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博物馆
澳大利亚博物馆(Australian Museum)位于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Sydney)市区,威廉姆街(William Street)和学院街(College Street)路口,毗邻海德公园(Hyde Park)。是世界公认的十家最顶级的展馆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澳大利亚博物馆建于1827年,着重自然历史和土著居民研究,在自然历史和人类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博物馆原名为“悉尼博物馆”或“殖民地开拓者博物馆”,建馆之初旨在收集“许多罕见的、自然稀有奇特物种标本。1829年,威廉·霍姆斯(William Holmes)被任命为第一任馆长,该机构于1836年被正式命名为澳大利亚博物馆,并规定澳大利亚博物馆和悉尼皇家植物园由一个殖民地知名人士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共同管理。
馆舍介绍
澳大利亚博物馆位于悉尼海德公园附近,是全澳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博物馆建于1827年,是全澳第一家博物馆,原名为“殖民地开拓者博物馆”,1929年改称现名。
澳大利亚博物馆设有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项目,馆内的教育中心可供中小学生上课。博物馆还为学生们放映科普电影、让学生观看显微镜标本、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博物馆每年大约接纳8万人次的学生参与学习项目。
馆藏陈列
澳大利亚博物馆内常年展出的有杰出的原住民区、原产鸟类、昆虫、哺乳纲各种动植物标本,以及一个关于宝石,化石,矿石的教育性展示区,在其他展示区游客可以发现更多人类的演化、恐龙、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人及他们的风俗。馆内展出的展品包括澳大利亚原住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工艺陈列,澳大利亚特有的飞鸟、鱼类、昆虫和贝壳化石等。博物馆建于1827年,是全澳大利亚第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原名为“殖民地开拓者博物馆”,1929年改称现名。藏品极为丰富,很多藏品是独一无二的,主要收藏和展出各种动植物标本,化石,矿石,与人类学研究有关的物品,与环境科学有关的物品。
详细内容
Australian Museum
Sydney,Australia
是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着重自然历史和土著居民研究的博物馆,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该博物馆收藏标本约875万件,分属人类学、动物界、古生物学、环境科学和矿物学。陈列内容主要有澳大利亚的特殊自然景观和动物、澳大利亚土著以及大洋洲太平洋诸岛自然与人文资料等。展室八个,包括一座“灵屋”。大洋洲艺术展室,展品有史前石器、陶器、祭器、原始雕刻造型和原始装饰工艺品。澳大利亚沙漠展室描绘沙漠自然景观、动物和土著及移民在干旱环境中的生活。哺乳动物展室展示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以树袋熊、袋鼠和跳鼠科等有袋类最为精彩。海洋动物展室主要展出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热带海洋动物。矿物展室展出5000种以上矿石标本,其中有珍贵的蛋白石。此外,还有鸟类、昆虫和骨骼展室。博物馆内有别具特色的原住民区、原产鸟类、昆虫、哺乳纲、以及一个关于宝石和矿物的教育性展示区,在其他展示区游客可以发现更多人类的演化、恐龙、太平洋和各地人种的介绍及他们的风俗;也包括一个完整的甘姆蓝管弦乐团展示区;最有趣的是一个骨架室,专门展出各种动物的骨架。此外,千万不要错过观赏“艾瑞克”的机会,那是一只1亿1千万年前的蛇颈龙属,这只蛋白石似的海洋爬行纲生物是从南澳岛一个尘土飞扬的库伯皮地挖掘出来的。
