蚀成白垩纪基岩,具有箱形横截面轮廓。具有流线型边缘的菱形基岩地形,为流线型岛屿,位于洛堡海峡的下游延伸部分、英吉利海峡中部的北古河谷中。

水文特征

河流

多佛尔海峡的汇入河流主要有杜尔河、朗斯河等。

杜尔河(River Dour)是斯陶尔河(Stour River)的一部分,是英国肯特郡(Kent County)的一条白垩河,发源于坦普尔埃维尔(Temple Ewell)的沃特森德(Watersend)。全长6.4千米,流经基尔斯尼(Kearsney)、巴克兰(Buckland)等村庄,最后在多佛尔港的惠灵顿码头(Wellington Dock)汇入多佛尔海峡。该河流是英国最重要的褐鳟鱼(Salmo trutta)栖息地之一。

朗斯河(Rance River)发源于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大区(Brittany région)阿摩尔滨海省(Côtes-d’Armor département)朗德杜梅内山脉(Landes du Mené)。全长97千米,最后汇入多佛尔海峡,在圣马洛(Saint-Malo)形成河口,世界第一大潮汐电站就建在这里。

海流

多佛尔海峡地处西风带,又是大西洋北海进行水交换的主要通道。主要的海流为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该支流使大西洋海水自西南通过海峡区流入渤海;而东北风引起西南向流,使部分北海海水流入海峡内。

温度和盐度

多佛尔海峡水温、盐特性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冬季表层盐度最高而水温低,海峡西侧盐度为35.3‰,海温9~10℃;东侧盐度为35‰,海温6~6.5℃。夏季表层盐度约降低0.1~0.3‰,而水温却升至15~17℃。强潮混合作用,温、盐垂直分布终年均匀;在一些年份的夏季,大风作用导致跃层消失。

潮差

多佛尔海峡潮差较大,潮汐以半日潮为主,但浅水分潮较显著。潮波呈现前进波特性;以开尔文波开尔文 Wave)的形式从大西洋向海峡推进。海峡南侧的法国西北岸,潮差大于北侧的英国南岸,圣马洛湾(Bay of Saint Malo)潮差在8.5米以上,朗斯河(Rance River)口潮差达11.3米。大潮时潮差约9~12米,最大潮差可达13.5米。在奥尔德尼(Alderney)水道,大潮时的涨潮流速达9.7千牛。

生物多样性

多佛尔海峡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常见的植物有接骨木(Sambucus)、欧草(Achillea millefolium)、荨麻荨麻属 fissa)等。大型藻类近10种,环节动物门40余种,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40余种,其中环节动物有西利斯植物病原线虫(Syllis hyalina)、丙三醇蠕虫(Glycera lapidum)等,甲壳类动物有白骨壤(Echinocyamus pusillus)、白海蛇尾(Ophuria albida)等。代表性鱼类有鳎鱼(Tonguefishes)、鲱鱼(Clupea pallasi)、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鲭鱼(Atlantic mackerel)、舌齿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等。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早期文明

多佛尔海峡地区的人类文明可追溯到青铜时代,即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700年左右。自古以来,多佛尔海峡是从欧洲大陆进入英伦三岛的便捷海路,发生过多次战争。公元前55年,古罗马凯撒大军曾渡过海峡占多佛尔为据点,进攻英国

公元43年夏天,克劳狄斯·凯撒(Claudius Caesar)下令为罗马帝国入侵不列颠。他们的入侵部队约有40000名士兵,由奥鲁斯·普劳提乌斯(Aulus Plautius)率领,成功占领多佛尔后,修建了一座凯旋门来纪念成功,凯旋门的十字形地基至今尚存。在这次入侵之后,罗马人在宽阔的杜尔河口修建了一个港口。

中世纪

公元596年,该地区的统治者是撒克逊人(Saxons),传教士奥古斯丁(Augustine)将基督教引入多佛尔地区。一年后,他成为该地区的第一任大主教,并皈依了肯特(Kent)国王埃塞尔伯特(Æthelberht)。不久之后,国王的儿子埃巴尔德(Eabald)在多佛尔城堡建立了一所基督教学院。当时多佛尔城堡被认为是古罗马海岸堡垒。公元691年,肯特国王维特雷德(Wihtred)在圣马丁(St Martin)的带领下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下令在多佛尔为教士建造一座新修道院以纪念圣马丁。

