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福原京

福原京

福原京(福原京,Fukuhara-kyō),位于今天的兵库县神户,是平安时代末期平清盛在治承4年(1180年)计划迁都的日本新首都,当时计划称作和田京。福原京在1180年大约六个月的时间里是日本皇室的所在地,因此也是当时的国都。它同时也是平清盛权力的中心和他退休后的宫殿所在地。

历史背景

福原京位于今天的神户市兵库区附近,在1160年平治之乱中,平清盛领导的平氏击败了对手源氏后,福原成为了平清盛的官邸。从这个时期直到他在1181年去世,清盛实际上是国家的政治首脑。他在1167年被任命为太政大臣,并将女儿嫁入皇室,从而在朝廷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为了建造宫殿和改善港口,清盛在福原进行了大量建设,以实现他扩大内海贸易的目标。在1177-1178年的鹿谷事件之后,清盛退居福原,与政治以及京都的社交和礼仪纠葛保持距离。

迁都与行政

1180年6月,源平之战随着源朝臣召集武士反对清盛及其家族而开始。在宇治之战中,源氏族长源赖政被杀后,清盛安排将皇室从平安京迁移到福原。通过这一举措,他试图确保自己的权力主张,让自己能更密切地监视皇室,并再次直接参与行政事务。此举也有助于保护皇帝和朝廷免受清盛敌人——源氏及其僧侣盟友的威胁。然而,政府行政部门的一些成员对这次迁移感到不满,许多贵族抱怨港口城市的潮湿天气和与平安京的距离。大约六个月后,朝廷返回京都,清盛也跟随返回。

地理与建筑

福原京的位置约在现在的神户中央区兵库区北部约平野一带,计划是将都城设在山脚下,可俯瞰大轮田泊(今兵库港与神户港西部)和人工岛经之岛。平野是南部以外的三个方向被群山包围的盆地,背靠六甲山系,地势呈“コ”字形排列,能抵挡北风且温暖舒适。此外,这里是石井川、天王谷川和新凑川的汇合处,地理位置优越。

宗教与文化

平清盛在福原京兴建了北区山田町明要寺,将其誉为“西部的比叡山”,用以祭拜月球。参拜时,使用从石井川东岸向北延伸的乌原古道。

政治动态

平清盛克服了高仓天皇和平家一门的反对,强行迁都福原。据说这是因为他计划通过扩大与南宋的贸易来建立一个海洋国家。这座城市若能得到完备的整建,则将成为平氏政权“福原幕府”的所在地。然而,由于平家“袭击了南都的兴福寺”,兴福寺起兵反抗平家,支持以仁王举兵反平。

福原行幸

治承4年6月2日(1180年6月26日),安德天皇、高仓上皇、后白河天皇平清盛之邀从京都前来摄津国的福原居住,于此设立行宫。随后平氏政权计划在福原附近的和田县地域营建“和田京”。然而,由于当地没有足够的平地且面积太小,这个计划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在11月,平清盛的私邸作为日本皇宫献给天皇氏,举行了新尝祭中的五节,之后将都城迁回京都。

主要史迹

- 平相国庙(能福寺内)

- 清盛冢

- 萱御所遗址碑(药仙寺内)

- 雪见御所遗址碑(平清盛山庄遗址)

- 安德天皇行在遗址碑(平赖盛山庄遗址、荒田八幡神社内)

结局

最终,福原京的所有建筑物都被木曾义仲下令焚毁。也传言有一部分建材被源赖朝征用。根据《平家物语》记载,1183年秋天,撤退的平家在福原过了一夜。离开时,他们放火烧毁了皇宫。现场有纪念碑标记着清盛宫殿、皇帝住所和清盛墓地的假定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