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区
平坝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中部,因“地多且平旷”而得名。该区地处黔中腹地,属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贵州省安顺市辖区,全区国土面积999平方千米,辖7镇2乡2个街道(含托管给贵安新区的高峰镇、马场镇),总人口36万。
春秋时,平坝属古国。战国时,属大夜郎至夜郎邑。秦时,属象郡所辖夜郎县。汉时,属牂柯郡所辖夜郎县。晋朝时,改属牂牁郡并渠县。东晋时,属夜郎郡之广谈县。元初属普定路及普定府。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属顺元路。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顺元路改亦溪不薛(蒙古语,意“水西”)宣慰司,平坝继属之。明朝推行卫所制,平坝地方政权始逐步建立。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以原“卢唐三寨及今金筑府地”置平坝卫,平坝之名由此而始,含有“地多平旷”之意。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平坝卫,设县,名安平县,隶于贵西道安顺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安平县改名为平坝县,隶属贵州都督府安顺府黔西道(又称贵西道)。1949年,隶属贵州省安顺专区,辖人民政府驻安平镇(今城关镇)。平坝县,今属安顺市,建制一直未变。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安顺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60号):同意撤销平坝县,设立安顺市平坝区,以原平坝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坝区的行政区域,平坝区人民政府驻安平街道中山南路58号。2015年5月4日,安顺市平坝区正式成立。
平坝区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最高海拔1645.6米,最低海拔963米,平均海拔为1250米。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3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6.0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7.4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3.5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1.8度。平坝气候的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全年无沙尘天气,无台风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较低,气候温和。2022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5.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262元和14353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89.41亿元和227.42亿元。
平坝区境内有西南佛教发源地高峰山万华禅院,保存完好的600年大明遗风天龙屯堡,斯拉河、邢江河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是贵州省西线旅游必经之地,素有黔中文化胜地之美誉,先后被评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牂牁古国。
汉时,属牂柯郡所辖夜郎县。
南齐时,牂牁郡改称南牂牁郡,夜郎郡所领不变。
隋时,属牂牁郡宾化县。
唐时,辖区分割更迭较大,东南部属琰州应江,大部分地区又属清州,西南部曾属罗氏鬼国和罗甸国。
宋时,属绍庆府普里部。
元初属普定路及普定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属顺元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顺元路改亦溪不薛(蒙古语,意“水西”)宣慰司,平坝继属之。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金竹寨为金竹府(同金筑府)后,改属金筑府。
明朝推行卫所制,平坝地方政权始逐步建立。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路当驿站,首置驿站名沙作站(今平坝县下头铺村),逐步显示了平坝在黔中地区的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原“卢唐三寨及今金筑府地”置平坝卫,平坝之名由此而始,含有“地多平旷”之意。平坝卫隶于贵州都司,下辖5个千户所,设指挥使1名,为军政合一建置。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平坝卫,设县,名安平县,隶于贵西道安顺府。
民国三年(1914年),安平县改名为平坝县,隶属贵州都督府安顺府黔西道(又称贵西道)。民国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923~1946年),先后隶属于贵州省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及直属省辖。
1949年,隶属贵州省安顺专区,辖人民政府驻安平镇(今城关镇)。
2000年,辖两办七镇二乡。
2003年,平坝辖8镇、2乡(个民族乡),193个村、5个社区。
2014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平坝县,设立安顺市平坝区,以原平坝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坝区的行政区域,人民政府驻安平街道中山南路58号。
2015年5月4日,安顺市平坝区正式挂牌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坝区地处黔中腹地,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东北距省城贵阳48公里,西南与西秀区相隔38公里,是安顺的东大门。全区总面积999平方公里。
地形
平坝区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最高海拔1645.6米,最低海拔963米,平均海拔为1250米。
气候
平坝区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3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6.0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7.4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3.5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1.8度。平坝气候的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全年无沙尘天气,无台风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较低,气候温和。
水文
境内有河流17条,流域面积775平方公里,径流总量50.34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三岔河、老营河、乐平河、羊昌河、麻线河、马场河、林卡河7条。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平坝区主要有煤炭、铁矿、铝矾土及石灰岩、白云岩、硅石、高岭石、绿泥石、重晶石、云母等30多种。其中,铝土矿和绿泥石中含、锆、钛、、、黄金等多种可综合利用元素。
植物资源
平坝区境内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带,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全区林木有39科85种。用材林有松、杉、柏等;经济林有山苍子、杜仲、棕榈、油茶、油桐、乌桕、漆树、盐麸木等,以油桐、油茶和漆树为主。草木植物有25科210余种。野生药材有647种,主要有蛇莲、续断、龙胆、湘蕾金银花、桔梗等20余种。
动物资源
平坝区境内野生动物兽类有猕猴、狐属、豪猪、野锗、鳞甲目等;爬行纲有蛇、晰蜴、树蛙属等;水族类有大鲵属、鳖、蟹、蚌、虾等。
土地资源