为了增加吸引力,博物馆定期更换展品,主题通常是有关于环境与文化的传承,在博物馆周围的商店内有出售关于澳大利亚相关书籍、以及特别的礼物与纪念品。
馆藏文物
展厅介绍
澳大利亚博物馆一共三层,共十个永久性陈列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
一层有第十展厅------骨架展厅和第九展厅------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展厅及临时展厅。另外还有一个学术报告厅。在第一层的展厅当中主要有以下三件珍贵展品。
馆藏陈列
馆内设有5个永久性展厅,分别被命名为“永恒”、“澳大利亚最初的居民”、“地平线”、“国家与民族”、“古老的新大陆”,按各自的主题展示了土著人早期在这块大陆生长繁衍的历史、欧洲白人移居澳大利亚大陆史、澳大利亚联邦成长史;并收录了50位历史上杰出澳大利亚人的故事,贯穿以国家的象征、民族的精神这条主线。用馆长克莱多克.莫顿的话说,这样的安排凸现了博物馆的三主题--“吾土、吾国、吾民”,目的是“
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5个永久性展厅内总共设有65处应用互动式高科技声光多媒体技术的展示设备,帮助参观者形象生动地了解展品内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物馆据称有着全世界最大、最丰富的树皮画藏品。馆藏展品总共超过19万件,展出的大约只是其中的2%。
除了前述5个永久性展厅外,博物馆还有数个临时展厅,经常被用来举办一些专题展览,比如澳大利亚金矿开采史、外太空探索历程、畜牧业发展史,乃至政治漫画展等。此外,博物馆还经常走出去,在全国其他州的首府城市以及海外举办展览。
骨架标本
东部袋鼠
东部袋鼠(eastern grey 袋鼠科)是澳大利亚最有名的有袋哺乳纲之一,常见于澳大利亚东部。展品是一个骨架,它具有有力的尾巴,帮助它在跳跃时保持平衡。在丛林教堂(bush church)展示基督教与土著性是如何融合的。画中的人物在和铁罐茶而不是葡萄酒,吃的是土坑里烤的饼而不是面包。十九世纪之前土著人的木制吹管旨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发现。是一种仪式乐器,只有男人能吹。它使用让蚂蚁掏空了的树干做成。
彩虹蛇(rainbow serpent)是土著创始传说中所描绘的一种像蛇动物。彩虹蛇蜿蜒滑行穿越澳大利亚,创造了山川和河流。这些绘画显示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对彩虹蛇的不同解释。来自北领地的人哀悼死者数月。在哀悼期间他们雕刻杆,代表亡人,并帮助其灵魂进入来世。杆子的高度直接与此人在族中的地位相联系,杆子的设计象征着氏族的图腾。将杆子立起表明哀悼的结束。
巨头鲸(sperm whale)骨架是一百多年前这头鲸目在悉尼南部搁浅之后送到博物馆来的。以往搁了浅的鲸鱼为不同群体的土著人提供了聚餐和交易的机会。
第二层也有两个展厅分别是第八展厅------矿物世界和第七展厅------矿物收藏。二层的展厅中有如下三个展览单元。
1欢迎陌生人(welcome stranger)展出的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金块。它是在十九世纪80年代淘金热时期找到的,当时澳大利亚从自反定居地转变成一个繁荣的殖民地。
2在宝石窟(gam vault)有很多种类的奥宝石。奥宝石绚丽的色彩是由宝石里的二氧化碳为小球面折射的光线造成的。当一块宝石被转动时,它的图案和色彩随着二氧化硅不同平面所折射的光而变化。
3crocolite是在塔斯马尼亚州开采的一种非常纤细含铅量很高的红色水晶。精制的水晶石受到现代化开采的破坏,所以如今很难找到如此大的标本。
建筑布局
其建筑设计创意新颖、风格活泼,以质朴无华的材料勾勒出简洁明快的建筑线条,配之以五颜六色的外墙装饰,令人过目难忘。从空中鸟瞰,整幢建筑半绕著名为“澳大利亚梦”的中心花园,似贝壳的螺旋,又像紧握的拳眼。从博物馆入口上方高低起伏延伸出去的,看上去像翻滚过山车轨道似的构造,最高处达30米,既有遮风挡雨的实用功能,又是澳大利亚历史曲折跌宕的象征。2001年,该博物馆曾获世界最佳公共建筑奖--“蓝图建筑风格奖”。2005年被命名为“澳大利亚最佳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展馆活动