1189年,理查一世(Richard l)登基,次年经多佛尔出发,参加第三次十字军国家。后来,多佛尔还被爱德华三世(Edward lll)指定为朝圣者进入该国的唯一允许入境口岸。在中世纪晚期,英国五港舰队(Cinque Ports fleet)经常卷入与法国人的战斗,法国人于1216年登陆并烧毁了多佛尔的大部分地区,并围攻了多佛尔城堡。1217年,法国尤斯塔彻(Eustacher)率领80艘战船组成的舰队,经过多佛尔,英国休·伯格(Hugh Berg)指挥包括40艘战船的舰队进行袭击,法国损失60余艘战船后退走。

百年战争期间英国军队进行的一次长期围攻战——加来围城战。1346年8月,英国军队在克雷西会战(Battle of Crécy)中取得辉煌胜利后,向法国加来进军。1346年9月4日,英王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率英军包围了法军驻守的加来要塞。该要塞守军和居民坚持抵抗达1年之久,后因断粮而被迫于1347年8月4日投降。

近现代

1588年,英国舰队在多佛尔海峡击败西班牙西班牙无敌舰队”,获得了海上控制权。当时西班牙共有舰船134艘、兵力3万人、火炮2430门,经过与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番苦战,大败而归,舰队只剩下63艘和1万人。此次海战使西班牙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随后,英国海军不断袭击西班牙沿岸,同时争夺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之后,西班牙被迫与英国签订和约,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地位的衰落和英国海上强国的兴起。

1602年,荷兰舰队与英国分舰队在此激战多次,荷军败退,在2个月之后,荷兰和英国正式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多佛尔海峡设置了水雷和防潜网,封锁德国海军舰队从北海通往大西洋,为保障英、法之间航运的畅通提供了条件。二战时期,英国在海峡深处再次布设坚固的防潜障碍和水雷配系,除此之外,还设有舰艇和飞机监视。虽然设置了重重包围,但是希特勒海军舰艇仍时有闯过海峡。1940年,英法联军33万余人借助海峡天险摆脱了德军的追击,从敦刻尔克撤至英国,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多佛尔海峡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重要战略控制地。

城市和人口

多佛尔海峡沿岸有很多港口城市,如英国的多佛尔等,法国敦刻尔克加来等。

经济活动

多佛尔海峡是欧洲到美洲、非洲航线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俗有“银色航道之称”。它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水道,每年船只的通过量居世界第一位。各种船舶通过量的总数每年约有20万艘(次),最高年份达到了30万艘(次),货运量近10亿吨。海峡还是美国通向欧洲的重要通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进口的20%和出口的27%要借道于此。海峡底部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的储量也相当充裕,促进了海峡地区的经济发展。海峡两岸遍布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如英国的、南安普敦市(Southampton)、多佛尔(Dover)等,法国的瑟堡(Cherbourg)、勒阿佛尔(Le Havre)、加来(Calais)、敦刻尔克(Dunkerque)等。

工程建设

英吉利海峡隧道(Channel Tunnel)位于多佛尔海峡下方,隧道西起英国的福克斯通,东到法国的加来,由一条中央服务隧道(直径为4.8米)和南北两条铁路隧道(直径为7.6米)组成,全长50.5千米,海底长度37.9千米,单程需35分钟,使由欧洲往返英国的时间大大缩短。一百多年来,英、法两国一直在筹划开凿海底隧道,以改善多佛尔海峡交通拥挤的状况。1987年12月1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多佛尔海峡海底隧道动工,1994年5月6日开通。这条隧道在客运和货运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隧道的建成不仅大大缩短了列车在两国间行驶的时间,而且还把英国和欧洲大陆连接起来。无论是在欧洲的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上,这条海底隧道都有着重要意义,被称为“欧洲隧道”。

朗斯潮汐电站(Longs tidal power station)位于多佛尔海峡南部的朗斯河口,是世界第一大潮汐电站。电站于1959年开工建设,装机240兆瓦,单机功率10兆瓦,共有24台水轮机。扣除厂抽水所用的电量后,年净发电量5.44亿千瓦时。它的水轮机直径5.34米,额定水头5.6米。其平均大汛潮差10.85米,最大潮差13.5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大潮差优质资源的潮汐电站之一。站址处河面宽700米,其开发方式为单库双向型,选用了能在涨、落潮时双向发电、双向抽水双向泄水,有6种运行方式的灯泡式(贾流式)轮发电机组。

