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芦笙长鼓舞

芦笙长鼓舞

芦笙长鼓舞是富川地区瑶族特有的民族舞蹈,通常在祭祀盘王、还盘王愿等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中使用。

历史渊源

富川瑶族的祖先在隋唐时期从会稽山千家峒大泊水瀑布浙江省一带沿着潇贺古道迁移至富川瑶族自治县定居。因此,他们的生活习俗中保留了许多古道遗迹。芦笙长鼓舞作为瑶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与其他民族的舞蹈一样,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产生和发展。这种舞蹈最初是从无意识的舞动逐渐演化为有意识的审美表现。它融合了巫术、祭祀和娱乐元素,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特征

芦笙长鼓舞是瑶族为了祭祀盘王而表演的一种宗教性民族舞蹈。在师公的带领下,舞者们身穿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长鼓,伴随着排笙、竹笛和小锣的音乐节奏,展现出对盘王的崇敬之情。这种舞蹈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也是人们娱乐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与其他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芦笙长鼓舞的动作被称为七十二套,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十多种,常见的包括头拜上四拜、美女双双等。这些舞蹈动作既表达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民族文化内涵。

保护与传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瑶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芦笙长鼓舞也因此得到了新的生命。富川瑶族的芦笙长鼓舞队伍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中屡获殊荣,为瑶族文化和富川瑶族自治县赢得了荣誉。同时,这也显示了潇贺古道对瑶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深远影响及其传播作用。

参考资料

载歌载舞,富川人这支浪漫刚劲的舞蹈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寿贺州.2024-10-23

爱上非遗|第96期:笙声宛转欢歌起 长鼓舞动共庆时.澎湃新闻.2024-10-23

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传说与文化传承.中国知网.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