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
通榆县,隶属于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白城市南部,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2′—123°30′和北纬44°12′—45°16′之间,面积为8476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10月,通榆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镇,8个乡,6个国营畜牧(林)场,172个行政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通榆县常住人口为281589人,其中有苗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
通榆县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初称开通县。1958年11月,与原瞻榆县合并,取两县尾字称“通榆县”。通榆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开阔,西北略高,东南稍低,京齐铁路纵贯南北,长白、科铁两条高等级公路在县城交汇通过。
2018年,通榆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同比增长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721元和9837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10%。2020年4月11日,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9.1亿元。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年,设立开通县,隶属盛京将军洮南府。
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隶属奉天省洮南府。
清宣统元年五月,隶属奉天省洮昌道洮南府。
民国二年(1913年),隶属奉天省北路观察使。
民国三年(1914年),隶属奉天省洮昌道。
民国四年(1915年),设立瞻榆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通、瞻榆县隶属辽宁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隶属奉天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隶属黑龙江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隶属嫩江省白城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隶属吉江行政主任公署;隶属吉江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隶属嫩江省嫩南行政主任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隶属辽吉区行政公署四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隶属辽北省省四专署。
1949年,先后隶属辽北、嫩江、黑龙江省。
1958年,撤消开通、瞻榆两县,合并成通榆县。隶属吉林省白城专区。
1973年,白城专区改称白城地区,通榆县为白城地区辖县。
1993年,白城地区撤销,设立地级白城市,通榆县为白城市辖县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通榆县位于白城市南部,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隶属吉林省白城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2′—123°30′,北纬44°13′—45°16′。通榆县境东与乾安县相接,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为界,南与长岭县相连,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相交,北与洮南市为邻,东北与大安市接壤。面积为847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通榆县地势平坦开阔,西北略高,东南稍低,一般海拔在140米至180米之间,西部多沙丘,东部多平原,土壤以淡黑钙土、风沙土等为主。
气候特征
通榆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900小时,年平均气温5.5℃,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无霜期约164天。
水文
通榆县境内有霍林河、额木太河(支流)、文牛格尺河3条季节河流过。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通榆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
(一)耕地440829.78公顷(661.25万亩)。其中,水田1855.33公顷(2.78万亩),占0.42%;水浇地140.05 公顷(0.21万亩),占0.03%;旱地438834.40公顷(658.26万亩),占99.55%。兴隆山镇、瞻榆镇、新华镇、向海乡等4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40.97%。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416604.54公顷(624.91万亩),占全县耕地的94.50%;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3911.56公顷(35.87万亩),占5.42%;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312.08公顷(0.47万亩),占0.07%;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60公顷(24.00亩),占0.00%;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0公顷(0万亩)。
(二)园地350.42公顷(0.53万亩)。其中,果园306.95公顷(0.46万亩),占87.59%;其他园地43.47公顷(0.07亩),占12.41%。园地主要分布在开通镇、鸿兴镇、新华镇,占全县园地的59.81%。
(三)林地144248.05公顷(216.38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10322.59公顷(165.49万亩),占76.48%;灌木林地316.40公顷(0.47万亩),占0.22%;其他林地33609.06公顷(50.42万亩),占23.30%。兴隆山镇、向海乡、新华镇、瞻榆镇等4个乡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的52.42%。
(四)草地152349.09公顷(228.53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22331.24公顷(33.50万亩),占14.66%;人工牧草地117.25公顷(0.18万亩),占0.08%;其他草地129900.60公顷(194.85万亩),占85.27%。向海乡、十花道乡、八面乡、开通镇等4个乡镇(场)草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草地的48.57%。
(五)湿地32376.95公顷(48.56万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其中,沼泽草地29983.44公顷(44.97万亩),占92.61%;内陆滩涂201.44公顷(0.30万亩),占0.62%;沼泽地2192.07公顷(3.29万亩),占6.77%。湿地主要分布在瞻榆镇、兴隆山镇、向海乡,占全县湿地的58.96%。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086.25公顷(34.61万亩)。其中,建制镇用地2897.35公顷(4.34万亩),占12.55%;村庄用地19912.28公顷(29.86万亩),占86.25%;采矿用地169.51公顷(0.25万亩),占0.7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07.11公顷(0.16万亩),占0.46%。
