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苯乙酰胺

苯乙酰胺

苯乙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9NO。它是白色片状结晶,可溶于热水和乙醇,微溶于冷水、乙醚和苯。苯乙酰胺是青霉素G和苯巴比妥等药物的中间体,也用于有机合成。它可由苯乙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并可与劳森试剂反应得到硫代苯乙酰胺。此外,它还可与二乙酸碘苯、氨在甲醇中反应得到,或在氧化亚汞的存在下与在DMF中反应得到苄基氨基甲酸甲酯

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39.36

2、摩尔体积(m3/mol):123.0

3、等张比容(90.2K):317.9

4、表面张力(dyne/cm):44.5

5、极化率:15.60

红外图谱

安全标识

S22S24/25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片状或叶状结晶

2. 密度(g/mL,20℃):1.0179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57-158

5. 沸点(ºC,常压):280-290(分解)

6. 沸点(ºC, mmHg):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 未确定

11. 蒸气压(mmHg, 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 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热水、乙醇,微溶于冷水、乙醚、苯。

存储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合成方法

苯乙烯、硫磺、液氨和水投入高压釜,于165℃、约6.5MPa压力下反应,然后加热蒸发赶去硫化氢气体,加活性炭脱色、冷却、结晶、甩滤、干燥而得苯乙酰胺。此法可改进为管道化连续生产,将苯乙烯与多硫化液按体积比1:2配合,通过高压管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压力为6-7.8MPa,反应时间为1.5h。反应产物的后处理工艺过程与高压釜间歇法相似。原料消耗定额:苯乙烯(99%)1117kg/t、硫磺(98.5%)716kg/t、液氨(99%)539kg/t、活性炭47kg/t。

另一种生产方法是将苯乙腈(由氯化苄氰化钠二甲胺水溶液中反应得到)在硫酸盐酸中加热水解。将苯乙加入浓盐酸,搅拌溶解,在50℃反应半小时。然后在冷却下缓缓加入水析出结晶,冷却后过滤,用冰水洗涤即得粗品。粗品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冰水洗涤,干燥后可得较纯的苯乙酰胺。原料消耗定额:氯化苄(95%)1190kg/t、化钠(95%)527kg/t、二甲胺(工业品)20kg/t、碳酸钠(工业品)185kg/t、硫酸(92.5%)1760kg/t。

主要用途

用作青霉素和苯巴比妥等药物的中间体。还用于制备苯乙酸、香料和农药杀鼠原料药等。

系统编号

CAS号:103-81-1

MDL号:MFCD00059193

EINECS号:203-147-0

RTECS号:AC7705000

BRN号:507886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小鼠腹膜腔LD50:430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介电常数

2、偶极距(10-24cm3):

3、极化率:15.60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5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3.1

7、重原子数量:10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1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性质与稳定性

1. 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接触。

2. 存在于主流烟气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