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蛋白石

蛋白石

蛋白石(Opal)是一种天然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其化学式为SiO2 · nH2O,是内部结构中有部分二氧化硅球粒呈规则排列的非晶质矿物。颜色以无色或蛋白色为主,含杂质时则为粉红、红、橙、黄、浅绿、浅蓝、灰、褐、黑等颜色。蛋白石是火山区温泉的沉积物,或在外生条件下由硅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硅酸溶胶凝聚而成。蛋白石通常呈致密块体,有时呈钟乳状体。玻璃光泽,多孔块状的呈蜡状光泽。硬度为5~5.5。断口贝壳状。蛋白石约含有 65% ~ 90% 的SiO2,H2O含量通常为 4% ~ 9%,最高可达20%,同时还含有少量MgO、CaO、Al2O3、Fe2O3等其它杂质。蛋白石的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墨西哥斯洛伐克洪都拉斯捷克等。其可选用作宝石饰品、过滤介质、催化剂载体、保温材料和优质填料等。蛋白石内含水量较高,置于强光下或过度干燥的环境中会引起干涸,有可能会产生裂缝并使游彩消失,应该避免长时间置放于高温或强光下。

主要特性

化学组成

蛋白石约含有 65% ~ 90% 的SiO2,H2O含量通常为 4% ~ 9%,最高可达20%;加热至100~250℃时,失去大部分水分。此外,还可有少量氧化镁氧化钙、Al2O3、Fe2O3等杂质,其中Al2O3可达9%,Fe2O3可达3%,有时Mn可达10%,有机质可达39%,同时含有其他杂质。

物理性质

蛋白石的颜色不定,通常呈现蛋白色,因含各种杂质而呈现不同颜色;一般为微透明,有玻璃光泽或蛋白光泽。无色透明者称为玻璃蛋白石;半透明而具有强烈的橙、红等反射色者称为火蛋白石;半透明带乳光变彩的蛋白石称贵蛋白石,由于其内部的晶体结构,导致对可见光的衍射而呈红、橙、绿、蓝等瑰丽的变彩。硬度在5~5.5。相对密度视含水量和吸附物质的多少介于1.9~2.3之间。蛋白石韧度差,很容易因为碰撞而破碎。

晶体结构

一般认为,蛋白石是一种非晶质矿物。但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研究发现,其内部具有方石英雏晶的亚显微结晶质结构,并存在大量水分子。同时证明了贵蛋白石具有一种由SiO2小球呈六方最紧密堆积的有序结构,该有序结构对可见光的衍射造成了贵蛋白石的变彩现象。这种对可见光的衍射类似于晶体结构中原子、离子对X射线的衍射。

结晶形态

无一定外形,常呈致密块状、猪皮状体、葡萄状、钟乳状、皮壳状、胶状或为孔隙充填物与孔隙形状一致,也有呈有机化合物构造状的,如硅藻放射虫等。

光性

作宝石用的贵蛋白石具有丰富的色彩。薄片中一般无色,含杂质时呈灰、灰褐色。有时见带状胶体构造。显均质性,但在受应力作用后可显非均质性,有时在正交镜下可出现黑十字。

游彩(变彩)

蛋白石为拥有天然衍射花纹的宝石。如果改变蛋白石的观察方向,就可以看到灵动的彩虹色彩。这被称为彩光(Play of Color),日本将其翻译为游彩现象。这种现象让蛋白石具有多种颜色,而且颜色会随着蛋白石的移动而闪动,这是因为蛋白石的微小粒子让光线产生衍射的结果,当蛋白石内部的二氧化硅粒子排列的约整齐时,蛋白石所呈现的游彩面积就越大,游彩也越明显。贵蛋白石显示颜色闪光(虹彩),它的虹彩是由其结构——极小的二氧化硅球体规律的排列——绕射光线造成的,圆球越大,颜色范围也越宽,导致贵蛋白石有若干种不同的颜色。

形成原因

蛋白石属于非结晶物质的宝石,是火山区温泉的沉积物,或在外生条件下由硅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硅酸溶胶凝聚而成。形成蛋白石的环境独特,大约3000万年前在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的地底岩层里,在夏天、冬天,雨季、旱季不断交替下,二氧化硅以球体的形态耗时数百万年不断沉淀和累积才堆叠成形。蛋白石可以从温泉、浅成热液或地面水的硅质溶液中生成,常与低温石英鳞石英、方石英等伴生。

主要产地

蛋白石的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墨西哥斯洛伐克洪都拉斯捷克、美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日本。向市场提供宝石品质等级蛋白石的国家为澳大利亚和墨西哥。澳大利亚生产类似于斯洛伐克普雷绍夫的白蛋白石与黑玛瑙。墨西哥则生产水蛋白石与火蛋白石。世界白欧泊总产量的95%以上来自于澳大利亚,主要产地有新南威尔士州的闪电岭(产黑欧泊)和白崖(产白欧泊)。欧泊已成为澳大利亚“国石”。

应用领域

蛋白石的应用有很多,例如可以用于制作珠宝、装饰品、手表表盘、眼镜镜片、光学仪器、电子元器件、陶瓷、涂料、塑料、催化剂载体和优质填料等。此外,蛋白石还可以用于制作砖、下水道、耐火混合物等,作为药物、药品和化妆品中的吸收性成分,还可以制成负离子添加剂应用在橡胶中为人类健康提供帮助。优质者俗称“欧泊”可作为宝玉石材料。贵蛋白石、火蛋白石等可作名贵雕刻品材料。

