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库勒乡
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辖乡,辖团结村、皮羌其村、库塔依村、帕合特其村等15个行政村。位于泽普县西部,东与波斯喀木乡相接,南与阿克塔木乡、赛力乡相连,西、北与莎车县毗邻,距泽普县城5.5千米。全乡国土面积62.24平方千米。阿依库勒,维吾尔语,意为月亮湖。传说境内原有一湖,某年秋夜,一女到湖边提水,望见湖中呈现一轮明月,即惊唤众人观看奇景,人们就此称之为阿依库勒。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一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建设乡。
1950年,划归四区。
1958年,为卫星公社一部分。
1961年,卫星公社析置阿依坤公社。
1968年,改名东风公社。
1969年,东风公社改名九公社。
1976年,恢复阿依坤公社。
1978年,阿依坤公社改名阿依库勒公社。
1984年,阿依库勒公社改为阿依库勒乡。
2011年,阿依库勒乡辖乌其吐玛、下乌其吐玛、皮羌其、库塔依、帕合特其、乌鲁克明、夏依旦、下翁热提、塔勒克其、上翁热提、阿合提其、库依巴格、上库勒尔干、阿依库勒14个行政村,下设69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泽普县辖乡,辖团结村、皮羌其村、库塔依村、帕合特其村、泽勒普善村、巴什吾斯塘村、托万翁热特村、塔勒克其村、巴什翁热提村、努尔巴格村、上翁热特村、乌其吐玛村、夏依旦村、阿依库勒村、阿依丁库勒村1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阿依库勒乡地处叶尔羌河冲积扇的中上部,地势平坦西南略高、东北较低,海拔高度在1257—1310米之间。
气候
阿依库勒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长,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1.7℃,无霜期年平均21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65.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
人口
2010年,阿依库勒乡总人口1.17万人,其中男性5807人,占49.5%;女性5921人,占5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9人。
2011年,阿依库勒乡总人口1.2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8万人;另有流动人口280人;以维吾尔族为主,达1.09万人,占90.2%;还有塔吉克族、汉、回等4个民族,塔吉克族6人,占5.5%;汉族505人,占4.2%;回族8人,占0.1%。人口出生率14.3‰,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10.4‰。
截至2018年末,阿依库勒乡户籍人口为1319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阿依库勒乡财政总收入246万元,比2010年增长21.2%。全乡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755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55元,比2010年增长10%。
2018年,阿依库勒乡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2个。
农业
2011年,阿依库勒乡农业总产值14637.9万元,比2010年增长28%。阿依库勒乡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生产粮食1414吨,人均191.2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甜瓜、蔬菜等。棉花种植面积0.9万亩,西甜瓜种植面积400亩,蔬菜种植面积500亩。阿依库勒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牲畜年末存栏4.8万头(只),牲畜出栏3.2万头(只);家禽饲养量13.6万羽。生产肉类2164吨,禽蛋232吨,鲜奶427吨;畜牧业总产值3909万元。红枣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3969吨;核桃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1400.6吨;苹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1.2万吨。
工业
2011年,阿依库勒乡工业总产值达到60万元。有工业企业30家,其中砖厂5家,面粉厂2家,红枣加工企业1家。
商贸
2011年,阿依库勒乡有商业网点45个,职工97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1.7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阿依库勒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71.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57.9万元。
政府政策
发展模式
一是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大力发展“短、平、快”家禽养殖,认真实施良种、良料、良 养、科学防疫四位一体的饲养方式,整体推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乡牲畜存栏27267头(只),出栏24198头(只)。现有温室大棚330座,大、小拱棚内四季飘香。
转变作风
二是转变作风,当 好“贴心人”。要求村级干部以“四有领导班子、五好干部队伍”创建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切实改进作风,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始终关心群众,时时刻刻把农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在服务“三农”中体现新时代村级干部的风范。
学用科技
三是学用科技,当好“科普人”。要求广大村级干部要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基层宣传科学,普及科学,使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致富的意识不断增强。
落实政策
四是落实政策,当好“监督人”。要求村级干部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过程中,不流于形式,不走样,要当好监督员,使农民群众都知政策、明法规,同时及时纠正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切实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脱贫致富
五是脱贫致富,当好“领路人”。要求村级干部要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带头学科学、用科学,利用科学技术自己致富,走出一条科学致富的道路,结合“双培双带工程”,与特困户结成“一帮一”扶贫对子,向特困户提供科学技术知识致富项目,并经常进行技术指导,使贫困户每户掌握1—2门农业实用新技术,以达到互帮互助、共同富裕的目的。
养殖发展
阿依库勒乡紧紧围绕家禽养殖“短、平、快”的战略,加快推进肉杂鸡入户养殖工作。该乡依托津泽工业园区佰佳肉业,广增销售渠道,在2007年乌什吐玛村饲养蛋鸡3700只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做强家禽养殖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加快致富步伐。
自县委召开家禽养殖工作会议以来,该乡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召开了肉杂鸡养殖现场会,做好动员,做到“早计划、早落实、早见效”。该乡确定了肉杂鸡养殖户572户,并确定乌鲁蒙村、上翁热提村两个村为肉杂鸡养殖专业示范村。为做好示范引导,该乡积极同畜牧部门联系,购进肉杂鸡苗12000只,在乡畜牧站育雏20天后,发放到养殖户家中饲养,每只鸡苗由乡政府补贴0.7元。为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该乡还举办了肉杂鸡养殖培训班,给养殖户以技术上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从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上予以扶持,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切实提高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该乡已建成肉杂鸡鸡舍240户,禽舍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统一购进网床、饮水器、饲料罐等设备,同时,做好肉杂鸡养殖跟踪服务工作,安排技术人员做好肉杂鸡免疫、禽病防治、温、湿度控制及饲料供应等工作。目前,该批鸡苗长势良好,成活率达到99.5%。饲养至70日龄,体重达1.5—2千克即可上市销售。
交通
阿依库勒乡有848县道过境。2011年末,阿依库勒乡有村级柏油路9条,总长68千米;沙石路45条。
2017年,阿依库勒乡各行政村已建有通村硬化公路。
所获荣誉
2017年11月,阿依库勒乡塔勒克其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
2021年7月,阿依库勒乡党委被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