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地球 Day) 时间为每年的4月22日,是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十年里,工业排放出浓烟和污泥污染了空气,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环境问题滋生。1962年,雷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使公众意识到了生物有机体、环境以及污染和公共健康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始注意到环境问题。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 Nelson)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以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的响应和支持。1970年4月22日,全美国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如何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这份决议由玻利维亚起草,得到了50多个国家的联署支持。世界地球日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环保节日,已经被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认知。每年4月22日,各国政府、环保组织、学校、企业和个人都会围绕着“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来设立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历史沿革
起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十年里,美国人通过庞大而低效的汽车消耗了大量四乙基铅。工业排放出浓烟和污泥,丝毫不担心法律或负面新闻带来的后果。空气污染被普遍认为是繁荣的象征。在此之前,美国主流社会基本上对环境问题以及污染的环境如何威胁人类健康视而不见。
然而,随着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纽约时报》畅销书《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本书代表了一个分水岭时刻,在24个国家销售了50多万册,因为它提高了公众对生物有机体、环境以及污染和公共健康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的认识和关注。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各大高校进行演讲,计划于次年4月22日组织一系列以反对越南战争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然而,在西雅图举行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另一位组织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提议将这场运动转变为一个覆盖全美的、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草根运动。受到尼尔森提议的启发,海斯设想在剑桥举办一场专注于环保的演讲活动。他前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与尼尔森会面,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尼尔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建议海斯暂时中断学业,全心投入到环保运动中。海斯接受了这个建议,暂停了学业。随后,他将尼尔森的初始构想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社区活动,遍布美国各地。
初期影响
“世界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它的诞生源于当时美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发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伊利湖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克利夫兰的凯霍加河由于石油废料污染变得浑浊不堪,甚至因河面着火导致损失惨重;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钻井设施发生故障,造成的石油泄漏影响了周围500平方英里的海面。这些事件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关注,促使美国公众开始广泛地加入环保运动的潮流中来,并在1970年4月22日形成了运动的高潮。在这一天,大约2000万美国人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借以表达他们对环境现状的不满和关注。
作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如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此外,它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
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地球日网络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1980年地球日的主要活动在白宫对面举行,此次活动制定了十年的实质性美国环境立法,包括《濒危物种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超级基金》《有毒物质控制法》《资源保护和恢复法》,还有《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同年环境保护局建立,并禁止了滴滴涕及汽油含铅。地球日在80年代继续在国际上推广,国际政策倡议也是如此。
活动推广
1990年左右,一群环保领袖找到丹尼斯·海斯,再次组织了另一场保护地球的大型活动。这一次,地球日真正走向了全球,动员了141个国家的2亿人,将环境问题提到了世界舞台上。1990年,第二十届地球日的组织者希望将这个原本局限于美国的活动扩展到全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向中国、美国、英国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发送了信函,呼吁他们采取行动,召开会议,签署关于环境保护的多边协议,协力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同时,地球日的组织者还号召全球致力于环境保护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动员各自的国民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这一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许多国家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最终,在1990年4月22日,来自140多个国家的超过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参与的团体通过举办研讨会、游行、文化表演和清洁环境等活动来弘扬“地球日”的精神,并进一步向政府施加压力,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政策制定。从此以后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1990年的地球日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的回收努力,并为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地球峰会铺平了道路。这也促使威廉·克林顿总统授予比尔·纳尔逊参议员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给予平民的最高荣誉,以表彰他作为地球日创始人的作用。
随着千禧年的临近,海斯同意带头发起另一场运动,这次的重点是全球变暖和推动清洁能源。2000年地球日将第一个地球日的大场面热闹与1990年地球日的国际草根运动结合起来。地球日有互联网来帮助联系世界各地的活动家。到4月22日左右,全球已有5000个环保组织加入,向创纪录的184个国家的数亿人伸出援手。活动多种多样:例如,在非洲加蓬,一个会说话的鼓链从一个村庄传到另一个村庄,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参加各种活动、集会和游行。