(七)交通运输用地13405.18公顷(20.11万亩)。其中,铁路用地556.27公顷(0.83万亩),占4.15%;公路用地3988.16公顷(5.98万亩),占29.75%;农村道路8860.75公顷(13.30万亩),占66.10%。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973.98公顷(29.96万亩)。其中,河流水面746.23公顷(1.12万亩),占3.74%;湖泊水面448.82公顷(0.67万亩),占2.25%;水库水面10390.75公顷(15.59万亩),占52.02%;坑塘水面7300.39公顷(10.95万亩),占36.55%;沟渠998.97公顷(1.50万亩),占5.00%;水工建筑用地88.82公顷(0.13万亩),占0.4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向海乡,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54.34%。
森林资源
2018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5万亩,有林地面积209万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10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6.9%。人工林主要树种为杨、柳及樟子松,天然林主要树种为榆树。全县每年新增活立木蓄积量12.1万立方米。
水资源
通榆县建有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隆、胜利3座大中型水库。通榆县通过全力实施“七大治水方略”,使县全县地表水充盈丰富,总蓄水量达到4.45亿立方米。
2018年,通榆县水的PH值为7.20—7.80,是最佳弱碱水质,是最适合人类饮用的上好水源。霍林河、额木太河(支流)、文牛格尺河3条季节河从境内流过,建有向海、兴隆、胜利3座大中型水库,还有百余个自然泡泽星罗棋布。近年来,通过全力实施“七大治水方略”,使全县地表水充盈丰富,总蓄水量达到4.45亿立方米。
绿色资源
截至2018年,通榆县境内可开发风场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可开发容量达1600万千瓦以上。2018年,通榆全县已并网发电49.5万千瓦,发电企业3户,在建风电场230万千瓦,风电开发企业9家。
通榆县全县年平均日照时长超过29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5%以上,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先后落户通榆县,三家光伏企业的项目纳入吉林省2015年度光伏开发指标。
通榆县全县农作物秸秆年产量150万吨左右,畜禽粪便年排放30余万吨,开发生物质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政区划
2013年,通榆县辖8个镇、6个乡。
截至2018年10月,通榆全县辖8个镇,8个乡,另辖7个乡级单位,17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开通镇。
人口民族
2018年,通榆县总人口为36.7万人。其中,有苗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通榆县常住人口为281589人。
经济
综述
预计2020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9.1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3亿元,同比增长3.0%;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7亿元,同比增长3.0%;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0亿元,同比增长39.1%;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95.0%;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280万元,同比增长100.0%。
第一产业
2017年,通榆县播种总面积451万亩,启用抗旱水源井15000多眼,投入抗旱资金1.05亿元,农作物总产量达到98.31万吨,畜禽养殖总量达到1400万头(只),渔业产量达到3500万吨,农牧业总产值突破45亿元。县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51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新注册家庭农场、合作社740个。启动建设农机园区24个、牧业小区3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至4个。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第二产业
2017年,通榆县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1亿元,增长10%。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开发区广场、道路、绿化、亮化工程稳步实施,累计入区企业61户,投产企业47户。全年续建新建工业项目15个,洽谈引进项目12个,正式落地项目4个。征收土地35.4公顷,完成平整27公顷,为新项目落地提供了基本保障。能源产业整体突破。全县风电场并网装机总量100万千瓦,总产值迈过10亿元大关。天宏、云慧、协鑫、29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并网,全县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5万千瓦,实现产值9000万元。善能、润雨各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纳入省能源“十三五”规划。全县电采暖总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易地扶贫搬迁村彻底消灭炊烟。创业创新深入开展。推动全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规划建设,新增民营企业450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54.8亿元,增长6%。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实施亨通集团屠宰扩产改造、徽商高压电缆等技改项目28个,完成技改投资20亿元。
第三产业
2017年,通榆县组织参加企业参加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西安国际食品博览会,积极开辟新市场。新增徽商电缆、金冠鹤2家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全县外贸进出口额完成4674万美元,增长3%。旅游市场逐步向外拓展。以参加中国北方十省旅游交易会、中国首届少数民族旅游交易会为契机,宣传通榆、推介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AAAA级景区通过复核验收,向海成功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了边昭佳佳香牧业庄园、团结牧马人部落、天意生态采摘园、二龙庙嘉禧游乐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电子商务通榆模式加速升级。云飞鹤舞电商大厦建成竣工。140个村级服务站全部投入运营使用。开展各类电商人才培训11期4082人次。边昭镇获评吉林省电商镇,乌兰花镇陆家村、兴隆山镇交尔格庙村、向海乡龙井村获评吉林省电商村,金融服务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
文化
特产美食
交通
2018年,通榆县全县100%的乡镇场已通达等级公路,行政村之间全部实现“村村通”。通榆县城距省会长春242公里,距大安港码头120公里,距建设中的白城长安机场仅70公里。通榆县的京齐铁路(北京—齐齐哈尔)纵贯南北,长白(长春—白城)、科铁(内蒙古科右中旗—黑龙江铁力市)两条高等级公路在县城交汇通过,从县城出发,可直达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齐齐哈尔、长春、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双嫩高速公路(吉林省双辽市—黑龙江省嫩江县)、五右高速公路(黑龙江五常市—内蒙古科右中旗)两条高速公路及长西(长春—西巴彦花)铁路(在建)穿过和途经通榆县。
社会
基础设施
