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
天然林又称自然林,是指自然发生的森林,包括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其特点是环境适应力强,森林结构分布较稳定,但成长时间较长。天然林的生物链条比较完整,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物种的多样化程度高,对环境及气候有巨大的改善作用。中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和西南等重点国有林区。
天然林按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结构最复杂、群落最稳定、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强的陆地生态系统。全面保护天然林,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及东北地区、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标志着中林集团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截至2019年8月,中国有天然林资源29.66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64%、森林蓄积的83%以上。
通过20多年的保育结合,中国天然林资源恢复性增长持续加快,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全国天然林面积净增4.28亿亩,天然林蓄积净增37.75亿立方米,工程区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95亿亩。2011-2018年,工程区开展中幼林抚育2.19亿亩,后备资源培育1220万亩。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分类
天然林按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
(图片参考:)
原生林是未经开发利用,仍保持自然状态的森林,是森林演化的顶级群落,有丰富的物种,良好的森林的结构和防护功能,生态系列稳定上,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次生林是经人为采伐和破坏后,天然恢复起来的森林,一般由先锋树种组成,郁闭较低,大多丧失原始林的森林环境,生态稳定性和生态功能较差。在中国的东北,有一大部分就是属于次生林。
(图片参考:)
分布
天然林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部分地区,这些国家的森林面积占据了全球森林面积的大部分,其中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尤为显著,占据了全球森林面积的很大比例。
在中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林区和中国西南地区,其次是在西北和南方集体林区。
(图片参考:)
功能
生产功能
天然林的资源在木材产中居主体地位,支援了国家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在非木质副产品生产中也创造了可观的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
1、固体二氧化碳,调节大气组成
森林每生产1克干物质需要吸收1084克二氧化碳。单位面积的森林体储存的碳是农田的20-100倍。全
2、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3、净化空气,降低污染
森林在抗性范围内通过呼吸、吸附和吸收等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烟雾和酸雨。
4、涵养水源,减少自然灾害
天然植被通过冠、凋落物和根系三个层次对降水再分配,并影响土壤结构,使林地的非毛管孔隙度和水分的下渗速度显著地大于荒地。降雨部分被林冠和地被物截留,更多的降水渗入土壤。使雨后林地表径流显著小于荒地,这就是天然林蓄水的主要原理。
5、保持水土,保障农业生产
中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头和部分农业产区周围,对维持长江、黄河、黑龙江省、松花江、珠江、钱塘江、渭河等流域的生态稳定性,保障农业持续的稳产高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6、结构复杂,保证生物多样化
天然林结构复杂,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因此成为最丰富的生物和基因资源率。
问题
1、总量不足
2、分布不均
3、结构不合理
4、生态功能下降
5、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保护
保护措施
2000年,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实施。中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共分为三步实施,2015年全面停止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等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2016年全面停止非天保工程区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7年实现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继2013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之后,又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中国《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提出,将重点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七大区域,打造和培育20个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力争到2030年,木材对外依存度在30%以下。
作为中国自然资源保护史上的“天字号”工程,截至2017年底,国家共为天保工程投入专项资金3313.55亿元,约相当于两个三峡大坝的动态总投资。20多年来,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天然林保护修复法律制度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到2035年,天然林面积保有量稳定在2亿公顷左右,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天然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科学保护、生态承载力显著提高,为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保护成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2月3日发布,从1998年试点以来,中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取得重大成效。中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于1998年启动试点,和工程启动前相比,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天然林单位面积年涵养水源量、固沙固土量分别比工程启动前提高了53%和46%。
截至2022年,十年来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区总蓄积增长2.7亿立方米,年均蓄积增长量约10.8立方米/公顷,通过国家储备林累计产出木材约1.5亿立方米。“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上,增加蓄积7000万立方米以上。
现存天然林
世界上现存的天然林有非洲中部热带雨林、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俄罗斯北部的寒带针叶林,美国大峡谷地区等天然林。
参考资料
【生态】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大自然的瑰宝:天然林.搜狐网——遂川林业.2024-09-12
清风纸博士课堂:你用纸,我种树.新浪.2019-07-24
天保工程:保护中国森林精华.今日头条.2024-03-2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中国政府网.2024-03-22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与修复.今日头条.2024-03-22
我国天然林面积20年净增4.28亿亩.今日头条.2024-03-2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今日头条.2024-03-22
林政之变系列 | 林政天然林之变.中国网.2024-09-12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9-07-24
我国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 国家储备林超9200万亩.央视网.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