建立网络
20世纪90年代,“地球日”的发起人创立了地球日网络组织,将全世界环保主义者联合起来推动“地球日”活动的开展。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人类的活动已经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湖泊和湿地等自然资源正在迅速消失,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面临着枯竭的问题。此外,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这些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倡导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向可持续模式转变。该计划呼吁公众维护三条核心原则:消除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无碳”的未来;承诺个人消费习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建立“绿色经济”,通过为贫困人群创造“绿色岗位”使其脱贫,并将全球教育体系转变为环保型。
日期确认
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这份决议由玻利维亚起草,得到了50多个国家的联署支持。决议说,地球及其生态系统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今后和未来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必须与自然界和地球和谐共处。决议呼吁各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有关各方以适当的方式庆祝“世界地球日”,提高人类对保护地球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在《世界人权宣言》通过60年后,地球母亲的权利也终于得到了承认。他呼吁联合国会员国考虑制订《地球权利宣言》,以确保地球和所有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联大主席布罗克曼说,人类不拥有地球,而是属于地球。他说,通过设立“世界地球日”,联合国呼吁各国重视人类和地球的福祉,把爱护地球和保护日渐稀少的自然资源作为共同的责任。
现状
截至2025年,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世界地球日的活动催化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使得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世界地球日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因此,世界地球日的活动将继续致力于唤起人类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意义影响
意义
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环境。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生态平衡破坏,还相继出现了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国际环境条约体系,联合治理环境问题。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旨在唤起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影响力遍布全球。截至2021年,世界地球日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尽管它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使环保观念逐渐渗入到大众生活,然而从整体来说,地球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仍然严重,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近日,日本政府宣布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的有害废水,或将在10年内蔓延全球海域,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引发了人们对生存未来的强烈反思。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公益活动,过去几十年间,为了保护地球,世界各地的环保人士发起了很多公益活动倡导人类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比如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熄灯一小时”活动,已经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和机构参加进来。
历年主题
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 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目前最主要的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 、 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纪念活动。每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原地区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目前最主要的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纪念活动。每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参考资料
历年活动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世界各国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的活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2006年6月4日,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举办,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参加活动并发表讲话,教育部、民政部、中央文明办、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北京市政府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主题活动并致辞。同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绿色中国·环保主题服饰展”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参观了服饰展并发表讲话。
2007年4月20日,安徽省芜湖市北塘学校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在校园内展示150米长卷《群鱼图》,并请画家王宗荣为同学们讲解一些鱼种灭绝的原因。4月21日,在马德里,一些市民举行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游行,以纪念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4月21日,一些墨西哥志愿者在首都墨西哥城的索卡洛广场开展地球日宣传活动。当日,一个题为“地球变暖采取应对选择”的活动在这里举行,旨在纪念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一些市民游行呼吁保护地球环境。当日,马德里举行大游行,呼吁保护地球环境,以迎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到来。4月21日,来自英、美、日、韩等国的百余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齐聚上海动物园,在搭建的国际民族村,展开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活动,呼吁人们携手保护地球家园。