2022年3月,平坝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平坝区自然资源局、平坝区统计局联合发布平坝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其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耕地34443.17公顷(516647.55亩),林地42308.34公顷(634625.10亩),草地1750.80公顷(26262.00亩),湿地23.88公顷(358.2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566.36公顷(128495.4亩),交通运输用地3164.46公顷(47466.9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00.35公顷(40505.25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平坝区辖7镇2乡2个街道:齐伯镇、马场镇、天龙镇、白云镇、夏云镇、高峰镇、乐平镇、十字回族苗族乡、羊昌布依族苗族乡、鼓楼街道、安平街道。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常住人口32.9万人,年均人口32.795万人。
2021年6月9日,根据安顺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坝区常住人口为347060人。
民族
境内有布依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瑶族、蒙古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
综述
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21.69亿元,比上年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工业增加值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建筑业增加值9.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9%;第三产业增加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人均生产总值41616元。比上年增长7.7%。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6.2:42.9:40.9调整为15.89:44.83:39.28。
2019年在库“五上企业”223家,其中工业89家,建筑业61家,房地产开发业20家,批发零售业28家,住宿餐饮业13家,重点服务业12家。
2020年,平坝区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35.7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3.58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58.21亿元,同比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39220元。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5.89:44.83:39.28调整为17.62:39.48:42.9。
2021年,平坝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45.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第一产业增加值25.71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53.58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工业增加值43.06亿元,同比增长1.5%;建筑业增加值12.16亿元,同比下降5.1%;第三产业增加值64.78亿元,同比增长8.8%;人均生产总值42045元,同比增长4.9%。
第一产业
2013年,平坝区建成万亩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基地9个,种植经济作物49.97万亩。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13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定。争取上级资金1098万元,打造平坝粮油品牌,建成3万羽生态绿壳蛋鸡养殖基地。扶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引导农户流转土地2.7万亩。平坝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完成投资4275万元,百万头优质猪产业带逐步形成。预计农业总产值13亿元,增长7.7%,农业耕地产出率2557元/亩,农机总动力32.5万千瓦。农民人均纯收入6173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14.5%。
第二产业
2013年,平坝区完成工业投资36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43.6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5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16.4%,非煤工业占比上升到75%。新增规模企业7户,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95户。认真落实电价补贴政策,拨付上级补贴资金179万元。“两区三园”建成园区道路29.8公里、标准化厂房26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36家,新开工项目32个。
第三产业
2013年,平坝区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完成投资1亿元,白水龙国际风情园完成投资0.7亿元。建成三星级酒店2个。民营经济主体达1.01万户,注册资金达35.2亿元,分别占全区内资公司总数的97.5%和69.7%。新增扶持微型企业209户。旅游总收入22.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76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10.4%。
2013年,平坝区生产总值73.29亿元,和2012年相比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08亿元,完成新体制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90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3.19亿元,贷款余额67.7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0.57%和14.62%。三次产业结构为11.24:57.69:31.07。
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反馈贵州省2017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结果的函》,文件指出,经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平坝区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
2018年9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通告称,同意平坝区等14县(区)退出贫困县。
交通
平坝区地处黔中腹地,东北距省城贵阳48公里,西南与贵州省西线旅游中心城市西秀区市区相隔38公里,是安顺的东大门。境内有5个铁路客货站、6条铁路专用线,贵(阳)昆(明)铁路、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滇黔公路、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清(镇)黄(果树)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长(沙)昆(明)高速铁路、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公路四通八达,素有“黔中大通道”的美誉。
社会
社会保障
2013年,平坝区在全市率先启动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41人获增发养老保险金,207人获养老保险补助。新农合参合率达99.92%,全市最高。启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新增就业7068人,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35元/月和1720元/年。
