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建陵

建陵

建陵,是指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金陵(金朝皇帝及宗室诸王陵区)中的金安帝完颜跋海的陵墓。

贞元元年(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篡位称帝的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称中都(今北京),为巩固政权,决定按照汉族习俗,在中都西南大房山地区建造陵寝,准备奉迁祖宗陵墓。贞元三年(1155年)陵区开工修建后,完颜亮下诏将祖宗陵墓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迁葬于此,并各予陵号正隆元年(1156年)十月,金朝开国前十祖被迁葬中都,其中金安帝完颜跋海的陵寝,仍沿用原陵号“建陵”。

建陵所处的金陵,在明朝末年罢祀,被朱由校下诏拆毁;清兵入关后进行了部分修复;清末民初遭匪盗,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只剩断壁残垣;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遗址公园的形式加以保护。

基本简介

金陵陵园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琉璃瓦殿堂楼阁连次栉比,汉白玉的石碑以及高大的石像生错落在苍松古柏之中。可惜明代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兵毁,清代虽经修缮,但已不复原貌。又被兵匪多次盗掘,现已成为一片废墟。

房山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区,公元1153年建都燕京(北京)后,于1155年迁来太祖金太祖陵和太宗陵。在云峰山脚下,修建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皇家陵园。1156年又迁来始祖等10个帝陵。后熙宗、完颜雍完颜璟、睿宗、显宗等也陆续葬于此地,金陵故此得名。金陵遗址内还葬有皇子及重要大臣的“诸王兆域”。1985年,文物部门开始对金陵遗址调查和试发掘,已发现石雕、碑记、御路和建筑构件、遗址等大量宝贵文物。金陵有山有水,地域辽阔,风水甚佳,又是中国少数民族主政的一代帝王陵寝,距北京45公里。无论从文物考古和旅游观瞻的角度,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利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历史简介

金朝建于公元1115年1月—1234年。共经历119年。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建立了金国。1153年(贞元元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正式迁都于北京,并拆毁了上京的宫殿。3年后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晟完颜吴乞脉等金代列祖列宗12帝的陵位从上京帝陵园迁葬入房山区的陵地。至此北京城在全国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全国的中心枢纽,开始了他作为全国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金朝共经历了10代王朝,其关系如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1123年8月病死行军途中,传位于其弟金太宗完颜晟。金太宗完颜晟于公元1135年1月病死,传位于侄孙金熙宗完颜亶。公元1149年12月完颜亮(即金海陵王)杀死金熙宗完颜亶,即皇位。完颜雍完颜阿骨打之孙,在公元1161年10月在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称帝,废黜金海陵王完颜亮,完颜亮于公元1161年10月被部将杀死。金世宗完颜雍于公元1189年1月病死,传位于孙完颜璟。完颜璟于公元1208年11月病死,传位于叔完颜永济。卫绍王完颜永济于公元1213年8月被宦官李思中杀死,传位于侄完颜珣。金宣王完颜珣于公元1223年12月病死,传位于子完颜守绪。金哀王完颜守绪于公元1234年1月自缢而死,传位于完颜承麟完颜承麟。金末帝完颜承麟即位不久被蒙军乱兵杀死,金朝灭亡。

墓中人物

金陵共有17座帝陵。17座帝陵中真正称得上皇帝的人只有五位: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大、完颜晟完颜吴乞脉、完颜亶完颜璟完颜景。另外有四个真正的皇帝葬地不祥:完颜亮完颜亮、金卫绍王完颜永、金宣王完颜珣以及金哀王完颜守。

序号     姓 名          生 于      在 位       在位时间     年 号            陵号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1068-1123    1115-1123        8       收国天辅        金太祖陵

金太宗    完颜晟     1075-1135    1123-1135       12      天会               恭陵

金熙宗    完颜亶     1119-1149    1135-1149       14      天眷皇统         思陵

金海陵王  完颜亮     1122-1161    1149-1161       12      天德、贞元正隆

金世宗    完颜雍     1123-1189    1161-1189       27      大定               兴陵

金章宗    完颜璟     1168-1208    1189-1208       19      明昌承安泰和   道陵

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1213    1208-1213        5      大安、宗庆、至宁

完颜珣    完颜珣     1163-1223    1213-1223       10      贞佑、兴定元光

完颜守绪    完颜守绪   1198-1234    1223-1234       11      正大、开兴、天兴

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1234    1234-1234

地理位置

金陵是指金朝的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西北二十里的云峰山下的车厂村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峰峦秀拔、林木茂盛。东北侧耸立着海拔1309米的主峰--云峰山。沿主峰而下,卧着九条鲤鱼背似的山脊,最终交汇在宽阔的山间平地,气势非凡。两边的侧峰,犹如两道的天然屏障,各自泻下一股清泉,如金珠玉碎般流淌,叮咚声终年不绝耳。金陵陵园就是以云峰山为主峰,向两翼逐渐延伸开去。金陵的范围东至万安寺西小岭18里,南至黄山峪水心26里,西至辘轳岭23里,周围基地128里。它的东北界限应到上店,西侧一直到石门沟。