2007年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中国2007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中国2007年世界地球日宣传的重点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善待地球人人有责,节约资源可以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工作做起的全民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0年,全世界近10亿人采取行动庆祝地球日40周年。估计有20000个合作伙伴通过气候集会、十亿绿色行动,以及通过EARTHDAY.ORG的在线行动中心让民间领袖参与建设绿色经济的计划,就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采取了行动。通过全球对话日,超过39个国家的200多名当选官员与他们的选民积极对话,讨论他们为创建可持续绿色经济和减少碳足迹所做的努力。
2012年4月22日,中国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会场宣传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
2013年4月22日,由中国亿利公益基金会发起并主办的"改良沙漠土地、优化国土空间——纪念4.22世界地球日千人生态国土治理大行动",该活动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生态改良基地举行。活动将组织当地农牧民、企业员工、公益人士近千人集中开展种植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沙漠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沙漠生态经济发展、促进沙漠土地改良。期间,中国亿利公益基金会将启动2万亩改良土地现代农业项目,并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启动"中药甘草"种植专项基金。2013年4月22日上午,中国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大学举办世界地球日大讲堂活动。下午,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的《地海漫诗》海洋科普专题展正式开展,并邀请媒体现场参观。
2014年,中国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从4月20日开始,至4月26日结束。活动周期间,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开通国土资源部官方微信,发布《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推介中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课堂暨科普展览、守护远古的生命主题展览、世界地球日专家主题论坛、第二届在京高校大学生地球日主题演讲比赛等示范活动。
2015年4月18日,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广场,人们举办了“气候运动及结束极端贫困”相关主题的庆祝活动。
中国2017年地球日的主题为“气候与环保教育”。地球日网络在2017年4月22日开展一场全球性的地球日环保知识普及活动,旨在让大众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采取正确的措施来保护环境。我们鼓励参与活动的社团组织积极与当地社区或学校开展合作,邀请环境领域有影响力的一至三位嘉宾,以沙龙形式与社区居民及在校学生一起对环境热议话题展开交流组织。
2018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今年地球日活动周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 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活动周从4月22日开始至4月28日结束。
2019年中国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自4月22日开始至4月28日结束。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要求,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期间,自然资源系统将策划开展系列主题科普活动,普及自然资源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中国自然资源系统科普基地将免费或者优惠向社会公众或青少年开放。各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将举办开放日活动,以专题讲座、实验室参观体验、重大科技成果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最新科技成果。
2020年地球日是地球日50周年纪念日。活动包括全球大扫除、公民科学、宣传、教育和街头艺术等活动。2020年地球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许多计划中的活动被转移到网上。值得注意的是,EARTHDAY.ORG和一个青年活动家联盟共同主办了为期三天的地球日直播,以纪念美国地球日50周年。全世界总共有超过10亿人参加了地球日行动,1亿人参加了50周年纪念活动,这被称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群众动员。
2020年4月22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CGDF)、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联合地球日网(世界地球日活动协调机构)、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共同开展了一场全球性的线上行动,与欧阳娜娜、阿云嘎两位地球日大使,和演艺界、体育界、业内领袖、社会组织等一起,付诸行动,为地球祈祷,为自然发声。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领导人联合国气候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22年4月,正值第53个世界地球日之际,长沙肯德基联合走读湘江-低碳联盟及长沙市热爱环保的大学学子共同开展以“‘绿’动星城,和肯德基小绿店一起自在”的低碳骑行踏青游活动,骑行活动从南国新城出发沿湘江沿江风光带周边一圈,借此向市民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理念,并在户外踏青游的同时开展低碳环保主题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和互动活动。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当天,中国自然资源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市共同举办地球日主场活动,旨在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2024年4月19日,第55个世界地球日暨2024年湖北省地质科普亮宝会启动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行。
2024年4月22日是第五十四个“世界地球日”,中国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开展宣传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2024年4月22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在临沂举办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内容包括宣介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及“山水工程”“厦门市实践”“美丽中国 规划先行”等工作情况,发布《2023中国地平线公报》《2023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主场活动前后,还将组织开展主题采访、主题公益宣传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策划制作新媒体产品,联合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成员开展系列宣传。
创始人