该馆设管理、科研、陈列、社交和教育等部门。科普教育活动十分丰富多彩,馆内设有教育中心,为中小学生上课。在学校假日里,还组织许多活动,如放映科普电影、观看显微镜标本、野外考察旅游等等。此外,还有一辆两节车厢的展览列车、展览汽车。可供出借的“博物馆箱子”,内有资料、小册子、标本、照片、幻灯片和图表等。
免费要求
裸体参观者可以免费进入澳大利亚博物馆。这项最新的活动才刚刚开始。
女发言人维雷娜.达莉丝说:“在最近的绘画作品展“赤裸的真实”中,我们将会为裸体参观者买单。考虑到有些人可能会不太好意思,我们同样也为穿泳装出席者提供这种免费的待遇。我们希望,所有观众一进入博物馆,就可以切实感受到人体绘画艺术所带来的心灵上的解放。”
展出的所有作品,全部为澳大利亚三位最伟大的画家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埃贡.席勒和奥斯卡.可可西卡的代表作。
巨鳄展出
一只生活一亿一千万年,身长11米的史前巨鳄正在澳大利亚博物馆展出。据介绍,它可能是目前已知在地球所出现的最大型鳄鱼,它的骸骨化石是2000年在撒哈拉沙漠出土的。图为一名澳大利亚小男孩将头放在巨鳄血盆大口中,是史前巨鳄展出。
科普活动
该馆每年定期出版科普杂志《澳大利亚自然史》和科研论文报告《澳大利亚博物馆记录》。
参观亮点
1、动手做一个带装饰的恐龙
2、旋转“命运之轮”,看看哪些动物在大灭亡里生存下来。3、观看真实大小的,由计算机制作的幻灯片,再现澳大利亚恐龙大逃亡的真实场景。
4、动手挖掘恐龙尸骨,使用手提实验用具确认恐龙骨骼。
精彩之处还有:9米长的食草恐龙Muttaburrasaurus,参照昆士兰州发现的鳞甲龙所作的真实大小的恐龙模型 Minmi,以及1亿1千万年前澳大利亚的景象和食草龙Fulgurotherium。
场馆特色
博物馆拥有零障碍卫生间,儿童看护室,咖啡厅,博物馆商店,多功能放映厅等,餐馆,停车场,轮椅停放处(电话预约)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
针对年幼的参观者的心理特点,博物馆设计了一系列相应设施,通过类似猜谜寻宝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探究答案,获取知识。馆内开辟了一个“K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设计未来的澳大利亚城市,然后技术人员再利用三维视像手段将其设计理念当场真实还原,让孩子们享受到亲自动手创造的乐趣。凡来此的孩子无不乐此不疲,兴高采烈,流连忘返,尽兴方归。
除日常展出外,博物馆还与全澳各地中小学合作开展与课业密切相关的教学项目,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作为其课外学习以及国民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孩子们从小了解自己国家的由来。据统计,每年都有大约8万名学生完成该学习项目。
国立博物馆还专门常设一间“教室”,用以举办座谈会和多种形式的论坛,不定期邀请联邦和各州政府的官员与高年级学生直接对话,或就某一话题深入探讨,或以现场采访的形式进行。先后有联邦总理、总督、反对党领袖以及多位政府部长,各大企业总裁等各行各业知名人士应邀参加对话。
筹建计划
正在筹建之中的是第三层里一共有六个展厅其中第二和第四展厅,于2007年末2008年初开放。四个展厅是:
第一展厅研究与发现展厅互动展厅利用书籍,标本,cd-roms互联网进行资料搜集,研究,进而找到你有关科学问题的答案
第二展厅鸟类与昆虫展厅
第三展厅儿童岛专门为5岁及以下儿童设计
第四展厅生物多样性展厅
四个展厅主要有以下展览单元和重要的馆藏标本。
1laughing 笑翠鸟属,有着独特的“笑声”,在澳大利亚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的黎明和傍晚都常能听到它。它大而坚硬的嘴是用来吃蛇及其它小动物。
2漏斗形蜘蛛(funnel web spider),在地面织漏斗形的网。它含有世界上所有蜘蛛中最烈性的毒汁。同其他类的蜘蛛不同,雄性的漏斗网蜘蛛比雌性的更危险
4棘刺魔王,专门适应生活在澳大利亚中部和西南部的干旱地区。
5diprotodon是一种很大的有袋类动物,与wombat属于同一个物种,但在两百多万年前绝种。它有犀牛那么大,并且同wombat一样,也有一个倒置的袋子.
