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泉
徐惠泉,1961年生于苏州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画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徐惠泉在水墨重彩人物画领域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作品融合了水墨写意的神韵、工笔重彩的严谨、古典绘画的雅丽和富贵,以及印象派的色彩追求和现代艺术的构成法。他的代表作品如《春江花月》《花之梦》《文学家朱自清》等,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惠泉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屡获殊荣,被多家专业机构收藏,并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画集。
人物经历
1961年 出生于江苏吴县。
1966年 在家乡上小学。
1976年 8月毕业于吴县枫桥中学,回家乡务农。
1977年 1月调任吴县枫桥公社,任理论辅导员、通讯报道员,参加公社工作组。
1983年 8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至苏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科工作。
1988年 单位公派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
1989年 作品《晨牧》参加由《文汇报》等举办的全国书画展获三等奖(上海市)。
1990年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个展(北京)。
1991年 苏州举办《徐惠泉赴京回苏作品汇报展》(苏州)。
1992年 作品《听荷》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 ’92国际水墨画大赛获优秀奖(海南)。
1993年
作品《金扇》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北京)。
作品《远笛》参加1993全国中国画大赛获三等奖(南京)。
1994年
作品《春江花月》获“枫叶奖”国际水墨创作大赛金奖(加拿大)。
作品《江南丝竹--傍妆台》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南京)。
1995年 作品参加台湾美术馆“国际水墨画大展获奖作品展”(台湾)。
作品《女乐》系列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次新人新作展(合肥市)。
1996年
参加 ’96中国艺术博览会获优秀作品奖(广州市)。
9月调苏州市文联工作,任苏州市美协副秘书长。
1997年
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尖沙嘴中心“人物五杰展”(香港)。
参加中韩美术交流展(韩国)。
1998年
《江南丝竹--傍妆台》入选日本“20世纪中国绘画展”在日本各大美术馆巡回展览(日本)。
国画《采莲曲》获首届江苏省美术节铜奖。
作品《四季之一—荷塘情思》获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展铜奖(北京)。
1999年
特邀创作《风兮风兮》参加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
12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0年
作品《牧女》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中国画大展”(江苏省)。
作品《江南丝竹--清风缘》入选“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展”(北京)。
2001年
应邀参加新世纪中国画名家精品展(北京)。
2002年 《江苏画刊》“中青年国画名家邀请展”(江苏)。
2003年
应邀赴日本参加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水墨交流展(日本)。
应邀赴泰国举办“徐惠泉、林容生画展”(曼谷)。
参加“七彩世纪·江苏省中国画大展”获铜奖(南京)
应邀参加“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北京)。
应邀参加《画刊》创刊30周年·当代艺术家邀请展(南京)。
2004年
“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南京)。
应邀参加“当代风骨”——首届中国工笔画名家线描艺术学术邀请展(北京)。
9月经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为一级美术师。
2005年
四季家园——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北京)。
2006年 被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评为江苏优秀青年画家30家,参加江苏省优秀青年国画家作品展(南京、香港)。
2007年
参加“新吴门画派”画展(北京)。
应邀参加中宣部、司法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法制宣传书画展(北京)。
《妆》特邀参加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
6月出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江苏省美协副主席。
12月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完成苏州大学艺术硕士课程,获艺术硕士学位。
2009年
应邀参加微观与精致——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北京)。
应澳门基金会邀请赴澳门参加“三人行中国画展”(澳门)。
2010年
应邀参加时代丹青——2010中国工笔会名家作品展(杭州市)。
特邀参加学院·经典——第二届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展(武汉)。
特邀参加首届现代全国工笔画展(北京)。
策划举办首届“新吴门 六月风 苏州市美术作品大展”(苏州)
《丹青典藏第二辑——徐惠泉》获2010年“苏州市优秀版权奖”。
2011年
应邀参加丹青本色——当代中国画艺术原创百家提名展(北京)。
应邀参加文苑丹青——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宁波市)。
应邀参加时代·精彩——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合肥市)。
应邀参加中国工笔画名家厦门市学术邀请展(厦门)。
12月江苏省国画院举办“2011/江苏省国画院学术邀请展——徐惠泉作品展”(南京)。
2012年
5月应邀参加“新苏州市——苏州中国画名家作品展”深圳市展(深圳)。
10月内蒙写生,应邀参加“神奇的鄂尔多斯市——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鄂尔多斯)。
2013年
策划举办第二届“新吴门 六月份苏州美术作品大展” (苏州)。
5月中国画学会聘任为理事。
8月作品《朱自清》应邀参加“第三届学院 经典——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展”。
9月出席中国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聘任为常务理事。
9月经苏州市委提名,苏州市文联十届三次全委会当选为苏州市文联副主席。
11月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策划举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协理论艺委会和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苏州)美术圆桌会议暨全国中国画名家写生采风创作展览活动。(苏州市)
2014年
1月聘任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贵州采风,作品《贵州写生之一侗寨歌手》入选“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
5月作品《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特邀参加“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5月策划并参加“在江南”苏州画家五人展(南京、徐州市)。
