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濬墓
吴其濬墓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以南6公里处的汪棚乡大皮村。吴其濬故居、吴氏世大夫祠位于县城中心。于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吴其濬 墓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公布吴其濬墓故居、吴氏世大夫祠为吴其濬墓的附属文物。
人物故居
吴其濬故居,是吴其濬的出生地,在县城东门内,是一座典型的四合大院,原沿街有门楼三间,东西耳房数间,进大门后是天井院,分东园门、西园门和正门三个住宅。由于历史的原因,故居仅存堂楼和“绿云轩”读书楼上下二层共16间。楼房为青砖、灰瓦、木框架结构,前后廊为石基木立柱,二楼走廊为木花格护栏。故居房屋现有面积329平方米。
吴氏世大夫祠,原前后五层,有正殿、后殿、香火殿等,并有旁宅,院落为祠堂服务。大夫祠现仅存大殿5间,建筑为青砖小瓦,木框架结构,前廊为石方立柱,现有房屋面积162平方米。
人物简介
吴其濬,字季深,一字,别名“雩娄农”。生于1789年(乾隆54年),卒于1847年(爱新觉罗·旻宁26年)。1817年(嘉庆22年)丁丑科考中一甲一名进士,成为“状元”。此后,他历任翰林院修撰,广东省、浙江省乡试正考官,湖北、浙江、福建省、山西省巡抚,湖广总督、云南省总督、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等职,有“宦迹半天下”之称。
吴其濬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世界科技史上有影响的著名科学家。他从政之余,完成了对大半个中国的科学考察,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总结。在植物学、药物学、矿业学及水利学等方面都有建树,留下了大量的科学文化遗产,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植物名实图考》是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把我国传统植物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对世界植物学界有深刻的影响。《云南矿厂工器图略》是我国第一部矿业工具专著,在我国矿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治淮上游论》中,明确主张用“蓄”的方法治水,这是对我国治水方略的一个新发展。
吴其濬为官清廉,“洁己奉公”、“学优守洁”,有好官、清官之誉。他逝世后,爱新觉罗·旻宁颁发加封赐恤赐祭葬的上谕,在《清史列传》中全文记载。
吴其濬墓占地5亩,原规模较大,墓前有石人、石马、石兽、碑刻、祭堂、牌坊等。现仅存主墓及墓碑,墓高4米,直径7米,1989年省文物局拨款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