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鳞头树莺

鳞头树莺

鳞头树莺(黑枕黄鹂普通亚种:Urosphena squameiceps):体重5.5-8.6克,体长8-10厘米,小型鸟类。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棕褐色;头顶深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缀以暗褐色狭窄的鳞状斑纹;眉纹较明显,呈淡皮黄色;自鼻孔向后延伸至枕部的贯眼纹,呈黑褐色;飞羽黑褐色,外棕黄色,与背同色;颊和颈侧污白和暗褐相混杂;尾羽与背同色。下体污白,两胁和胸缀以褐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皮黄色。虹膜黑褐色;上嘴褐色,下嘴肉色;脚淡粉红白色。

栖息于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混交林及其林地带,尤以林中河谷溪流沿岸的僻静的密林深处较常见。常单个或成对地活动于林下灌丛、草丛、地面和倒木下,也见于在腐木堆。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鳞翅目双翅目、蚂蚁、小蜂和叩头虫等。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俄罗斯泰国越南

形态特征

鳞头树莺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额和头顶羽毛圆短,深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缀以暗褐色狭窄的鳞状斑纹;眉纹细长较明显,呈白色或淡皮黄色,从额基延眼上向后一直到颈侧;自鼻孔、眼先向后延伸至枕部的贯眼纹,呈黑褐色;飞羽黑褐色,外翈棕黄色,与背同色;颊和颈侧污白和暗褐相混杂;尾短,中央一对尾羽与背同呈棕褐色,外侧尾羽暗褐色,但羽缘仍为棕褐色,使尾外表仍保持同一色彩。两支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外缘棕褐色。颊和颈侧白色沾棕,耳羽棕褐色具纤细的黄褐色羽干纹。颏、喉和腹等下体污白色,胸缀皮黄色或棕色,两胁棕色或棕褐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皮黄色或黄褐色。

虹膜黑褐色,上嘴褐色,下嘴肉色或黄褐色,脚粉红白色或黄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6-10g,♀8.5-11g;体长♂81-99mm,♀87-102mm;嘴峰♂9-12mm,♀10-12mm;翅♂46-54mm,♀49-53mm;尾♂25-38mm,♀27-34mm;跗♂17-20mm,♀18-20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混交林及其林地带,尤以林中河谷溪流沿岸的僻静的密林深处较常见。偶尔出现于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在长白山主要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混交林;在中国北京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的山谷混交林;在云南省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森林中。

越冬于中国广西、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台湾等地,迁徙经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繁殖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朝鲜北部、库页岛南部、国后岛北海道和九州等地。越冬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生活习性

常单个或成对地活动于林下灌丛、草丛、地面和倒木下,也见于在腐木堆、树根和堆集在地面的枯枝间活动,亦见于溪岸岩石间跳来跳去,但很少见其到高大的树冠层活动。繁殖期间几乎整天鸣唱不停,声音尖细清脆。觅食时,多出入于倒木、树枝、树根和溪岸岩石中,不停地进进出出、跳来跳去,行动极为轻快灵活。

叫声:高音似虫鸣声"see-see-see-see…”收尾声更响亮,也有"chip-chip-chip”的低叫声。

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鳞翅目双翅目、蚂蚁、小蜂和叩头虫等。整个繁殖季节全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缅甸、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泰国越南

游荡:尼泊尔菲律宾

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绥化市伊春市镜泊湖松花江)、吉林省(长白山、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浑江区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辽宁省(本溪、抚顺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凤城市丹东市大连市、营口、辽阳、金山、鞍山、铁岭、锦州)、北京、云南(腊、新平、蒙自、绿春)(夏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营巢于山区森林的地面上,如原始混交林地面凹陷处,尤其喜欢在树根、倒木下地面凹陷处,以及倒木树洞中营巢。巢主要由青苔,也掺杂有少量的树叶构成,内垫以细草根、兽毛。巢呈碗状。巢的外径12-14厘米×12-12厘米,内径6.0-7.5厘米×6.0-6.5厘米,高6.0厘米,深2.5-3.0厘米。

巢筑过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5-6枚卵,卵呈椭圆形。卵为灰色,缀以赤褐色斑纹。卵重1.78 克;大小为16.9毫米×13.0毫米。早成雏晚成性,刚孵化出的雏鸟体重仅1克,体长平均为26.5毫米,翅长5毫米,跗蹠6毫米,全身除额、头顶、枕、肩和背中线各有一撮黑色绒羽外,其他均裸露无羽。颜色为肉红色,嘴角淡黄色,卵齿筋骨草明显。雌雄亲鸟轮流育雏。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Urosphena squameiceps.The IUCN Red List.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