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轩岭
长轩岭街道是武汉市黄陂区区北部中心街,也是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核心街,距武汉市城区60公里,距黄陂城区24公里,区位优势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山水资源丰富,是武汉市最大的森林氧吧、城区最美的山水背景屏和市民最洁净的蓄水池。
全街国土面积212平方公里,有31个行政村,2个社区和2个小城镇,其中,长轩岭街驻地明清街为武汉市重点小城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3.8平方公里,全街常驻人口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500人,城镇人口18500人。
历史沿革
政府驻长轩岭,人口54000人,面积211.46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长岭、石门、绿林、十棵松、户冲、狮子山、七房湾、院子、油榨、韩家、平峰、平港、创造、东风、短岭、仙河店、赵畈、桃园河、杨田、徐冲、黄土园、长岭、羊角山、泊沫、张都桥、向家咀、虎桥、三家店、竹园、官田、南洲田、大屋岗、塘上。
长轩岭街位于武汉市北郊中心,其所在的黄陂区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水相依,已融入武汉的经济繁荣圈,是武汉市外延扩张由南至北推进的主要腹地。黄陂区交通设施立体化。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岱黄路、机场路、黄土路、汉施路、川龙大道、巨龙大道、318国道、市外环线等四通八达,公路运输畅达。京广铁路、京九铁路运输快捷。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坐落于黄陂区内,空运条件优厚。贯穿南北达21公里的滠水、连接湖北和河南省、贯通京珠北高速的木兰大道贯穿长轩岭全境(该大道属省级公路,过境里程12公里),水河与涢水、长江航运相连,水运优势明显。
长轩岭街围绕打造“中国生态休闲游示范区”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依托木兰天池景区、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古镇等生态旅游资源,积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加快培育创建生态休闲游示范区建设,生态休闲游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全镇已建成太阳湖度假村、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度假山庄、龙泉山庄、知青岁月等休闲旅游的新景点4个;初步形成了以户冲草莓采摘园、石门板栗采摘园等为代表的生态采摘体验游;万丰蔬菜产业园为代表的生态农业观光游;龙池堰、朱家山、棉花洼为代表的农家休闲游;建成东风梅林园、吴付湾休闲园、十松采摘园、户冲草莓园、官田香菇园等8个以山水生态为依托的休闲山庄,形成集生态休闲旅游、田园观光、果品采摘、“农家乐”、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游格局,为争创全国生态休闲游示范区打下艰实基础。2010年,全街实现财政收入2580万元,完成国地税收入11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77元,同比增长18%。分别荣获“全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湖北旅游强区”等先进单位授牌。全街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
自然资源
生态
长轩岭街地处中纬度,属湿润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长轩岭全境属大别山南麓西段余脉,呈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西高东低,东接华中地区度假胜地木兰湖,相望荆楚宗教名胜(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南连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西邻城市高山之城清凉寨,北枕奇石胜景古门山,群山环抱,绿水长流,千山百岛风光旖旎。境内有木兰天池4A景区、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木兰御园五星级度假中心、太阳湖、月光湖、星光湖等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湖北生态休闲游的示范区。
(1)武汉森林大峡谷——木兰天池5A景区。整个景区方圆17平方公里,分为休闲度假区和风景浏览区,景区内有10余公里的大峡谷,200余亩高山草原,串连着飞瀑,溪潭,怪石、奇木相成的自然景观200多处。自2002年开园以来,游客高速递增,不仅成功创造了“木兰天池模式”,成为湖北省旅游兴农的典范,还荣获国家5A景区称号。目前,景区已启动开发素山寺国家级森林公园、木兰西湖水上游乐世界、天池古镇等项目,同时酝酿建设华中地区唯一蒸汽动力森林小火车,打造木兰天池景区群,争创国家5A级风景区。
(2)千山百岛山水游——太阳湖。太阳湖拥有1.8亿立方库容,湖内山岛相连,沟壑纵横,鹭鸟栖息,农家别墅在山岛水雾间形成天人和一的居游妙处。
(3)九凤朝阳森林氧吧——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面积2万余亩,拥有大片的松、杉、栎、竹、枫林,还遍布湖北的山楂、核桃及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大看麦娘等珍贵林木,动植物种类千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8%,是华中地区濒稀植物保育基地,被誉为武汉的“神农架林区”,是峡谷探奇、自然生态赏游的极好去处。
