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初升
叶初升,1963年9月生于湖北省鄂州市,汉族,经济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评论》执行主编。同时,叶初升还担任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微观经济学和农村贫困与发展问题。
人物简介
叶初升,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评论》执行主编,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微观经济学、农村贫困与发展问题。
主要经历
1979年进入大学后,先后学习电子学、哲学(大连理工大学)和经济学(武汉大学);
1995年破格晋升为哲学副教授;
1997年至1998年为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国内访问学者,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谭崇台教授,自此转向经济学;
1999年考入武汉大学商学院,继续师从谭崇台先生攻读西方经济学专业(发展经济学方向)博士学位;
2001年正式调入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
200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5年晋升为教授;
200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6年5月应邀赴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埃森大学和奥尔登堡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杜克大学从事为期1年的访问研究;
2007年12月出任《经济评论》执行主编;
2008年10月赴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参加学术会议;
2009年5月赴京都大学参加中日双边学术研讨会;
2009年6月应邀赴中国台湾逢甲大学参加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并对台湾大学、暨南国际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2010年5月,应该给中国台湾逢甲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为期2周的“中国经济发展”课程;
2011年4月,应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的邀请,在澳门公共行政大楼演讲厅做了题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开放与发展”的演讲;
2011年7月,访问香港中文大学。
2020年12月,做了主题为“内生于中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双循环’”的学术报告。
教学情况
随着专业的变化,先后在不同的教学岗位上讲授过高等数学、脉冲与数字电路、逻辑学、哲学、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目前为本科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为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发展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学术成果
1997年以前,曾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哲学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自1997年转向经济学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等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参加编撰了4部教材和著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9项研究课题,并参与国家“211工程”、“985创新工程”等6项研究项目。
在现代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2002年获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2003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师,2005年获第13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2007年获武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主要成员(2008)。2008年学术著作(副主编)入选国家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2009年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获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副主编)。
学术作品
著作/教材
1.《国际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独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副主编(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3.《发展经济学概论》,参编(谭崇台主编),国家“九五”重点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4.《凝眸中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第四板快(创新卷)》,参编(郭友中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5.《20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参编(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发展经济学研究》第7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学术论文
经济学类,1997以后:
1.“抓大放小”的经济学阐释,《江汉论坛》1997年第7期。
2.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应保持张力,《学习与实践》1997年第10期。
3.对当前我国金融管制的一些认识,《银行与企业》1999年第10期。
4.美国西进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4期。
5.对金融深化理论及其策略的反思,《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
6.发展经济学的逻辑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
7.以制度创新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光明日报》2001年8月14日理论版。
8.“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全国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9.略论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理论月刊》2002年第3期。
10.构建武汉非证券产权交易中心,《长江日报》2002年5月31日理论版。
11.经济发展中的制度结构均衡问题分析,载《发展经济学研究》第1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2.资本市场分层发展态势与武汉非证券产权交易市场的战略定位,《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13.通往非理性世界的经济学道路,《光明日报》2002年12月17日理论版。
14.建构非证券产权交易中心振兴湖北经济,《湖北经济》2003年第2期。
15.经济全球化、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形成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电子期刊《发展经济学论坛》2003年第1期。
16.经济学专业本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简析,《理论月刊》2003年第9期。
17.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
18.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95期
19.贫困认识的深化与发展观的演变,《光明日报》2004年4月20日理论版。
20.在跨期比较中拓展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发达国家早期发展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纲,《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理论经济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21.信任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理论进展及实践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理论经济学》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22.寻求发展理论的微观基础----兼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理论经济学》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5期摘登;收入《中国学术年鉴2005》;获武汉市第十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
23.重视贫困:通往富裕的经济学道路,《长江日报》2005年4月22日理论版。
24.湖北区域经济协调问题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5.发展经济学微观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互补性与发展中的协调失灵,《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
26.湖北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研究报告,《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27.发展经济学理论视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理论经济学》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28.经济发展中的协调失灵及其矫正:文献述评,《财经科学》2006年第3期。
29.关于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兼谈我校经济学基地班的教学改革问题,《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06第3期。
30.“寻求发展经济学独立存在的合理性根基”,《光明日报》2006年6月19日理论版。
