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镇
泽林镇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城区南大门,扼106国道、武黄高速公路要津,隶属鄂州市鄂城区,交通便捷,被誉为“鄂州南大门”,辖16各行政村,212个村民小组,面积76.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57公顷,全镇总人口6.3万。
镇政府驻泽林,人口61733人,面积7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涂桥、陈桥、寿桥、塔桥、银山、余山下、桐城市、成海、泽林、楼下、翁、大山、杨方、建新、团结、兴桥。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基本简介
泽林镇地形属丘陵地带,有耕地面积1627公顷,林地面积1439.8公顷。辖区内的万亩湖农场为“中国香稻”基地。镇政府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雪枣、胡柚种植,并建有银山生态公园和蟹岛湖旅游度假村,旅游产业前景广阔。交通条件:泽林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镇内上海-成都高速公路武黄高速(鄂州市出口设在泽林)横贯东西,106国道、武(汉)九(江)铁路纵横南北,鄂黄长江大桥、鄂州站、货运站、五丈港万吨级深水码头、规划建设中的鄂州至武汉快速通道均近在咫尺,是鄂州连接武汉、黄石、黄冈的枢纽。泽林镇经济发达,已经形成了矿产开发、冶金铸造、新型建材、轻工制造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湖北三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冶金铸造及相关配套企业达30余家,是湖北省铸造第一镇。镇内发展大道长4300米,宽60米,发展大道工业区内可供项目用地近5700亩。2000年来,泽林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镇政府承诺,对项目建设实行灵活优惠的用地和税收政策,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鄂州市泽林发展大道工业区发展大道工业区是依托鄂州市泽林镇辖区内武钢程潮铁矿进矿公路(长4.3KM、宽60M)和鄂州城区外环线规划修编而成。该工业区地处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和106国道交汇处,东临黄石市、西接武汉、北达鄂州、黄冈市,是武汉“8+1”城市核心圈内鄂州市南大门泽林镇(建设中的新城区)唯一的一处待开发的处女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武黄高速鄂州站出口近在咫尺,北临鄂州站2KM、五丈港万吨级深水港码头5KM,东距黄石29KM,西至京珠高速30KM,仅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60KM。泽林镇2008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08年5月20日,已有2家过亿元工业项目签订正式合同,落户泽林。其一,地面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生产光源、光电产品的诺琦集团投资合同已于2008年5月16日签订,2008年5月19日收到合同保证金50万元;其二,总投资1.5亿元,一期投资8000万元,生产生物制品产品的江苏省东经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合同已于2008年5月20日签订,签订合同时收到合同保证金8万元。
历史
鄂州泽林镇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以来,始为东楚首府,继为鄂邑、鄂郡、鄂县,其间曾两度成为帝王的首都。在历史上,即是鄂东南的重要商埠,亦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时期,孙吴立国60年,鄂州泽林镇作为其国都和陪都,先后达45年之久,与南京(古称“建业”)并称“东都”、“西都”。两晋迄于宋辽,鄂州泽林镇时为郡治,时为州府,始终是长江沿岸的政治和军事重镇。鄂州泽林镇人有熊渠、吴孙权、晋陶侃等历代王侯重臣,或承封袭爵,或建都驻,鄂王城、吴王城、点将台等遗迹故址,记载着他们在鄂州泽林镇的文治武功。李白、苏轼、丁鹤年等,或结庐隐居,或慕名游历,都曾在鄂州泽林镇挥毫濡墨,有《武昌钓台篇》、《武昌西山诗》、《松风阁》等诗词歌赋。近现代,鄂州泽林镇以彭楚藩、吴兆麟为代表在辛亥革命中首举义旗;范鸿、刘伯垂等向国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参与创建了北京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还有书坛宗师张裕钊,中国工人运动女活动家张金保,近代武术教育家万籁声,中国现代话剧万籁平,全国战斗英雄赵怡忠等。
地理环境
地理
鄂州泽林镇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市,北与黄冈市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市地区李时珍毗邻。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又是历史文化名镇。全镇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整个版图轮廓呈“三叶型”。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境内拥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其中,中国十大名湖之一的梁子湖方圆300多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气候
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冬暑期时间短,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干旱、大风、冰雹和冰冻等。市年均气温17.0摄氏度,为鄂东地区最高值。地温的变化同气温一致,也系冬低夏高,最低月在元月,最高月在八月。月际变化与气温一样。随着深度的增加年平均地温基本无变化。
春季(3至5月中旬)气候特征:升温快、雨日多、天气变化剧烈。
夏季(5至7月上旬)气候特征:初夏:暴雨多、湿度大、雨量集中。
盛夏(7月中旬至8月)后:晴热少雨、高温高湿,日照强,蒸发大。
秋季(9至11月)气候特征:秋高气爽,晴多少雨。秋季是夏季向冬季过度的季节,北方冷空气迅速南下,本地常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秋收秋播。入秋后,气温下降比较快。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候特征:寒冷少雨,气候干燥,以偏北风为主。寒潮过后天气回暖时,早晚有霜冻现象。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1282.8毫米,年际变化大。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特点是:西北部略多于东南部,中部和西南部介于两者之间。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气候十分明显,秋、冬两季主导风向是偏北风,春、夏两季主导风向是偏东风。
日照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3.7小时,平均每天5.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5%,为鄂东地区高值区。
经济
农业简介
泽林镇农业向称发达,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全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丘陵、平原、湖区组成,尤以湖泊众多而著称,号作“百湖之市”。镇域内,泽林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发展种养业的良好条件。全市有稻、麦、豆等农作物品种200多个,银鱼,胭脂鱼、螃蟹等水生动物100余种,莲、菱、鸡头果等水生植物20多种,猪、牛、羊等畜禽品种近百个,杨、柳、松等树木数百种,主产粮、棉、油,也是湖北省珍珠、螃蟹、茭头等农副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泽林镇集镇稠密,计有大小集镇78个,平均不到2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鄂州市的乡镇企业有了迅速发展,已吸收五分之二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工业化、乡村集镇化初步形成。开发粮、油、果树、蔬菜、花卉等农作物优质高新品种、新技术开发,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系列化生产,优良种畜种禽、水产苗种繁育,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粮食、蔬菜、水果、肉食品、水产品贮藏、保鲜、干燥、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农业向称发达,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全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丘陵、平原、湖区组成,尤以湖泊众多而著称,号作“百湖之市”。市域内,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港沟渠连成网络,共有水域面积近50万亩,可养殖面积30多万亩,适于养鱼、育蚌、植莲,是驰名海内外的团头鲂的故乡。
代表人物
程正瀛的出生地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大山,程正瀛,又名程定国,1885年出生于下庄屋湾,1904年经堂兄程功强介绍参加新建陆军,后被编入新军工程第八营;1911年9月加入工程营的革命组织共进会,积极响应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获得荣誉
1、被湖北省计划生育协会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2、被鄂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3、被鄂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五强水产乡镇;
4、被鄂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5、被鄂城区委、区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6、被鄂城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人口和机会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7、获鄂城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7年农民运动会“联通杯”乒乓球男子团体比赛一等奖;
8、获鄂城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7年农民运动会“移动杯”篮球比赛二等奖;
9、获鄂城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7年农民运动会“联通杯”乒乓球女子团体比赛三等奖;
10、被鄂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11、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农业普查先进单位;
12、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