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猪流产

猪流产

猪流产是指母猪在正常妊娠期间发生的妊娠中断现象,主要表现为死胎、未足月活胎(早产)或排出于尸化的胎儿。这种疾病在养猪业中较为常见,对养殖生产有较大影响。流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

原因

传染性流产

传染性流产是由一系列病原菌寄生虫病引起的,其中包括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布鲁氏菌病、猪瘟、弓虫症钩端螺旋体病等。

非传染性流产

非传染性流产的因素更为复杂,涉及营养、遗传、应激、内分泌失调、创伤、中毒、用药不当等多个方面。

临床症状

隐性流产

发生在妊娠早期,此时胚胎较小,骨骼尚未形成,因此胚胎会被子宫吸收,不会排出体外,且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偶尔会出现阴门流出大量分泌物的情况,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发情。

死亡胎猪

在妊娠期间,可能只有少数胎猪死亡,但这并不影响其他胎猪的生长发育。这些死亡的胎猪不会立即排出体外,而是会在正常分娩时随着成熟仔猪一同产出。随着时间推移,死亡的胎猪体内水分被母体吸收,胎体会收缩,颜色变成棕褐色,称为木乃伊胎。

流产过程

当大部分或所有胎猪死亡时,母猪会迅速出现分娩症状,变得兴奋不安,乳房肿胀,阴门红肿,同时从阴门流出污浊的褐色分泌物。母猪频繁努责,排出死胎或虚弱的仔猪。如果子宫口开放,腐败细菌可能会入侵,导致未排出的死亡胎儿腐烂分解。此时,母猪的症状加重,阴门持续流出污秽、恶臭的分泌物和组织碎片。如果不及时治疗,母猪可能会因败血症而死亡。

诊断鉴别

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猪流产的发生。若要进一步确定是否为传染性流产,则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防治措施

治疗

治疗原则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阻止流产;无法阻止时,促进死胎尽快排出,以确保母猪的健康。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 当妊娠母猪表现出流产的早期症状,且胎儿仍存活时,应尽力保护胎儿,防止流产。可通过肌肉注射黄体酮10~30毫克,每隔一天一次,连续两次或三次。

- 如果保胎失败,胎儿已死亡或开始腐烂,应促进死胎尽早排出。可以通过肌肉注射己烯雌酚等雌激素,结合使用垂体后叶、催产素等来促进死胎排出。当流产胎儿排出受阻时,应及时实施助产

- 对于流产后子宫排出污秽分泌物的情况,可以用0.1%高锰酸钾等消毒液清洗子宫,随后注入抗生素,进行全面治疗。对于由传染病引发的流产,应首先治疗原发病。

预防

为了预防猪流产,应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保健工作,避免对其施加过度压力和撞击,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禁止喂食冷冻、发霉或有毒食物。此外,还应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检疫和消毒,谨慎使用药物,以免造成流产。

参考资料

母猪流产了!原来是这些疾病在捣乱!.中国养猪网.2024-10-20

母猪流产的原因和分析.知乎专栏.2024-10-20

母猪各阶段流产的根本原因.搜狐网.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