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邮村

石邮村

石邮村位于南丰县中部,属三溪乡管辖,距县城12公里,距三溪乡乡政府7.5公里,毗邻河坡、饶舍、塘子等村,交通较为便捷。石邮村地势东西开阔、平坦,南北依山,山中溪涧汇成小河,自西向东流经村南,汇入抚河支流——盱江

简介

石邮村以吴姓为主,杂有叶、刘、罗、曾诸姓。村中保存有清光绪十八年修订的《吴氏重修族谱》,据其中《宣公行迹实录》记载,吴姓始祖宣公系西川阆州(今四川阆中县)人,父吴简官拜西川节度使。后蜀明德二

年(公元895年),吴宣携家眷徙居江南抚州,936年又徙居南丰嘉禾驿梓口庙李宣庄。南宋绍兴五年,即公元1135年,五始祖希颜公一支外迁至石邮,此后人丁兴旺、家族发达;自宋而清,痒生以上一百三十人,多名孝子、烈女传入省志。村中有东、西聂氏宗祠两座(现已废弃),分别祭祀十六世清臣、良臣二祖,两支亦有里围、外围之分,同宗一脉。

2004年1月全村人口1172人,共325户。粮食作物有双季水稻,经济作物有蜜桔、白莲、芋头,其中蜜桔最为主要。由于近些年蜜桔的销售越来越好,村中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减少,转而在家中经营桔树。2003年由于干旱,人均收入在2100元左右,略低于去年。

除了最重要的庙宇——神庙,村周边还有福主殿、水君宫、桐树殿等小庙,每年跳傩时要前去参拜。全村两户人家信仰基督教(原先三家,后一家改信佛),其他大都信仰佛教或傩神。正月初一清早,几乎每家都要去傩神庙上香、放鞭炮,给傩神拜年,祈保全家平安。除端午、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外,村人还有四月初八的牛节,这一天要吃糍粑,给耕牛放假,以及六月六的“尝新”,意为新谷子上市,吃鸡尝新,祈求丰收,旧时各家此日还要供奉五谷神。

跳傩的文化

傩是古人驱鬼逐疫的仪式,后演化为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在江西南丰几乎每个乡镇的每年春节,初一“起傩”,元宵节后“圆傩”,其间傩班走村串户,祝福纳吉。南丰跳傩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因其古朴质拙、颇具原生形态而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的活化石”。南丰傩班多以自然村组合,艺人主要是本地农民。清末以来,南丰县地区至少有182个村庄组建过傩班。

石邮村坐落在三溪乡间的传统村落,被誉为“中国傩文化第一村”。石邮傩班“大伯”罗会武,曾被授予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光绪十八年(1892年)《吴氏重修族谱·石油(邮)乡傩记》记载:明宣德年间,石邮吴氏第十七世祖“太尹公”吴潮宗曾在潮州市任县令,为驱邪避疫,他将傩从广东潮汕地区带入石邮,至今石邮傩神庙里仍供奉有“傩祖”吴潮宗的塑像。自此,石邮傩作为吴姓宗族的“家傩”延续发展。

傩舞

石邮傩仪式包括起傩、跳傩、搜傩、圆傩四个部分,从大年日持续到正月二十左右。其中起傩、搜傩、圆傩属于仪式部分,跳傩是接近舞蹈的七支傩舞表演,首尾有各种礼仪规矩,但嬉戏娱乐的成分较多。当地百姓也常常用“跳傩”统称整个仪式。傩班是仪式的主要参与和主持者,整个过程中,头人也在一边监督、指点。

起傩

大年日至正月初一早晨除夕早晨,傩班净手净身后,把封存在傩神庙内一年的十三个面具取出,依次挂在傩神太子的神台上。从此日起,神台前的蜡烛彻夜不熄,直到傩事结束。正月初一,从清晨五、六点开始,全村几乎每家都陆续来到傩神庙上香、点蜡烛、鸣放鞭炮,给傩神“拜年”,祈求一年里的平安和顺利。这天的早饭全村人必须吃素,只有傩班可以开荤。2004年初一早晨恰好轮到大伯罗会友家供饭,约八点,傩班八人到齐就座。从早饭开始,就逐渐进入仪式的严肃气氛。早饭中有许多规矩,如饭前要弹酒谢师,八人有固定座次,不得“心三口四”(乱说话)等。

饭毕,八人来到傩神庙,换上红色花布傩服,并从神幔后请出傩崽,给傩崽换上信士赠送的新衣。然后开始请神仪式(村人称起马或上马),八人排成三排叩拜傩神,二伯居前排正中,高声念诵《傩神太子鸣辞》(因大伯嗓子沙哑,二伯代为主持,内容见本章附录),大意是请各位傩神、城隍、土地、远近诸神一起前来,保佑家家清洁吉庆,一方风调雨顺。之后二伯轻念当天跳傩的地点,判筊卜问神灵是否允许,直至掷成一正一反的阴阳筊,才继续下面的跳傩仪式。