2017年,通榆县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规划延长至2040年。实施繁荣南街和人民路道路标准化改造工程,硬化面积1.5万平方米,改造排水管线4公里;完成北水厂改造工程;改扩建污水处理厂;改造站前广场1.5万平方米;实施城区出口综合改造工程;启动铁东棚户区棚改地块10个,建设回迁楼30万平方米;高质量建设铁西棚户区改造回迁楼8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集中监管、审批等职能作用,实现新违建零增量。开展拆违打非行动,拆除违建36处,停建22处。实施地下清掏行动,疏通排水管线2900延长米,清除淤泥200立方米。加强早市、夜市、周日狗市、露天烧烤集中管理。强力清除城市“野广告”6万多平方米、3万余张。劝阻告诫不按标志停放车辆2000余台次,城市主要街路停车更加规范有序。全面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启动双嫩、铁科两条高速通榆段及环城绕越线工程征拆工作,完成长西铁路占地征拆,通让、平齐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大部分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建设241公里,所有贫困村全部通达硬化路。全面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完成重点村屯建设铁艺围栏1万多延长米、水泥板围墙3000多延长米、路肩硬化8000多平方米、栽植花卉2万多株。
文化事业
2017年,通榆县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系列群众文体活动,投入各类文化惠民资金500余万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体育场全部对社会免费开放。新建的32个农村文化小广场全部配置健身器材。“六馆一中心”装修装饰加快推进,艺术中心、文化馆正式投入使用。广播电视“户户通”直播卫星升级改造全面完成。
医疗卫生
2017年,通榆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改扩建、1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扩建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教育
截至2016年末,通榆县有小学53所,全年招生2528人,在校生16403人。初中21所,招生2528人,在校生16403人。普通高中学校3所,招生2057人,在校生530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招生211人,在校生1729人,毕业生1764人。幼儿园46所,入园(班)幼儿2614人,在园(班)幼儿728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9人。
2017年,通榆县科学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所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再次提高。以全省第一名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3.7%。维修、改造薄弱校25所54948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7年,通榆县筹集各类保障救助资金1.25亿元,惠及10.9万人(次)。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0元,共为19765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418万元。维修改造农村福利服务中心7所。发放城区内老年人免费乘车补贴19.6万元。新增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老年协会40个,白城市全市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通榆县召开。推动积极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53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4654人,实现劳务创收6.5亿元,帮助102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农合常住农业人口参合率99.95%,贫困人口参合率100%。
旅游
代表人物
朱竞 (1961~)原名朱晶。女。吉林通榆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通榆师范美术系,在白城第十二中学任教。199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77年赴通榆县什花道公社插队。1986年调入文艺-社,编审。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世纪印象——一位与百名学者的对话》、《拒绝北大——一位与中学生的对话》、《阳光和玫瑰花的敌人——文学评论集》、《汉语的危机》、《鲁迅活着》。主编《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杂书过眼录》等,共出版编著书籍14部,发表小说、散文、理论评论文章百余篇。
获得荣誉
2015年,通榆县被县关工委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2020年7月,荣登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
2020年8月2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2月,被授予“吉林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1年4月29日,被教育部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2021年11月,拟将其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1年12月22日,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参考资料
通榆概况.通榆县委县政府.2024-09-30
通榆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通榆县委县政府.2024-09-30
地理概况..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通榆概况.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气候特点.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通榆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通榆县人民政府.2022-10-27
自然资源.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白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白城市统计局.2021-06-10
通榆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通榆县人民政府.2022-02-16
通榆县情简介.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通榆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通榆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走进包拉温都杏树林.新华网.2020-01-10
风车观光区.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朱竞.作家在线.2020-01-10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通榆县人民政府.2020-01-10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2020-07-1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农业农村部.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