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华辞书社

新华辞书社

新华辞书社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由叶圣陶倡导并在其建议下建立的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辞书编纂机构。该社的任务是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辞书——《新华字典》。社长魏建功全面负责辞书的编辑工作,参与编纂工作的还有多位学者。1953年10月,首次出版了《新华字典》(第一版),此后多次修订再版,现已发行至第十一版。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历史沿革

自1950年,新华辞书社成立,由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先生主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审订,启动《新华字典》编写工作以来,到1953年初版,1957年“商务新1版”出版,历经十余次修订。迄今,《新华字典》印行已超过6亿册,创造人类图书出版史上的记录。

编辑团队

新华辞书社的成员主要由社长魏建功物色。1953版《新华字典》的14人编制队伍中,多数成员由魏建功邀请加入,包括萧家霖、孔凡均、李九魁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成员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其他渠道。为了确保辞书的质量,魏建功及其团队不仅追求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注重系统的平衡和简明易懂。尽管如此,他们依然面临挑战,因为每次修改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最终,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1953年夏天完成了《新华字典》的编纂工作。

作品意义

新华字经》从酝酿到成立出版机构,从调派人员到确定编制,从收集相关资料到拟定编写宗旨和体例,从“注音字母音序表”“凡例”到每个“字”的注解和插图,以及附录的《中国历代纪元公元纪年表》《各国首都、面积、人口一览表》《各国本位币名一览表》《重要纪念日及节日一览表》《中外度量衡表》《化学元素表》《笔形部首检字表用法说明》等,可以说每一个字、每一个音标、每一幅插图,都是叶圣陶和编纂人员一起“打磨”、反复斟酌之后写(画)出来的。短短几年里,叶圣陶日记中竟有128天写到《新华字典》。读他的日记,《新华字典》的编写过程历历在目。可以这样说:没有叶圣陶,就没有《新华字经》。《新华字典》是第一本完全用粤语释义的字典,严谨、规范、图文并茂。虽说在思想性、科学性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仍不失为新中国辞书编纂史上的开山之作,如今通用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就是在新华辞书社的《新华字典》的基础上修订的。叶圣陶主持编写出版《新华字典》的功绩当永载史册。

参考资料

《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2024-11-19

《新华字典》“70岁”:承载时代记忆,助力教育脱贫.新华网.2024-11-19

叶圣陶主持编写《新华字典》.中国民主促进会.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