常见种类

根据蛋白石物理性质的某些差异,可将蛋白石分为:带乳光变彩的称为贵蛋白石,呈大王椰子树至桔黄色的称为火蛋白石,具有木质纤维状构造的称为木蛋白石,质轻多孔、水中透明,呈浊色的称为水蛋白石,无色透明呈球状或葡萄状的为玻璃蛋白石等。

白蛋白石(White Opal)

所有底色为白色的蛋白石都称为白蛋白石,是最早被发现的蛋白石种类,许多白蛋白石被用来作为雕刻的材料

黑蛋白石(Black Opal)

蛋白石的底色为黑色或灰色等较深底色的蛋白石称为黑蛋白石,游彩现象被颜色较深的底色衬托会更加美丽,因此黑蛋白石的价格也较其他蛋白石高。

昆士兰蛋白石(Queensland Boulder Opal)

也称砾背蛋白石,这是一种只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的独特蛋白石,这种蛋白石产于铁矿岩与砂岩夹缝中,开采时通常与铁矿母岩一同切下当作蛋白石的底部。

火蛋白石(Fire Opal)

橙或橙红色的蛋白石,类似火焰的颜色,所以被称为火蛋白石,火蛋白石的颜色鲜艳,游彩现象一般较不明显,也有很多火蛋白石是没有游彩现象的。因其主要产地在墨西哥,也有人称之为墨西哥蛋白石。

普通蛋白石(Common Opal)

不具有游彩现象的蛋白石统称为普通蛋白石,价格比游彩现象的蛋白石便宜很多,除了不具有游彩的火蛋白石之外,市场上也出现一些少见的蛋白石品种,例如:颜色和外观与蓝玉髓很相似的蓝蛋白石(蓝色 Opal)、苹果绿色的绿蛋白石(Prase Opal)、粉红蛋白石(Pink Opal)以及具有树枝状结构,外观近似苔纹玛瑙的 Dendritic Opal,使得蛋白石品种更为丰富。

名称来源

蛋白石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上层阶级非常喜爱的宝石,当时以梵语“Upala”为名,意为“顶级宝石”,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蛋白石散发彩虹般色彩的原因。因此,人们认为这是将红色宝石、蓝色宝石,还有绿色、黄色以及紫色等小颗粒宝石聚集在一起的奇特矿石。蛋白石之所以能显现出多变的彩光,其实与矿物本身的特殊构造有关。

Opal 一词的渊源关系为梵文词Upala-\u003e希腊词Opalios-\u003e拉丁词Opalus-\u003e英文词Opal,意为“贵重的石头”“ 集宝石之美于一身”。因矿物颜色多呈乳白色,犹如煮熟的蛋白,中文名称译为蛋白石。也有人直接以Opal的发音将中文译名为“白欧泊”或“欧宝”,或是由于其主要商业产地是澳大利亚而称为“欧泊”。

鉴定

人造蛋白石仿品是以合成的物质压缩成蛋白石的仿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蛋白石的游彩,游彩的边缘线条有如蛇皮般的锯齿状就是人造的仿品,这是鉴别蛋白石是人造或天然的简单方法。质量高的人造蛋白石因为制作过程繁复耗时,因此价格并不低。通过放大观察合成蛋白石可见蜂巢状或成蛇皮纹路的特殊色块结构,从宝石侧面观察则可见柱状结构,这是和天然蛋白石游彩效应的不同之处。

评估蛋白石的质量主要从颜色、图案和净度三个方面。蛋白石的评估应在可控光线和深色背景下进行。倚靠背景并翻动蛋白石有助于确定蛋白石的类型,评估其游彩及切工。评估蛋白石一般通过确定蛋白石的类型,如白蛋白石、黑蛋白石等;确定蛋白石的游彩比例,考虑游彩相对背景色所占比例、强度、主导色彩、颜色范围和图案;确定蛋白石的透明度;确定蛋白石的净度,查看是否存在母岩、裂纹和凹坑;评估蛋白石的切工,考虑蛋白石的对称性、厚度、磨光、尺寸,这五个步骤。

优化

为了增加蛋白石的游彩现象、衬托出游彩现象更为出色或是填补蛋白石的裂缝,市场上会将蛋白石做优化处理。

糖化处理

将没有游彩现象的蛋白石置入饱和糖水或高浓度的果汁中加热,冷却后碳化的糖会呈现出游彩现象。糖化的蛋白石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碳化后的糖所残留的黑点,糖化处理方式较为容易,也很容易鉴别。

灌胶处理

灌胶最主要是填补蛋白石的裂缝,由于蛋白石的韧度较低,且可能会因为丧失水分而龟裂,所以这种处理很常见,不过由于灌入的是树脂类的胶,所以在荧光灯下会有荧光反应,一般鉴定所都可以检测出来是否经过灌胶处理。扫描翡翠的红外线光谱也可以用来侦测是否为灌胶蛋白石。

塑胶充填

在结构松散的蛋白石中注入黑色的塑胶类填充物,使低品质的蛋白石看起来像是高档的黑蛋白石,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塑胶充填后的痕迹。

烟熏处理

主要目的是为了模仿黑蛋白石,用纸张包裹起来后加热让纸张冒烟熏烤,以产生黑色的背景。

夹层蛋白石

双层蛋白石是在白蛋白石底下黏上黑色的底部,通常用黑玛瑙来衬托原本的白蛋白石,使其游彩现象更为出色;三层蛋白石是由上面一块透明的水晶或玻璃与底下黑色的底部,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蛋白石,称为三层蛋白石。夹层蛋白石由于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蛋白石,所以价格上比完整的蛋白石便宜许多。

参考资料

蛋白石.术语在线——权威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2023-07-05

欧泊.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07-07

蛋白石.GIA.2023-07-20

蛋白石质量要素.GIA.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