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外文名:Feline viral rhinotracheitis,简称:FVRs),又称为猫传染性鼻气管炎或猫传支,是由1型猫疱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 type1,FHV-1)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猫科上呼吸道炎症与角膜结膜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上呼吸道病毒病。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主要是感染猫,尤其是侵害仔猫。病猫和带毒的猫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病毒经鼻眼,咽的分泌物排出,易感猫通过鼻与鼻的直接接触及吸人含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该病传播非常迅速,往往接触几分钟便感染,同一个环境中饲养的猫一旦爆发,几乎100%感染,除非该猫免疫或已经感染过。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表现上呼吸道症状,病猫最初的症状就是发烧,打喷嚏,流鼻涕,其次流眼泪,眼睛分泌物多,角膜溃疡,有些猫会继发肺炎有些猫无法进食,逐渐消瘦,体质虚弱,最终死亡。

由1型猫疱疹病毒感染的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病状和另外几种猫的传染病有类似之处。确诊时需要进行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或病毒分离才能做出准确诊断。也可用病猫眼结膜和上呼吸道黏膜涂片或做组织切片,用1型猫疱疹病毒荧光抗体染色,可做出准确快速诊断。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赖氨酸干扰素以及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喷昔洛韦核苷类疱疹病毒科药物。猫经过治疗耐过7天后可逐渐恢复健康。

简介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是一种以猫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传染性极强的临床常见病症。幼猫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20%~50%,成年猫感染后一般不会致死,对猫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病原体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病原体为1型猫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它属于大型病毒,具有典型囊膜的线状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粒子为圆形或椭圆形,20面体对称,不同成熟状态的病毒粒子直径不同,由核心,衣壳,囊膜组成,核心呈均匀一致的圆形电子致密区,有时可见花纹样结构,外层衣壳由162个壳粒构成,囊膜包含病毒膜和纤突。

病原体理化性质

大多数的1型猫疱疹病毒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56℃条件下,30min即可灭活,在pH\u003c5.0或者pH\u003e8.0的溶液中也可灭活对乙醚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敏感。

流行病学

1型猫疱疹病毒只感染猫和猫科动物,传播途径分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在自然条件下,一般经呼吸道,消化道,飞沫,眼鼻分泌物,胃肠道分泌物等直接,间接的迅速传播,也可以通过胎盘,生殖道垂直传播给幼儿,并导致其死亡,或出生后带毒。患病动物和处于潜伏期的动物都是1型猫疱疹病毒的传染源,从体内排出病毒的过程可持续2周甚至更久的时间,潜伏期的患病动物因为临床表征不明显比较隐蔽,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和感染范围。

临床症状

一般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病程分为感染期,潜伏期,发病期和死亡期。FHV-I通过口鼻,胃肠道,结膜等接触,进入机体后,主要集中在鼻腔,中隔,咽部等上呼吸道,或通过鼻泪管在眼结膜上皮细胞等地方进行大量增殖,引起区域性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导致体温升高,喷嚏,流涕,流泪,咳嗽,角膜炎结膜炎等临床症状,由于在鼻道和眼睑处大量的分泌物排出,组织局部水肿,可能会造成呼吸困难,不能视物,发病后期在眼结膜,角膜大量增殖,造成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失明。病毒在口腔,舌,咽部也大量繁殖,引起口腔,舌,牙龈的溃疡廉烂,影响猫的正常进食。严重时可感染到肺部,引起肺炎。组织学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组织坏死,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出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网。

病理变化

患有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猫剖检变化,鼻腔充满脓性分泌物,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喉口有脓性分泌物,气管黏膜轻度充血,表面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肺脏由粉红色变为红色,左右肺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和坏死,并有少量的出血。肝脏黑紫色,有少量的出血点并有一个针尖大小的坏死点。脾脏有点状出血。肾脏轻度水肿,膀胱内诊断充满淡黄色尿液。

诊断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与杯状病毒科,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极为相似,所以需要通过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等,但在实际临床上一般以分子生物学诊断来确诊。

分子生物学诊断包括普通 PCR,RT-PCR,英光探针-PCR等。采集患病动物眼鼻分泌物,尿液,血液等,送检相关机构或者使用FHV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反应,点样跑凝胶电泳后进行UV成像观察,判断是否扩增出特定条带,以确定是否动物被感染。

治疗

抗病毒

治疗猫病毒性鼻气管炎使用猫干扰素,利巴韦林,聚肌胞。有眼部症状,必须尽早点阿昔洛韦或利巴韦林眼药水,以免慢性结膜炎或是角膜炎。对于有上呼吸道症状的病猫可以采用雾化治疗。雾化治疗呼吸道症状较重的猫可在生理盐水中加人庆大霉素,廉Caspase-3,聚肌胞,地塞米松用于缓解鼻塞,喷,咳症状。

抗菌消炎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是病毒感染,但也往往有细菌的二次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是必须的。阿莫西林是首选,其次头孢哌酮钠,在临床经验中效果良好,麻佛微素也可以。

对症治疗

对于饮食欲废绝的动物应当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特别应当口服猫胺,主要成分L-赖氨酸,它可以在体内竞争性抑制精氨酸,而精氨酸是猫疱疹病毒的营养促进剂。猫复发时往往症状轻微,有时单纯给予口服猫胺及可恢复。

预防

对于猫鼻支的预防主要是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临床上最常用的疫苗是猫三联苗,该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猫瘟,猫鼻支气管炎和猫杯状病毒病。进行免疫的猫首年防疫应当注射三次,以后可每年注射一次。另外,要将健康猫和病猫进行隔离,同时对发病的环境要进行彻底消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