教育
2013年,平坝区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投资4400余万元,建成幼儿园、教师公租房、塑胶运动场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截至2015年,平坝区共有高中7所、初中14所、小学105所。
2018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47人,在校学生1732人,招生548人,毕业生401人;普通中学16所(高中3所人,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专任教师1079人(高级中学365人,初级中学6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14人),在校学生16514人(高中5770人,初中9467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227),招生5740人(高级中学1864人,初级中学345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425人),毕业生5590人(高中2023人,初级中学312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441人);小学65所,专任教师1497人(小学1391,九年一贯制学校106人),在校学生24942人(小学2286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081人),招生4686人(小学4304,九年一贯制学校382人)毕业生4034人(小学3656,九年一贯制学校37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12人,在校学生数131人,招生8人,毕业生3人。
附:主要中学名录
医疗卫生
2013年,平坝区303医院综合楼主体完工,县医院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区医院、中医院和303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免疫规划通过市级评审。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审。全区有医疗卫生单位24个,编制床位2013床。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文化事业
2013年,平坝区苗族舞蹈《山尖尖》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中国舞蹈荷花奖”群舞组银奖,齐伯桃花棺材洞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年度综合排名排全省第24位。
旅游
天龙屯堡古镇为中国境内现存完好保持明朝汉装的老汉族居住地,屯堡文化是平坝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这里修建奇特,集佛、儒、道三教合一、三位一体的台州天台山五龙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屯堡文化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军征南和后来的调北填南。朱元璋的军队征服南方后,为了便于统治,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朝廷还下令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调集一些工匠、平民及犯官等强行迁至贵州安顺天龙一带居住。历经600年的沧桑,就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天台山,位于平坝区城区西南13公里,系贵州省西线旅游重要景点之一。台州天台山方圆约2平方公里,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天成。
斯拉河风景区
斯拉河全长32.9公里,优美的自然风光贯通景区。引子渡电站的建成,使其高峡出平湖,形成了一个水面为17.9平方公里的高原湖泊,集高原湖泊和峡谷风光为一体,具有特、新、奇、险的特点。斯拉河峡谷有“十里长峡一线天”之称。
棺材洞
棺材洞,位于平坝县城北21公里的齐伯镇桃花村,这里是苗族聚居地,有公路相通。葬洞为一天然岩石溶洞,系当地刘姓苗族的传统丧葬地。洞内厅堂宽大无缝隙,干燥凉爽,洞外树蔽藤挂,甚为肃穆。洞内出土了宋代的部分文物,其中两件鹭纹彩色蜡染折裙,已收藏在贵州省博物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源寺原名“北京东岳庙”。据平坝县史料记载:“该寺旧毁于兵,爱新觉罗·玄烨九年、乾隆二十六年、光绪初年历次修;有前殿后殿各三间;及两边厢房。”法源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寺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地藏王、十八罗汉、韦驮、弥勒佛等佛像。另有碑刻五块,佛经十部。可接纳一千多人参加大型佛事活动。
高峰山
高峰山属典型的峰丛地段,峰巅为一片凹地,四周峰林碧翠,古树参天,万华禅院座落于凹地之中,三层佛殿金碧辉煌,气势宏大。可游塔林和观赏“独印把关”、“古柏参天”、“乌鸦早朝”、“平地烟霞”、“怪石蟠龙”、“玉屏夹道”、“殿阁双流”、“西来面壁”等景观。
青鱼塘民族风情园
青鱼塘有民族风情园、梦幻月亮湾、万亩葡萄园、草莓园、荷花园、树苗基地、花卉基地、樟园大道等景点。游客可体验独特少数民族文化,观光农业生态,采摘绿色水果。
邢江河
邢江河河道弯曲迂折,两岸翠竹垂柳郁郁葱葱,其间栖息着美丽的白鹭和鸳鸯。游客可划木船、徒步行走,游览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参观民族特色建筑群,体验风情浓郁的民族风情,品尝风味独特的布依族美食,参加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活动。
喷珠泉又名喜客泉,若人至井旁或言谈笑语、或拍手或跺脚,气泡则随声而出,一串串气泡自井底冒起,似迎客之到来,气泡宛若一串串铮亮的珍珠晶莹夺目。该泉属神州20大趣泉之一,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游览,称此泉“串串宝珠链,天下第一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平坝区民族宗教基本情况.平坝区人民政府.2024-08-19
安顺市平坝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平坝区人民政府.2024-08-19
师院人 贵州行(七)“地多且平旷”的地方——平坝.贵州师范学院新闻文化网.2024-02-24
平坝简介.平坝区人民政府.2024-02-24
安顺市行政区划统计表(截至2023年2月).安顺市人民政府.2024-02-24
历史沿革.平坝区人民政府.2024-02-24
自然地理.平坝区人民政府.2024-02-24
经济发展.平坝区人民政府.2024-02-24
历史沿革.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4
地理.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4
平坝简介.安顺市平坝区人民政府.2021-07-23
自然.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4
平坝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平坝区人民政府.2022-04-19
安顺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安顺市人民政府.2021-08-31
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指标运行情况 - 平坝区人民政府.平坝区人民政府.2021-10-06
(安顺市)平坝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1-27
(安顺市)平坝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7-07
贵州省1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news.sina.com.cn.2020-03-24
安顺市平坝区201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ww.pingba.gov.cn.2020-03-24
棺材洞.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4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地名介绍.博雅地图.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