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林孝恂

林孝恂

林孝恂[xún](?-1914年),字伯颖,前清翰林,福建闽县人。

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历任海宁市、石门、仁和各州县地方官。

民国初年1914年移居北京,病卒。

人物生平

生平经历

林孝恂根系闽侯县林氏,旧年林氏是望族。林氏至林孝恂这一支已式微,沦为布衣,但林孝恂勤奋,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历任浙江海宁、石门(民国时改称崇德县,今并入桐乡县)、仁和各州县地方官,却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这已超越了同辈仕宦“中体西用”的心路历程。不仅如此,他还注意让后代接受新式教育,不分男女,送子侄多人赴日留学。

光绪年间,林孝恂的家境逐渐式微。年轻的林孝恂以西席谋生。但林孝恂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光绪十五年(1889年),林孝恂中己丑科考取二甲111名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三十一年(1905年)间,林孝恂三任石门知县。林孝恂在石门县任期内,鼓励农桑,兴办教育,奖拔寒门学子,士林德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林孝恂改传贻书院为石门县学堂,实开创新学之始。

清亡后,林孝恂客居沪上,投股商务印书馆以助力现代出版事业。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民国三年(1914年),林孝恂携孙女林徽因移居北京前王公厂,与长子林长民同住,仅三月,即因病去世。

家族成员

主要成就

鼓励新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林孝恂开设石门县学堂。林孝恂十分开明,能接受西方思想。他为学具有务实倾向,谙熟医籍,即其例也。对后代教育亦具新观念,不分男女,一视同仁,私塾设置课程,国学四书五经,新学天文地理,皆延聘名流启蒙,甚至聘请外籍师资教学英、日语,兼收并蓄,理念先进。

秋瑾风波

在“秋瑾墓地风波”中,浙江巡抚增韫[zēng yùn]向时任杭州仁和县令林孝恂打听徐自华的事。林孝恂在石门做了6年知县,对徐家颇有好感,他的答复是:徐自华妇人之仁,物伤其类,徐蕴华是女孩子,少不懂事,盲目附从。林孝恂轻轻地把事揭过了。 

孙女取名

林孝恂为孙女林徽因取名“林徽音”,是根据一种“ 男楚辞,女诗经 ”说法。林孝恂从《诗经·大雅》“太姒[dà sì]嗣徽音,则百斯男”之句,给孙女取名“徽音”。“大姒”即太姒,传说她品德贤淑。林孝恂希望孙女像大姒那样拥有美好的品德。但这仅仅是寄托了林孝恂的一重期望,林孝恂还有一重期望——他希望接下来添几个孙子 。虽然林孝恂思想开明,但骨子深处还是传统的认为多子多孙,才是家族兴旺的表现。“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前一句赞美大姒的美好品行,后一句赞美文王子嗣众多。林孝恂给孙女取名“林徽音”,包含着他的两重期望: 既期望孙女拥有美好品德,又希望林家多子多孙。 

参考资料

林徽因祖父林孝恂曾任金华知县.金华党史网.2024-10-18

闽都名媛:她们优雅着,她们挣扎着,她们觉醒着…….今日头条.2023-11-16

闽人智慧之向学篇丨从古至今,福州人为什么这么会办教育?真相是…….今日头条.2023-11-16

穿越百年,再遇“福州最美的女儿”.今日头条.2023-11-16

有关“福州女儿”林徽因!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一个决定!.今日头条.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