交通运输

多佛尔海峡是大西洋区域重要国际通道,主要的航线有“直布罗陀海峡(Strait of Gibraltar)——多佛尔海峡”“多佛尔海峡——北海南部各港”“多佛尔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等。

“直布罗陀海峡——多佛尔海峡”航线全程约2279千米,路线为直布罗陀海峡西口特腊法尔加尔(Traflagar)角——圣维森提角(Cabo de Sao Vincente)——大贝伦加岛(Berlenga)——维拉诺角(Villano)——韦桑岛(Ouessant)——卡斯奇兹群岛(Casquets)——格林威治(Greenwich)——巴叙雷尔(Bassurelle)——多佛尔海峡。

“多佛尔海峡——北海南部各港”中的北海南部各港指安特卫普港(Antwerp)、鹿特丹(Rotterdam)、易北河口(Eebe River)、伦敦港(London)、赫尔港(Hall)等,航线都自多佛尔海峡为起点,其中“多佛尔海峡——安特卫普港”航线全长109千米,“多佛尔海峡——鹿特丹港”航线全长209千米。

风景名胜

多佛尔海峡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代表性景点有多佛尔白崖、多佛尔城堡、加来市政厅、加来圣母教堂等。

多佛尔白崖

多佛尔白崖(White Cliffs of Dover)位于英国肯特郡多佛尔镇附近的多佛尔海峡,最高处约110米,沿英国海岸线绵延约13千米,悬崖沉积的白垩最厚可达约500米。这里是英格兰的“南大门”,也是英国东南边的尽头。作为英国本土距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地方,它面朝法国加来,距离仅约32千米。天气晴朗时,站在加来岸边远眺,可望到对岸的多佛尔白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佛尔白崖因在英吉利海峡最狭窄处,成为英国抵御敌人入侵的前线,承受了众多来自欧洲大陆的炮弹袭击,也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战役等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多佛尔城堡

多佛尔城堡(Dover Castle)位于多佛尔海峡北部的英国多佛尔,建于1160年,海拔114米,自公元初以来,它一直保卫着英国,是英国最大的城堡之一。站在古堡制高点向东看,地势十分险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罗马时代开始,就成了战略要地。多佛尔古堡的军事效能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0年5月,英国皇家海军利用多佛尔古堡的地道成功地监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代号为“发电机行动”的战略撤退,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加来市政厅

加来市政厅(加来 Town Hall)位于多佛尔海峡南部的法国加来,由建筑师路易斯·德布鲁威尔(Louis Debrouwer)设计,是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之一。它的建造象征着两座城市圣皮埃尔(Saint-Pierre)和加来的联合,始建于1885年。该建筑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为主体大楼、钟楼和塔楼,其中钟楼高达75米,内有四个表盘的时钟和一个钟琴。主体大楼梯通向二楼,二楼设有婚礼大厅和大休息室,楼梯上装饰着华丽的彩色玻璃窗。该市政厅因1921年举办夏尔·戴高乐(De Gaulle)将军的婚礼而闻名。

加来圣母教堂

加来圣母教堂(Église Notre-Dame de Calais)位于多佛尔海峡南部的法国加来,是欧洲大陆唯一的英国都铎(Tudor)风格教堂,自1913年起就被列为历史古迹,是中世纪英国在加来的象征性建筑。它也是该市最古老的宗教建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在此期间加来成为了一个据点。从1347年到1558年,英国人对这座教堂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和扩建。这座教堂在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经过翻修工程已经恢复,使其成为一个必去的旅游景点。

相关文化

文学

影视

节日

法国贝尔克位于多佛尔海峡南部,贝尔克国际风筝节(Rencontres Internationales de cerfs-volants de Berck-sur-Mer)始办于1987年,是法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风筝主题盛事之一。2024年4月举办的贝尔克国际风筝节是第37届。在这里可以看到从传统到现代、从小型到巨型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蓝天中飞翔,还可以参加风筝制作工作坊、艺术表演和儿童体验活动。全球各地的参与者们通过各种创新的风筝设计和技艺表演,将其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让贝尔克这座小镇成为风筝设计、制作展示与合作的国际平台。