丹尼斯·艾伦·海斯(Dennis Allen Hayes),出生于1944年8月29日,是“地球日之父”,美国著名的环境主义者和太阳能倡导者。他在1970年作为第一个世界地球日的协调员而声名鹊起,并创建了地球日联盟(地球 Day Network),将其扩展到180多个国家。海斯在环保和能源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曾在卡特政府期间担任太阳能研究所(现称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负责人。他还担任布利特基金会的主席和执行总监,以及能源基金会的主席团主席。丹尼斯•海斯一直从事环保活动,他曾曾荣获Sierra Club、联邦野生动物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太阳能协会、远离战争组织和Interfaith Center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的最高荣誉奖项。丹尼斯还荣获了1978年度,35岁以下杰弗逊最佳社会服务奖,还曾被形象杂志(Look Magazine)评为20世纪100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并被国家约翰·奥杜邦协会评为100个最杰出的环保人士之一。2000年他被时代周刊提名为100个“地球英雄”之一。
衍生文化
贝印“纸剃刀”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贝印将于当天在中国发售日本人气产品“纸剃刀”,用纸替代传统的塑料刀架,配合优质工艺的金属刀头,在践行环保理念、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同时,用美观实用的设计引领绿色时尚,鼓励更多消费者参与到绿色生活方式之中。
地球之旗
地球之旗的主要图案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世界地球日标志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地球日活动设计的,这面旗帜是环境保护运动的象徽。
活动标志
世界地球日的标志是绿色的希腊字母Θ。
环境问题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已有三大酸雨区。中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森林锐减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
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是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
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海(东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具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参考资料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这些与地球相关的知识可以讲给孩子听.中国教育报.2023-12-17
修复我们的地球.中国家庭报.2024-09-02
地球日的起源.earthday.2024-09-13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和发展.岳阳市人民政府.2024-09-02
新闻背景:“世界地球日”的由来.新华社.2023-12-17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和发展.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12-17
地球日的由来.新浪财经·镇江日报.2023-12-17
4·22世界地球日,“全球战塑”,守护绿色家园!.新浪财经.2024-09-13
世界地球日历年主题.辽宁省自然资源厅.2024-09-02
世界地球日|这些知识你知道吗.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2
世界地球日‖让地球微笑,让万物呼吸.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2
关爱地球从点滴做起——世界地球日我们应做些什么.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09-22
世界地球日|今天,听地球说说话.百家号.2025-04-22
世界地球日|这些知识你知道吗.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3
浅析“世界地球日”活动对促进环境保护的意义.中国湿地博物馆.2024-09-22
第55个“世界地球日” |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3
世界地球日|守望地球未来,奔赴星辰大海.澎湃新闻.2024-09-13
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4-09-02
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将在福州市举办.今日头条-海峡网.2023-04-13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检察卫士”的特别行动.今日头条-常州武进检察.2022-04-21
历年“世界地球日”主题回顾.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2
环境保护大事记(2006年6月).生态环境部.2024-09-22
全球各地举行活动纪念世界地球日(组图).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4-09-24
2007年“世界地球日”主题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防灾科技学院.2024-09-22
国土资源部在京举行活动纪念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中国政府网.2024-09-22
国土资源部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新闻通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4-09-22
第4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人民网.2024-09-22
世界地球日:全球的环保意识觉醒.中国气象局.2024-09-22
2017亿绿行动活动手册.2017亿绿行动活动手册.2024-09-22
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中国政府网.2024-09-22
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4-09-22
生态中国:为地球祈祷 为自然发声.中国生态网.2024-09-22
世界地球日,中国好声音.国际在线.2024-09-22
世界地球日:环保志愿者低碳骑行 宣传绿色出行理念.金台资讯 .2024-09-22
2023年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4-09-22
世界地球日暨湖北省地质科普亮宝会启动仪式在地大举行.极目新闻.2024-09-22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网.2024-09-22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2
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4-04-24
关注环境·人物:“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新华网.2024-04-24
关于世界地球日 你知道多少?.江苏省自然资源.2024-04-24
“ 世界地球日 ”之父——丹尼斯·海斯.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2024-04-24
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4-04-24
人物志 | 丹尼斯·海斯.人民网.2024-09-22
【中国矿业报】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关于“世界地球日”的那些事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09-22
“地球日”贝印在华发售纸剃刀 创意环保引领绿色时尚.百家号.2024-09-13
世界地球日丨一起守护共同的家园!.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3
迎接世界环境日.中国能源网.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