跳傩正月初一上午至正月十六下午起傩结束,傩班把面具装箱,先到本村附近的各处庙宇参神,一路击鼓敲锣,地点包括福主殿、师善堂、老庙(原傩神庙址)、桐树殿等。大伯说这也是给菩萨拜年的意思。参神完毕,开始跳傩。初一只在东、西花寝(村中吴姓去世老人公祭之处),东、西祠堂和太尹公家五处跳傩,作为一种对先祖和亡灵的祭祀。初二至初十在本村各家跳,十一至十六在附近村落的各家跳,称为家中跳傩,也叫演傩。

家中跳傩兼有拜年、吉庆、祓除不祥和清洁庭院的意味,首尾有傩班和家中成员共同参加的接傩崽、唱诗、添粮、送傩等简短仪式,中间部分是八支傩舞,包括开山、纸钱、雷公、傩公傩母、酒壶仔、跳凳子、双伯郎和关羽。其次序不可颠倒,家家相同。同时傩崽被村人迎至各家,跳傩时就供奉在厅堂正中的神下。在这十六天里,这个小小的劳作俑代替傩神太子享受人间的宴。

从初二开始,每天跳傩之前的起马(请神)仪式较简单,只由二伯念《傩神太子鸣辞》并判筊,即可出发。对应的每天结束后,八人回到傩神庙,也有下马仪式,程序与起马基本相同。不过将面具挂回神台后,就象征一天的傩仪式结束,众人可以轻松地休息、开开玩笑,平分这一天各家送的糕点、红包。跳傩非常辛苦,但多少也有些“收益”,四伯说,2003年除了留给庙里的钱,他们每人分到了360元左右。

搜傩正月十六日晚上至十七日凌晨搜傩由开山、钟馗、大神三面具主持。开山手持斧,青面獠牙,其原型可能是“方相氏”;钟馗有捉鬼的传说,民间挂其图像以避邪,它们都是捉鬼的正神,而大神角色其实就是鬼。“搜”有搜索、驱除的含义,搜傩实际上就是驱鬼的祓仪式。

由于搜傩在整个傩仪式中最为重要、特殊,因此正月十五晚上有“教傩”,由傩班长辈和头人指点,相当于排练。搜傩持续一整夜,体力消耗很大,一般由傩班中的年轻成员担任,这几年都是五伯、七伯、八伯三人。

正式的搜傩仪式于正月十六日晚上举行。从下午开始,即有远近村民络绎不绝地来到石邮村,整个村庄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傍晚时分,傩神庙早已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在神台前燃起十数支巨大的红烛,神幔掀起,露出里面的傩神小塑像。小男孩甚至可以爬上神台,坐到傩神太子身边。村人认为傩神太子是送子神,也是少年,喜欢亲近小孩子,因此只一笑了之,并不在意。但是女孩子就没有这种“特权”,1985年傩神庙失火前,女子甚至不允许观看当晚的仪式。

约七点半,搜傩正式开始。仍由二伯请神判筊,之后先在傩神庙搜傩。神数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八伯戴判官面具在傩神庙门口,原地跳三下,奔进庙内,转身站在神台西侧,双手做香火诀,全身不停抖动。又一阵鞭炮和神铳声,五伯戴开山面具,执铁链,也原地跳三下,奔进庙内站神台东侧,把铁链一端交给判官,亦做香火诀不停抖动。最后殿外帮手再放鞭炮、神铳,七伯戴大神面具奔进,跨过神链,翻三个跟头,做香火诀合掌站立。这时开山和判官拿起神链,转身绕过头顶。三人把面具推向头顶,众人齐唱《拜饭讼诗》:

一拜高堂文武进,吴安驱邪得安宁。二拜高堂通判官,吴安驱邪得安康。三拜堂前老夫人,斯男娇女也得安。家家得吉庆,户户得均安。田禾多大熟,五谷又丰登。人宁兼物阜,祝庆贺新春。盾戟而索室,士女之福星。琼林赐宴,世绍诗书。由廉访孝,捷兆秋魁。儿孙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此后傩班在火把指引下出殿,沿着特定路线在全村每家及聂氏宗祠等地搜傩,程序与傩神庙中相同。

搜傩里还有特殊的搜间仪式,仅在五户人家进行,气氛神秘诡异,让人联想到“索室驱疫”的上古傩制。搜间的人家各个房间必须有门相通,主人先将屋门关紧,不留任何人,仅点蜡烛和线香。开山和大神手执铁链在火把指引下进入房间,用铁链敲击桌椅、床柜、灶台,象征以其声音惊吓、赶出鬼怪。每过一个房间,主人立刻关上房门,以防疫鬼再次逃入。搜完所有房间,回到厅堂,众人喊《拜饭颂诗》,仪式结束。

圆傩正月十七日凌晨圆傩是整个傩仪式的最后一部分,包括报饭单、送神、判筊(占卜当年五谷、牲畜等)、回殿、祭师、傩神安座。除傩神安座由风水先生另择日举行,其他都紧接搜傩之后。

