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苯锈啶

苯锈啶

苯锈是淡黄色液体,相对密度是0.91。

苯锈啶性质

淡黄色液体 溶解性(25℃):水350mg/kg(pH值7),丙、三氯甲烷1,4-二恶烷乙醇乙酸乙酯庚烷二甲苯\u003e250g/L。在室温下密闭容器中稳定3年以上,其水溶液对紫外光稳定。大鼠急性经口LD501800mg/kg。由4-叔丁基苯异丁醛哌啶甲苯中反应后用甲酸处理制得。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来防治大麦白粉病、锈病等。制剂有75%乳油。

沸点:100(533.3E3Pa)℃

毒性LD50(mg/kg):急性经口毒性LD50:大鼠1800、小鼠大于3200,红原鸡1900、雄野鸭370。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1800。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对兔限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无致畸、致突变作用,对繁殖无影响。鱼毒LC50(96h,mg/L):虹鳟2.6、鲤鱼3.6、蓝鳃太阳鱼1.9。

性状:淡黄色液体,室温下稳定无气味。

溶解情况:25℃水中溶解度350mg/kg(pH),丙酮三氯甲烷1,4-二恶烷乙醇、乙酸乙、庚烷二甲苯\u003e250g/L.

苯锈啶的用途

属啶类内吸性杀菌剂。是植物固醇分解抑制剂,对白粉菌科科特别有效,尤其是禾白粉菌、黑麦孢和柄锈菌,禾谷类作物喷施用量750g/ha。如以500~700g(a.i.)/ha可防治大麦白粉病、锈病,具有治疗作用,持效期约28d。

苯锈啶的制备

(1)以叔丁基苯为原料,首先进行化反应等三步反应制得4-特丁基苯基异丁醛,然后再与哌啶在甲苯中反应,并用甲酸处理.反应的同时除去水,加热反应后,即制得苯锈啶。(2)N-(2-甲基3-苯基丙基哌啶硫酸存在下,与2-甲基丙烯二氯甲烷中,于15~20℃反应,也可制得笨锈啶。

备注

稳定性:在室温下密闭客器中稳定\u003e3a;其水涪液对紫外光稳定,在80℃时,当pH4、7.0和10.0条件水解,强烈地被土壤吸附

类别:杀菌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