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胡
延胡索(拉丁学名:Corydalis yanhusuo),为罂粟科(罂粟科)紫堇属(Corydalis)的一种植物,别名长距元胡、元胡。延胡索是中国特有种,在中国分布于安徽、江苏省、浙江省、湖北、云南省、北京等地区。延胡索生于低海拔丘陵林缘和旷野草地中,喜温暖湿润气候环境,耐严寒,怕夏季高温闷热,怕旱忌水淹,怕强光照射。
延胡索为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块茎圆球形,质黄;茎直立,常分枝。叶二回三出或近三回三出,小叶三裂或三深裂;总状花序疏生5-15花,花紫红色;蒴果线形,具种子1列;花期3-4月,果期4-5月。
延胡索的块茎可作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用典籍记载,其味苦、甘,性温,具有活血散,行气止痛的功效。延胡索药材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县,销往全国并出口;延胡索还可制剂,可制成安胃片、元胡止痛片等中药制剂,还可以制成保健食品,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作为中国特有的植物,延胡索由于直接采挖或砍伐等因素导致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2013年,延胡索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根据IUCN3.1标准被评估为易危(VU)物种,此外,延胡索还是中国浙江省地方保护野生植物。
药用历史
延胡索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国的医药文献中多有记载,延胡索古时也称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等,关于其名称由来,据《医学入门·本草》所述,延胡索原产于胡国,其名称中的“玄”指的是其颜色,“索”则描述了其苗交纽的特征。《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进一步解释了“玄”为黑中带赤的颜色。由于“玄”与“元”相通,延胡索也被称为元胡索或元胡。据明代《纲目》记载,延胡索因宋代避赵恒讳而改“玄”为“延”,所以称为延胡索。
延胡索始载于唐朝《本草拾遗》。五代十国《海药本草》中表述其“生奚国,从丹东市道来”,“奚”为隋唐时的游牧民族,分布在以今承德市为中心的河北省东北部,旁及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的毗邻地区;“安东”则指唐代安东都护府,其辖区大体以今辽宁省为主并包括河北省东北部和内蒙古东南一角。说明当时延胡索药材主要来自今东北地区。
明代以后,延胡索药材的应用情况起了变化,据明代《句容县志》《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原始》以及清代《本草述》等史料中的记载,自明代以来,眼中国所用的延胡索药材多为江浙一带所栽培。此外,延胡索在藏药中名为“苏咪赛尔保”,在《宇妥本草》《甘露本草明镜》等藏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株无毛。
茎
块茎圆球形,直径(0.5-)1-2.5厘米,质黄。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具2鳞片,通常具3-4枚茎生叶,鳞片和下部茎生叶常具腋生块茎。
叶
叶二回三出或近三回三出,小叶三裂或三深裂,具全缘的披针形裂片,裂片长2-2.5厘米,宽5-8毫米;下部茎生叶常具长柄;叶柄基部具鞘。
花
总状花序疏生5-15花。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圆形,全缘,有时下部的稍分裂,长约8毫米。花梗花期长约1厘米,果期长约2厘米。花紫红色。萼片小,早落。外花瓣宽展,具齿,顶端微凹,具短尖。上花瓣长(1.5-)2-2.2厘米,瓣片与距常上弯;距圆筒形,长1.1-1.3厘米;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1/2,末端钝。下花瓣具短爪,向前渐增大成宽展的瓣片。内花瓣长8-9毫米,爪长于瓣片。柱头近圆形,具较长的8乳突。
果实和种子
蒴果线形,长2-2.8厘米,具种子1列,数粒,细小,扁长圆形,黑色,有光泽,表面密布小凹点。
物种分布
延胡索是中国特有种,在中国产于安徽、江苏省、浙江省、湖北、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北京等地区有引种栽培,浙江东阳、磐安县、永康市、缙云县等地及南通市地区有大量栽培。
延胡索常生于低海拔丘陵林缘和旷野草地中;其生长的平均气温通常为17-17.5℃,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适宜气温12-18℃;年降雨量1350-1500毫米。
生长习性
延胡索喜温暖湿润气候环境,耐严寒,怕夏季高温闷热,怕旱忌水淹,怕强光照射;地下块茎分布较浅。地温在23℃-25℃时延胡索块茎从下部生根,地温在18℃-20℃开始萌芽,沿水平方向伸展成细长匍匐茎,幼叶呈淡红色,逐渐变成绿色。以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保肥力强,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为宜。花期3-4月,果期4-5月,栽培品种常只开花,果不及成熟即凋落。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延胡索可选用块茎繁殖。栽种期以9月下旬-10月上旬为适期,选当年生延胡索块茎呈扁球形、色淡黄、芽眼多、健壮无病虫伤疤、组织较幼嫩者作种用。栽种前块茎用退菌特稀释液浸种,稍晒干即栽种。条栽或穴栽,以条栽为好,一定行距开浅沟,隔适当距离放延胡索块茎,芽头向上,覆土,上盖草木灰或土杂灰。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拔除禾本科杂草,不宜中耕。遇旱时及时灌溉,遇雨季及时排水。施肥要施足基肥,重施腊肥,巧施苗肥。12月左右施腐熟饼肥或腐熟厩肥,防冻保苗;幼叶展开后追施人粪尿或硫酸铵,亦可用氮磷钾复合肥料。
病虫害防治
延胡索多在叶部发生霜霉病,叶初生褐色斑点,渐在叶背产生霜霉状物,使叶片枯死,可用霜疫灵稀释液和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喷施;延胡索会发生核盘菌危害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或深褐色水渍状梭形病斑,可用生石灰和草木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撒入面防治;延胡索还会发生锈病,可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喷射;延胡索发生的虫害有地老虎危害幼苗及块茎,还有蝼蛄科、金虫美国白灯蛾、灰地种蝇为害。