搜傩结束,傩班回傩神庙,八人跪在神台前,二伯念“跳傩回饭单”,即跳傩期间向傩班供饭和点心的各家支祖名单,祈求傩神保佑各家吉庆。

然后举行送神,也叫参圣像,在村外河边的沙地进行。由大伯选好中心点,将十三个面具和傩崽按太岁干支方位排好,手持火把带领七人按不同方向在面具中间绕行两圈,之后立即熄灭火把,众人迅速抱起面具,藏入箱笼,抬回傩神庙。有人推测绕圈是类似“步罡踏斗”的道教八卦步法,借之和神沟通。据四伯叶根明说,这是把神送走的意思,之所以在黑暗里飞快地抢面具,是因为这些面具上有神附着,恐怕神灵走时也把面具带走。旧时参圣相不许女人观看,如今禁忌已无。

之后,傩班聚起搜傩时在各家收的纸钱,将大锣放在上面,再将鼓反面朝上,由大伯在鼓内判筊,判断当年石邮村的五谷、六畜、生育、疾病情况。如果一下子掷到阴阳筊说明顺利,反之则不顺。判筊完毕,众人烧掉纸钱回殿。这时殿门紧闭,由大伯或四伯在门上拍三下,高声喊“参圣像回殿诗”,每唱一段,庙内头人、帮手等和“好啊!”四段唱毕,推开庙门进殿。

最后的仪式是祭师,全体傩班到傩神庙外的田埂上,大伯念傩班故去成员的名字,鸣放鞭炮,化纸钱,众弟子将鱼、肉撕碎,和饭一起向田中撒去,并默默叩拜先师之灵,之后返回。

傩神安座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前后,由风水先生择好日子和时辰。这天早饭之后,傩班众弟子来到傩神庙,清洗、擦拭跳傩中的物品,如道具、衣服、神铳等。安座时辰一到,弟子关上庙门,把面具一一放回箱中,藏进阁楼。这一年的傩仪式就此全部结束。

最后的汉族

石邮村的村民当然不是最后的汉族,但是那里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使我们认真地思考过“汉族”这个概念。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而且具有勤劳勇敢善良恭谦等一系列优秀而传统的美德。但是随着我的成长,我发现那些曾经根深蒂固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难道别的民族就不勤劳?就不善良?有一度我的价值观甚至遭遇到严重的挑战———汉族天然的就有对于本民族的自尊心或者说虚荣心,可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议论———什么是汉族?就是最谨小慎微最知足长乐的民族,汉族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喜欢对付着过日子———只要有口稀粥喝就得,最大的幸福就是儿女绕膝———子子孙孙无穷尽矣。我们是容易记住别人的恩德,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民族,但是我们太容易铸剑为犁和气生财,信奉冤家宜解不宜结了。这些关于我们民族性(或者说劣根性)的言论使我有的时候感到很泄气。曾经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书名叫《中国人的性格》,当然书中的中国人主要是指汉族人,看了以后我心里就不是滋味,难道汉族人在外国人眼里就是这么一群人———保全面子漠视时间顺而不从缺乏公心相互猜疑因循守旧……

在江西有那么一个村庄,那个村庄无论是从建筑上还是生活方式上,都保留了汉族的特征。汉族的特征是什么样的?难道你不以为汉族是世界上最后的少数民族?汉族在不断的朝代更替文化融合中,已经把自己的特点消失尽?汉族的服饰、汉族的表达、汉族的信仰、汉族的崇拜,还有汉族的性格……

纪念收藏

南丰以蜜橘著称,近年来有“鳖科之乡”的美名。

旅游指南

进出交通

铁路:从南昌市到抚州的火车(6:00-19:00)一个半小时一趟,从抚州到南丰县的汽车每小时一趟。

公路:南昌直达南丰县的长途汽车随时有。乘从南丰到三溪乡的班车(7:00-12:00,每小时一趟)在石邮村下车。

气候与游季

石邮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若要游览,春秋两季,风景最佳。要观赏公信舞表演城市雕塑过年时前往。

参考资料

1.西祠胡同http://www.xici.net/b4540/d1950473.HTML

2.九游网http://www.9tour.cn/info/239/33857.shtml

3.江西日报http://wwwbig5.jxnews.com.cn/jxrb/system/2007/01/31/002421844.shtml

4.读行天下,2006年版,《中国古镇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江西南丰:党建引领文明新村建设.人民网.2024-04-23

江西:科技赋能让农业现代化“快马加鞭”.金台资讯.2024-04-23

江西南丰县公安局三溪派出所组织开展防溺水讲堂.中国新闻网.2024-04-23

南丰傩:“傩”动乡愁两千年.新华网.2024-05-02

赏南丰傩舞 品非遗文化.南丰县人民政府.2024-05-02

《沉香·肆》在北京舞蹈学院首演 传统乐舞大放异彩.人民网-搜狐网.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