游客评价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寓教于乐的博物馆,随时随地,当你有疑问时,便可以在旁边的电脑或者书架上查询相关的信息,孩子们不一定需要亲自到大自然去便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古灵精怪的玩意。在这里,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蟑螂,怪异的蜘蛛………这个全新的650平方米的展区,将展现恐龙如何生活,如何灭亡的场景,以及我们如何得知这一切,使用现代科学和解剖技术将为新一代的恐龙爱好者揭开2亿3千万年前的古老故事。
恐龙展馆分为四个主题展区:恐龙的世界,恐龙的生活,发现恐龙,未死的恐龙。参观者将穿越时空,进入一个引人入胜又令人恐惧的巨兽世界,探索恐龙的神秘世界。参观者将被展区中的展品震撼:这里有最新发现的从未在澳大利亚展出过的2.28亿年岁的长得像鸟的翼龙Eoraptor,还有22米长的蜥蜴Jobaria,它的腿就像树干一样粗,后腿有十米那么高,令人震撼。你将看到真实大小的恐龙模型,其中有来自中国的长羽毛的恐龙,以及各种各样的食肉或食草恐龙的头骨和骨骼,包括有名的从南极洲发现的T. rex和Cryolophosaurus。
快来恐龙展厅参观吧,在这里你能找到古老问题的最新答案,比如:恐龙吃什么,是怎样长大的?它们如何捕食?它们是群居动物吗?6千5百万年前的大灭亡真的发生过吗?
参观信息
门票与开放时间
博物馆一年到头除了圣诞节(12月25日)之外,每天都开放。
开放时间:9:30am- 5pm 每周7天(除了12月25日)
费用:成人$15,16岁及以下免费,优惠票$8.00,家庭票$30(2大人,2儿童),家庭票$15(1大人,2儿童)
持老年证及5岁以下儿童免费。
持博物馆通票可以免费参观。
符合以下条件的都有一定的优惠:
• 老年卡持有人(所有国家)
• 国际老年人年龄超过60岁
• 国际学生证
• 澳大利亚学生卡持有人
• Centrelink的医疗卡持有人
• 澳大利亚政府养老卡持有人
• 澳大利亚退伍军人事务持有金卡
地理位置
博物馆位于悉尼市中心海德公园对面,地址是
Australian Museum 6 College Street (opposite Hyde Park)
Sydney NSW 2010 Australia
失窃事件
2014年4月15日,澳大利亚一间博物馆失窃,而丢失的宝贝竟然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大名鼎鼎的拿破仑·波拿巴的头发。除了拿破仑的头发,还有多件藏品遭洗劫。
这家博物馆位于墨尔本以南的莫宁顿半岛。当地警方称,这起案件发生于11日晚,据信是一起有针对性的入室盗窃案。窃贼通过浴室进入博物馆,撬开藏品柜,盗走包括拿破仑头发在内的10件藏品。整个作案过程似乎只用了10分钟时间。
馆长史蒂夫·约克说,失窃物品包括拿破仑的一绺头发、拿破仑与约瑟芬·博阿尔内的小型肖像画和一个银质砚台等。这些藏品由英国人亚历山大·巴尔科姆的后代提供。巴尔科姆曾在拿破仑·波拿巴战败流放圣赫勒拿岛后,陪伴他6年时间,直至拿破仑去世。约克说:“失窃的都是无价之宝,因为它们无可替代。”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1821年),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全面战争,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波拿巴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