6月应邀参加“画家问园——名家作品邀请展”(杭州市)。
10月参加中国文艺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北京)。
10月作品《朱自清》、《绣春》、《江南可采莲》等入选参加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优秀中青年国画家”晋京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1月应《美术报》邀请担任第七届《美术报》独立单元展“水墨中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策展人(南通市)。
2015年
3月作品《桃花依旧》参加首届中国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
4月出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连任省美协副主席。
4月参加中国梦、太湖情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4月出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当选省文联委员。
6月应邀参加“情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国白描写生作品展(北京)。
6月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任担任“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终评委。
7月应邀参加“纸上乾坤——《中国艺术报》创刊二十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北京)。
8 月应邀参加“笔墨丹青”名家邀请展(北京全国政协礼堂)。
9策划组织全国高校名家邀请展暨第六届苏州市高校教师作品展(苏州、南京)。
9月策划组织“致敬抗战老兵”活动,慰问抗战老兵,向他们赠送作品。
10月参加“人物之巅——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名家精品展”(济南市)。
12月率苏州文联采风团赴云南腾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采风写生。
12月应邀参加重庆书画院成立十周年暨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重庆市)
2016年
1月应邀参加“冬约青州市----当代中国画坛逸品展”(青州)。
1月参加“一江吴楚江苏省湖北中国画学术交流展”(武汉、南京)。
1月出席“艺醉齐鲁----2015齐鲁晚报年度艺术家邀请展”(济南)。
1月参加“笔阵----中国水墨年度盛典”(北京)。
3月应邀参加“色彩中国梦----第二届玉泉山美术馆学术邀请展”(北京)。
2023年
4月出席“文脉与心迹”2023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作品展开幕仪式 。
获得荣誉
徐惠泉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作品在多个展览中获奖,包括1989年的全国书画展三等奖、1992年的中国美术家协会92国际水墨画大赛优秀奖等。他还获得了第二届“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创作大赛金奖、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展铜奖等荣誉。2020年4月,徐惠泉荣获“江苏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主要作品
主要合集
徐惠泉的作品被收录在多个重要合集中,包括《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现代人物画全集》《中国工笔画全集》《20世纪中国绘画》《当代中国工笔画集》《名家人体艺术》《名家仕女画艺术》《大陆名家水墨画集》《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集》《江苏美术五十年》《新世纪中国名家精品集》《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中国人物画百家》《中国画现代重彩画法》《百年中国画家》《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集》《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工笔人物》《写意人物》等。
主要著作
徐惠泉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画集,包括《徐惠泉人物画》《当代名家工笔人物精品——徐惠泉》《中国人物画名家技法讲座——徐惠泉彩墨人物画艺术》《名家名画——徐惠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人物)画家——徐惠泉》《丹青典藏(2)——徐惠泉》《徐惠泉写意人物画》《名家名画》《名家扇画——徐惠泉人物画扇面精品》《唯美新势力——当代写意画徐惠泉》《徐惠泉人物画技法》(VCD)等。此外,他还出版了《精品荟萃——徐惠泉作品集》《中国美术家大系——徐惠泉卷》《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育范本——徐惠泉人物画作品》《际会生命最柔美的时刻—徐惠泉作品集》等。
人物评价
“徐惠泉的彩墨画是在广泛吸收了古今中外艺术营养基础上的出色创造,这里有水墨写意的神韵,有工笔重彩的严谨,有古典绘画的雅丽、富贵,有印象派的色彩追求,也有现代艺术的构成法和某种梦幻意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在新时期的人物画创作领域,徐惠泉是在水墨重彩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艺术家。”——(《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他是一位既能工又能写的人物画家,他的人物画创作着力于色与墨的交融,工与写的协调。这种交融色墨工写,折衷中外古今的作品,使他的人物画具有值得重视的现代意义。”——(清华大学教授陈瑞林)
徐惠泉在水墨重彩人物画方面的探索所取得的成绩,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影响并推动了彩墨人物画创作群体在江南地区的形成。由他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中青年国画家形成的姑苏“彩墨”画群体在全国的各类展览中屡屡获奖。
中国画的多元格局其实由来已久,在水墨与重彩这两个很具体的造型表现上早就有多样化的呈现。明清以降以文人画为主导的中国画家更多地侧重水墨语言的表现,而忽略了色彩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时期人物画不断突破禁区,突破了笔墨加造型的单一横式,一方面回归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或成为一种潮流,而工笔淡彩对于西式造型与色彩的借鉴,也相当大地提高了传统工笔淡彩的表现能力,但相对而言,试图将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的艺术探索显得较为稀少。在此背景下,徐惠泉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从事水墨重彩人物画创作,探索工笔和写意的融合,从宣纸、绘画工具、各种新型颜料的应用以及制作中的肌理的研究等,全方位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语式。其代表作品是《春江花月》《花之梦》《文学家朱自清》等
作为国内画坛的一位实力派画家,徐惠泉近年来作品愈显成熟,也愈显分量。这种成熟与分量,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着:精纯的笔墨技艺,深远的作品意韵,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实中,我们并不缺少笔墨技艺、作品意韵或独特风格,但是将三者以两种绘画语言同时推向一个较为完善的境地,却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但徐惠泉凭借一种才情和智慧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他的辉煌之处。
在这辉煌的后面是一颗沉静的心和对中国传统的领悟与拓展的思考,所以徐惠泉还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资料
徐惠泉官方网站-雅昌艺术家网.雅昌艺术家网.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