31.论马克思主义人本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32.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逻辑演进,《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3.架构“和谐三角”的社会资本,2008年4月22日《光明日报》理论版。
34.民营企业发展与“双重结构变迁”――透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发展经济学视角,《江汉论坛》2008年第9期。
35.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能否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6.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37.亲贫式增长与和谐发展――海外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09》,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204-252
38. Chusheng Ye and Fenghua Zhang,“Pro-poor Growth in Rural China:1980-2008 ”,East Asia Economic Review,Vol.4, 2010. 97-117
39.多维贫困及其度量研究的最新进展:问题与方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40.经济与经济学双重转型中的学术期刊发展――以《经济评论》为例,《经济评论》2010年第6期。
41.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1期。
42.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包容性增长,《光明日报》2011年3月18日理论版。
43.演化经济学视野中的增长与发展问题,《理论月刊》2011年第5期。
44.社会资本、扶贫政策与贫困家庭福利――基于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家户调查的分层线性回归分析,《财经科学》2011年第7期。
45.中国农村经济亲贫增长的测度与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11年第5期。
46.政府减贫行为的动态效应――中国农村减贫问题的SVAR模型实证分析(1990-2008)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1年第9期。
47.村级贫困度量:维度与方法,《发展经济学研究》第7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383-402)。
48.贫困线调整与贫困发生率比较问题研究评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49.非正式风险分担网络的完备性与效率――一种计算经济学的ABM仿真研究,《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50.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减贫,《当代财经》2011年第12期。
51.扶贫瞄准的绩效评估与机制设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52. 县域经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场域,《光明日报》2012年2月17日理论版。
53. 贫困陷阱的微观机制与实证研究述评,《经济学家》2012年第4期。
咨询报告
1.资本市场分层发展态势与武汉非证券产权交易市场的战略定位,委托单位:武汉中国光谷产权交易所,2001年。
2.贵州省平坝区农业及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委托单位:贵州省平坝县人民政府,2003年。
3.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及对策思路,委托单位: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湖北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2004年。
4.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深圳“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深圳市发展计划局(深圳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2004年。
5.资本市场与湖北经济发展,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报送省政府,2002年。
6.湖北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报送省政府,2005年。
科研获奖
1.武汉大学本科教学优秀成果奖(2002)。
2.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3)。
3.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师(2004)。
4.学术专著《国际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获第13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2005)。
5.论文“寻求发展理论的微观基础----兼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获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
6.《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副主编(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入选国家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08)。
7.论文“寻求发展理论的微观基础----兼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
8.论文“寻求发展理论的微观基础----兼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获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
9.《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副主编(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2010)。
10.《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副主编(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
11.武汉大学第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武汉大学,2014年。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3088):农村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及其动态瞄准机制设计:基于贫困农户生存状况与政策诉求的动态研究,项目主持人,(2009--2011)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7JJD790141):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20万,(2008--2011)。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644):发展经济学微观基础与理论范式研究,项目主持人,(2008--2011)。
4.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市场不完善背景下贫困人口的消费行为偏好: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微观视角”,项目主持人,(2009--2010).
5.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子课题):新阶段中国反贫困政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子课题负责人,(2007--2009)
6.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分析:基于亲贫式增长理论的视角,子课题负责人,(2009--2011)
7.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项目“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Z00026)子课题: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资源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01-2003)
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01JAZD790016)“发达国家早期发展与当今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子课题:美国早期经济发展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02―2005)
9.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研究”,项目主持人,(2006)。
10.湖北省教学改革课题:“新型经济学人才跨学科培养问题研究及方案设计”,项目主持人,(2004―2006)
11.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沿追踪计划项目(2009):亲贫式增长――海外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项目主持人。
12.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沿追踪计划项目(2010):近年来国外发展经济学微观问题研究述评,项目主持人。
13.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农村贫困、亲贫式制度创新与和谐发展,项目主持人。
1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16):“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11-2013)。
1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11JZDMG077):《发展经济学》,子项目负责人,(2011-2013年)。
主要兼职
1.《经济评论》执行主编
2.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学会副秘书长
3.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
参考资料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叶初升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合肥工业大学.2022-02-07
叶初升-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