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武
杨弘武(?-668年6月12日),原名杨武,字弘武,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他是唐朝官员,李治年间担任宰相。杨弘武是隋朝尚书令杨素的从子,苍山公杨岳的儿子。武德初年,杨弘武起家为左千牛备身、苍山县公,辅助太子李建成。贞观年间,由于不得重用,便离开了朝廷。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杨弘武先后担任吏部郎中、太子中舍人和荆州司马等职务。他参加泰山封禅活动,因刚正不阿、政事清简而受到赞誉。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杨弘武去世,追赠开封市刺史,谥号为恭。
人物生平
杨弘武(?—668年6月12日),原名杨武,字弘武,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他是唐朝官员,曾担任宰相,是隋朝尚书令杨素的侄子,苍山公杨岳之子。其家族背景显赫,祖父杨敷曾任北周的大将军、复州刺史,并获封临贞忠壮公。
杨弘武年少时谨慎完颜守绪。隋炀帝年间,杨岳担任万年县令。仁寿四年(604年),杨素去世后,杨岳因与杨素之子杨玄感不合,秘密向隋炀帝上表警告杨玄感可能叛乱。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果然发动叛乱,杨岳因此被捕囚于长安。当时隋炀帝正在洛阳市,派遣使者释放杨岳,但当使者到达长安时,杨岳已被当地留守杀害,杨岳的几个儿子包括杨弘武及其兄杨弘礼等人得以幸免。
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起兵反隋。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杨弘武成为左千牛备身。永徽年间(650年—655年),他担任吏部郎中。显庆元年(656年),李弘被立为太子,杨弘武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麟德二年(665年),李治准备封禅泰山时,杨弘武正担任荆州司马,唐高宗将他擢升为司戎少常伯(相当于兵部侍郎)。乾封元年(666年)封禅礼成后,虽然杨弘武已经不再担任吏部职务,唐高宗仍然让他协助吏部选拔五品以上的官员,由此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由于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杨氏与杨弘武同宗,她也经常称赞并推荐杨弘武,杨弘武因此被提拔为西台侍郎。
有一次,唐高宗问杨弘武:“你在兵部推荐的人大多没有才能,这是为什么呢?”杨弘武回答说:“臣的妻子很凶悍,臣只能听她的意见。”这句话暗讽李治总是听从武后的意见。唐高宗听出了弦外之音,只是一笑置之。
乾封二年(667年)六月,杨弘武被授予同东西台三品官职,成为实质上的宰相。作为宰相,杨弘武虽然才能平平,但他为人谦虚谨慎,处事简洁。总章元年四月辛巳(668年6月12日),杨弘武去世,被追赠为开封市刺史,谥号为“恭”。
亲属成员
参考资料:
轶事典故
杨弘武被任命为司戎少常伯,高宗对他说:“某人为什么能获得这个职位?”杨弘武回答说:“我的妻子韦氏性格刚强凶悍,最近因此事嘱托于我。如果我不听从她的意见,恐怕会有不好的后果。”皇帝赞赏他的坦诚,并笑着让他离开了。
杨弘武被任命为司戎少常伯(相当于兵部侍郎),皇帝命令他补充任命一名儿子为吏部五品以上的官员。然而,他的妻子韦氏性格刚强凶悍,对他有着绝对的控制,要求他做的事情他不敢不从。这导致杨弘武经常不得不任命一些不称职的人为官,李治对此感到非常不满,责备他任命的官员大多不具有相应的能力。杨弘武无奈之下只能如实相告:“我的妻子太过强势,她要求我任命某人为某个职位,如果我不遵从,恐怕会有不好的后果。”有人认为,这是他在暗讽高宗过于听从武则天的话。然而,唐高宗听到后反而很高兴,觉得找到了一个和自己处境相似的人,并且认为杨弘武是个诚实的人,因此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参考资料
旧唐书.微信读书.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