定陵的陵墓依山而建,顶端正中是云峰山主峰,脚下是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的金太祖陵。金太宗的恭陵也居中,与睿陵相隔不过几十米。睿陵之侧是完颜宗干的德宗陵,完颜宗辅的景陵,完颜雍兴陵,在往下依次是完颜亶的思陵,原部落十首领人称“十帝”的光陵、清昭陵、建陵、辉陵、安陵氏、定陵、永陵、泰陵、献陵乔陵完颜允恭裕陵,今完颜璟完颜景的道陵

墓地考究

金朝皇陵就在京西的九龙谷;是在今日的房山境内,但论据实在不足,因房山县是在北京的西南方向,而不是在京西,大方向有误,很难让人心服。那么,位于西山门头沟区没有可能呢?现门头沟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大峪地区,正是在京西的群山环抱之中。这一群山不知在多少年前,就被人们称之为九龙山。九龙山座西面东,正对皇城,形如U字,恰如一尊太师椅。山下就是一个十分开阔的谷地,有村原名为大谷,因兵慌马乱,有心人遂将村名谷字旁加一个山字,即为今日之大峪村,峪因与狱同音,为常人所忌讳,这样大峪村就可减少外界(特别是官家与匪家的)干扰。

大峪村西一华里许,为坡头村,是大峪村的一个附属村落。老者皆云该村祖上为看坟者,文革前坡头村附近尚有不少碑刻遗物,以及高达十余米的数座坟丘。坡头村西原有松林和状如金人头盔的小山丘(该村金姓者为数不少)数座,呈椭圆状,高约10米左右,周长约15米左右;此地土质与四周迥然不同,皆为黄土,土层厚达数十米。70年代初,附近居民盖房多到此处取土,现已成为矿工家属区,遗迹无存。坡头以西南三里许有一村庄;北三里许为东龙门和西龙门村;往西有圈门村;东面是由北往南奔流的永定河,过河即为屏障似的石景山。由此可见,坡头村正处在九龙山这把“太师椅”正中位置处,且三面有四门(中门、圈门、东龙门和西龙门),东对京城,有门户有屏障有水流过。如果让昔日风水先生讲,即是风水极佳的所在。遗憾的是,由于附近煤炭储量丰富,在元代即开始大规模开采,黑山一带有小煤窑数十座,导致地面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即便这样,在明代,这里的风水也被不少皇亲国戚所看中,成为百余家贵族的两周王陵,“宛署杂记”上就记载有小黑山会云。

上述所云,金朝的皇陵应是在门头沟区的坡头村西。此说正确与否,实难定论。因金朝亡后,史书记载,金陵很快就荒颓了。耶律铸于金亡不久,曾游此地,并作“九龙谷”一诗,言陵地的荒凉之状。

现状现貌

走进金陵的景区首先看见的是御道。在道的路边上竖立着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石碑。

过了石碑便是一段保存原貌的御道,东西宽5.4米,南北长3米,两侧有4块双面雕刻的牡丹行龙的汉白玉栏板和望柱,上面雕满花纹,台阶是青石的,联结处雕刻忍冬草,花纹镶对十分工整,极富有艺术性。栏板前的两尊蹲兽,栏板中间的线刻莲花七级石阶,形象地展现当年拾级而上,直通主陵的一条神道。这组保存原貌的御道用玻璃罩了起来,进行了保护。

在金陵的地面上到处是零散着的残缺汉白玉、青石、花岗石、等建筑物件。还有刻有浮雕人物、行龙、虎兽、花卉等饰物的精美琉璃瓦的碎片,为人所罕见。

考古队对金陵进行挖掘,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已挖开了其中的一个墓穴,可以明显地看出墓穴中的皇帝的石及位置,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会带来更多的惊奇,更进一步的了解金朝的帝王兴衰史和其中隐含了太多的权力斗争与人世变迁。

在已挖开的墓穴旁边,竖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碑,石碑高2.1米,宽0.86米厚0.25米。石碑额上四龙展须,尾托火焰珠,龙形独特。碑面阴刻着“睿宗文武简肃皇帝之陵”十个楷体大字,字内填朱砂,镀金粉,这应该是金世宗完颜宗辅的景陵。

历史意义

金朝是第一个在北京建立帝都的王朝,使北京在全国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了全国的统治中心和枢纽,为以后的元、明、清的建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北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著名大都市,起着极其深刻和渊远意义。随着金陵的开发和建设,将是一种新的,具有另种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北京第一个皇陵群在房山,揭秘270块巨石下的秘密!.房山区官方微信 北京房山.2024-12-05

北京最早最大的皇家陵寝 房山金陵.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12-05

藏于深山的金代皇陵.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12-05

金陵.北京市文物局.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