采收加工
延胡索栽种第二年5月,地上部分枯萎后,选晴天挖掘块茎,摊放于室内,除去须根,擦去老皮,洗净,过筛,分级,倒入沸水中煮烫,不断搅拌,煮至内无白心,中心呈黄色为度,捞起,晾晒。宜勤翻晒,亦可烘干。
医学药用
延胡索的块茎可入药,味苦、甘,性温,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可炮制成延胡索、炒延胡索、醋延胡索、酒延胡索、延胡索炭等;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腹疼痛,腰痛胃痛,疝气痛,经痛经闭,月经失调,症瘕,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的症状。
延胡索药材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县,销往全国并出口;湖北、湖南省、江苏省等地的栽培品多自产自销。延胡索还可制剂,可制成元胡止痛胶囊、安胃片、元胡止痛片、硫酸延胡索乙素片、妇女痛经丸等制剂,还可以制成保健食品力维牌多维咀嚼片(国食健字J20070001),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延胡索主含生物碱成分,包括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辛素、壬素、癸素、子素、丑素、寅素、黄连碱、延胡索胺碱、紫堇球碱、元胡宁、二氢血根碱、去氢南天竹啡碱等。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延胡索所含的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均有镇痛作用,其中左旋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较明显,是中枢抑制剂能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诱发电位,能对抗苯丙胺和墨西卡林对动物的兴奋作用,可用于因疼痛而失眠的患者。犬皮下注射较大剂量乙素后,出现镇静、安宁、不逃避和驯服等外观行为的改变,之后出现嗜睡的现象,在治疗催眠、镇静和安宁的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延胡索是治疗毒瘾的十大常用草药之一,截至2017年已从干燥的延胡索鳞茎中鉴定出约60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被称为其主要药理学活性化合物,延胡索的生物碱如左旋四氢延胡索乙素(l-THP),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DA,可有效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延胡索醇提物能显著扩张离体兔心和在体猫心的冠状血管,降低冠脉阻力和增加血流量;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延胡索所含的1-THP可使动物心率减慢;延胡索所含的dl-THP和1-THP成分有选择性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dl-THP对大鼠局灶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抗溃疡作用
从延胡索提取的延胡索全碱肌内注射能抑制大鼠幽门结扎性、水浸应激性、醋酸性和豚鼠组胺性溃疡,延胡索的一些成分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和胃酸均有抑制作用,在抗溃疡的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其他作用
延胡索乙素可抑制小鼠动情周期和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还能其影响甲状腺功能;乙素静脉注射对大鼠实验性脑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延胡索煎液,使其在新环境中自发活动增加,肝脏中SOD活力升高,相关药理研究表明延胡索在调节内分泌系统、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学习能力及抗氧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此外,延胡索生物碱成分Palmatine(PLT)是一种天然异喹啉生物碱,属于原小檗碱类,在黄疸、痢疾、高血压、炎症和肝脏相关疾病方面有潜在用途。
保护等级
延胡索是中国特有的植物,为狭域种,同时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因此常受到直接采挖或砍伐等的威胁,导致其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2013年,延胡索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根据IUCN3.1标准被评估为易危(VU)物种,此外,延胡索还是中国浙江省地方保护野生植物。
物种对比
在一些中国药用典籍中,延胡索同科属植物齿瓣延胡索(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也作为中药材“延胡索”的基源植物之一,二者较为相似。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2023-12-27
延胡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12-27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植物智.2023-12-27
元胡止痛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27
安胃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27
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3-12-27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中国珍稀濒危植物.2023-12-27
受威胁物种信息.中国珍稀濒危植物.2023-12-27
元胡止痛胶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27
硫酸延胡索乙素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27
妇女痛经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27
Corydalis yanhusuo.sciencedirect.2023-12-27
Species.物种2000.2023-12-27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