政治
发展
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短岭村村民周裕建拎着两袋生活垃圾来到该村保洁员的院落,不一会儿,他提着两瓶酱油乐呵呵地走了出来。长轩岭街虽然是武汉市黄陂区的一个小集镇,却是武汉市的农业大区。“垃圾换酱油”是该街道施行一项新举措,通过向村民奖励酱油、食盐等生活用品来回收生活垃圾,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眼前的短岭村变得特别干净,以往垃圾堆积如山、污水横流到路上,一到夏天就苍蝇飞舞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不知不觉中,村民们乱扔乱丢垃圾的习惯被改变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7月初,武汉市开展了一场“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除了“垃圾换酱油”外,还组建了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组成的大城管宣传队,他们在社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居民建立起环境卫生档案,还协助治理乱停乱放、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
记者见到60岁的退休干部葛天生时,他正忙着登记社区1380户居民的环境卫生信息。葛天生要深入社区的每家每户,收集信息,认真编档存放。在长轩岭街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着宣传画和宣传标语,还有文化宣传墙,宣传长轩岭街的悠久历史和杰出人物,这些都是葛天生跟几位老同志一起制作的。
谈到长轩岭街环境卫生发生的变化,长轩岭街工委书记彭小焱说,一段时间以来,长轩岭街拿出200多万元,投入公用事业建设并成立了环境卫生保洁公司,增加保洁人员,连续开展了多起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长轩岭街的环境卫生好了,路好走了,仙客来菌蝇少了,空气好了,村民的日子过得也更舒心了。
文化
黄陂长岭是被广泛认可的木兰故里,是木兰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源。2000多年前的汉代,巾帼英雄花木兰就是从黄陂区北部的长轩岭镇踏上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迢迢征途,演绎了中华文明历史上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典故事。1600年前的南齐和1400年前的隋朝,朝廷为褒扬花木兰事迹,弘扬木兰精神,两度在这里设置木兰县。作为以“忠孝勇节”为核心的中华木兰源头,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开拓更将木兰文化发扬光大,长轩岭镇域范围内存有大量木兰文化遗存,木兰天池是木兰外婆家,内有外婆文化园等木兰文化遗址。木兰文化、二程文化、盘龙文化等悠久、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这里传承和发扬。
长轩岭历史悠久。境内滠水两岸分别有鼻架山、河头湾、夫子台等西周古文化遗址,有王家店战国古战场、鸯鸡坡元代码头、明张涛张家大厂庄园、西峰尖、平峰顶等明清古寨等遗址遗存。街办治地长轩岭唐朝建有驿站,元末明初,长轩岭集镇已成为豫皖东南及鄂东北商品集散地之一。人文底蕴深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黄陂区北乡仁人志士胡康明、潘正道、彭寿明、易哲明,应维新之潮流,举教育兴国之大旗,创办了道明高等小学堂(今武汉市黄陂三中),是黄陂废除科举考试后第一批新式学堂之一;这里还是世界文化名人胡秋原先生的故里。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明清时,张都桥木版年画已驰名海内外,2008年被市政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场竹马、长轩岭童谣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远的素山禅寺宗教文化。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得名于素山禅寺,其神秘悠远的宗教和原生地域文化构成了长轩岭街历史渊源的重要部分。建于明朝时期的素山寺禅院上历代碑碣刻字依然清晰可寻。“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茂密丛林深山禅院为长轩岭街增添一笔文化遗迹。红色革命根据地。黄陂区是武汉最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地方和大别山区最早的革命策源地之一,李先念曾驻扎部队于长轩岭,并在此与敌人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长轩岭是鄂豫边主要的基本区之——陂孝礼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40年初至1944年末,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率千万健儿在这一带三进三出,主动顽强、灵活机智地与敌人斗争和周旋,死死扼住驻汉日军咽喉,使这里成为从北面包围华中地区重镇武汉的战略基地和中枢。燎原的星火播种于此,为长轩岭街的文脉留下了光荣的红色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