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林八哥

林八哥

林八哥(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cridotheres grandis)又名大八哥或白腹八哥,是椋鸟科八哥属的一种鸟类。是一种外形、大小与八哥相似的鸟类。

体长约24-27厘米。它全身黑色,额部有长而竖直的羽簇,翅膀上有明显的白色斑块,在飞翔时尤为显眼。尾部也有明显的白色斑块,尾下覆羽为白色。嘴和脚呈橙黄色。它的形态类似于爪哇八哥。林八哥常与白领八哥和其他椋鸟科鸟类结小群活动,跟随耕牛啄食耕牛翻出的蚯蚓、蝼蛄和地蜱虫,或啄食寄生虫和虮子

林八哥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它主要栖息于林缘和有零星树木的农田、牧场、草地和旷野等开阔地带,也会栖息于村寨、城镇等人类居住环境附近的高大乔木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曼谷。该物种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无危物种。

形态特征

成鸟头黑色,具辉亮光泽,上体余部黑褐沾灰,翅黑色,初级飞羽基部和大覆羽白色,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最外侧者宽阔,下体较为灰黑,腹部羽端为白色,尾下覆羽白色,羽基黑色。

物种对比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林缘和有零星树木的农田、牧场、草地、旷野等开阔地带,也栖息于村寨、城镇等人类居住环境附近高大的乔木上。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伴随家畜活动和觅食。夜栖地点较为固定,常在附近地上活动和觅食,待至黄昏才陆续飞至夜栖地。善鸣叫,尤其在傍晚时甚为喧闹。

八哥同八哥一样,往往追随农民和耕牛后边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蝇和壁虱,也捕食像蝗虫、金龟、蝼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数是各种植物及杂草种子,以及榕果、蔬菜茎叶。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和越南。

引进:马来西亚。

中国分布于云南省东南部、西部腾冲市盈江县芒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百色市等地。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洞中,内垫有草茎、草叶和羽毛等材料。每窝产卵4-6枚。卵蓝色,大小为26.8-31.0mm×19.8-21.9mm。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主要品种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资料

物种2000中国节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0-23

林八哥.iucnredlist.2024-07-31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08-27

林八哥.birdsoftheworld.2024-10-23

林八哥.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7-31

林八哥.animalia.2024-10-23

怀念八哥.芜湖新闻网 数字报.2024-07-31

(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宁乡市人民政府.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