敦刻尔克位于多佛尔海峡南部,每年会举行一次全法国最热闹、最传统的狂欢节——敦刻尔克狂欢节。敦刻尔克狂欢节的由来已无据可考,相传是为了给将去冰岛打鱼的渔民送行,在临行前跳舞唱歌,喝酒庆祝。如今的敦刻尔克狂欢节更加多样,早上,无论男女均身着奇装异服,脸上化看夸张怪诞的妆,男性要打扮成女性,女性打扮成男性。游行从市政厅开始到让·巴特(Jean Bart)广场结束,人们手里可以拿着千奇百怪的东西,但最经典的当属五颜六色的雨伞。游行过后接近正午,大家在街边的酒馆或餐厅聊天、吃饭、结交朋友。

相关事件

1987年3月6日,英国的自由企业先驱号渡轮在多佛尔海峡翻船沉没,船上655人中有188人难,近百人受伤,这次事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造成翻船事故的直接原因很简单,是渡轮工作人员没有关上渡轮舱门,以致在渡轮底部撞到港口凸形防护堤的水下基石时随着船身倾斜,海水从舱门顺势内灌,引起翻船。经过多方日夜抢救,一天之后已有400多人脱险。

2001年1月1日,一艘载有7万吨柴油的货轮在多佛尔海峡撞上了上月在此地沉没的挪威“三色”号货轮,这是第二艘与“三色”号沉船相撞的船只。这艘名叫“维基”号的油轮长243米,是从纽约出发的土耳其船只,事故发生后该船漏油情况比较严重。

参考资料

Strait of Dover.britannica.2024-05-16

「边界观察」桥梁或边界:英法海底隧道见证着欧洲一体化和英国脱欧的反复历程.界面新闻.2024-05-21

多佛尔海峡.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17

公海和海峡的划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24-05-31

The Strait Of Dover – The Busiest Shipping Route In The World.marineinsight.2024-05-16

Two-stage opening of the Dover Strait and the origin of island Britain.nature.2024-05-16

River Dour.southeastriverstrust.2024-05-28

Rance River.britannica.2024-05-28

Discover the Dour.discoverthedour.2024-05-28

Top 20 Most Common Plants in Dover.picturethisai.2024-05-20

FR3102004 - RIDENS ET DUNES HYDRAULIQUES DU DÉTROIT DU PAS-DE-CALAIS.mnhn.2024-05-21

Does Dover Sole Come from Dover, England… and Other Seafood Myths.serggroup.2024-05-21

Strait of Dover.fishbrain.2024-05-21

The Dover Historian.doverhistorian.2024-05-28

Siege of Calais.britannica.2024-05-31

多佛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17

战争名城敦刻尔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20

CALAIS.citypopulation.2024-05-28

Populations légales 2021 Commune de Calais (62193).insee.2024-05-28

Calais.britannica.2024-05-28

朗斯潮汐电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17

白崖∶海的那边,洁净如雪. 世界知识画报.2024-05-28

calais-cotedopale.l'Hôtel de Ville de Calais - Calais.2024-05-28

ÉGLISE NOTRE DAME DE CALAIS.compagniedudragon.2024-05-28

Dover Castle.britannica.2024-05-28

The Strait of Dover.googlebook.2024-05-23

Dover Strait.googlebook.2024-05-23

Dover Strait North Foreland to Beachy Head and Boulogne.googlebook.2024-05-23

British Coastal Weapons Vs German Coastal Weapons.googlebook.2024-05-23

敦刻尔克.豆瓣.2024-05-28

白云与风筝的绘画 第25届法国海滨贝尔克国际风筝节.凤凰网.2024-05-21

第37届法国贝尔克国际风筝节揭幕 中国担任主宾国.中新社.2024-05-21

【活动预告】| “滨海东风,长龙飞天”—— 中国成贝尔克国际风筝节首个主宾国,携三大亮点邀您共赏华夏飞龙风采.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24-05-21

在多佛尔海峡与沉船相撞的油轮开始漏油.新华网.2024-05-21

一艘载有7万吨柴油的货轮在多佛尔海峡撞上沉船.新华网.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