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素贞环蛇

素贞环蛇

素贞环蛇(拉丁学名:Bungarus suzhenae),是一种有鳞目眼镜蛇科环蛇属蛇类,是有强烈的神经毒性的剧毒蛇。

2019年10月19日,该物种在四川省南充市召开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上首次公开。2021年3月18日,由陈泽柠、石胜超、德国两爬学者Gernot Vogel、丁利、史静耸编著的相关论文正式发表在Zookeys上。素贞环蛇成体和亚成体头背均一黑色;体背以黑色为主,具备26-38条白色窄横纹,窄横纹仅覆盖1至2枚脊鳞;体腹面均一白色;尾腹面白色,无斑或仅沿中线分布有棕色细点;体背黑色略侵入腹面,腹鳞两边黑色部分窄于最外侧背鳞的一半,尾较长。半阴茎达第7枚尾下鳞;靠近基部的位置具有发达的大刺,形状类似毒牙;大刺尖端明显角质化,与大刺其他部分无明显边界。副毒牙仅具3枚。素贞环蛇分布地区有中国(云南省),缅甸(克钦邦),印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其典型分布地区为中国盈江县

2023年6月30日,素贞环蛇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命名与分类

发现与命名

发现

2001年9月11日早晨7点30分前,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两栖爬行动物学家Joseph Slowinski在缅甸野外考察中,不慎将手伸入装有标记为链蛇属Dinodon物种(无毒蛇)的采集袋,被一号黑白环的幼蛇咬伤。因未能及时就医,在2001年9月12日12时25分心脏停止跳动。

2015年,两爬爱好者兼学者侯勉在中国云南盈江野外调查时,被“银环蛇”咬伤并昏迷,历经70多个小时抢救幸运脱险。据回忆,盈江县的这种“银环蛇”咬伤后局部疼痛明显并伴有伤口周围皮肤发黑,与被银环蛇咬伤局部无明显痛感、不红不肿等临床表现不同。由此,研究团队开始注意到盈江的环蛇与银环蛇可能不是一个物种。

2016年开始,研究团队在中国云南省西南角盈江县沿省道爬行纲进行野外科考时,发现遇到了几条“银环蛇”外部形态上与中国华东地区分布的银环蛇比较接近。通过对来自盈江的环蛇属样本与近似物种进行了样本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显示,盈江的这些环蛇样本在外部形态、牙齿特征、半阴茎形态等方面与其他已知物种存在明显区别。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明确表明盈江县的环蛇样本具有独立的演化地位,应当视为独立的物种。后来,通过对 2016 年至 2019 年间采自中国云南省盈江县的样本进行检测后,该研究团队确认该物种与致使Joseph Slowinski死亡的那条一号黑白环的幼蛇是同一物种。

命名

在明确盈江的这些环蛇属属于未命名物种之后,研究团队慎重考虑了该物种的命名。由于在眼镜蛇科已有以Slowinski先生(斯氏环蛇B.slowinski)和侯勉先生(海南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houi)命名的物种,且考虑到环蛇属物种与人类关系密切,并是首个由中国学者命名的环蛇属物种,决定采用《白蛇传》中的人物白娘子来命名。由于素贞环蛇具有众多白色横纹,是自然界中相对接近“白蛇”形象的物种,因此正式将它命名为素贞环蛇B.suzhenae。

随后,为了使各界尽早认识到这种危险的剧毒蛇,研究团队于2019年10月19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召开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上首次公开介绍了该物种。此后,文章经过多次编辑和修改,最终于2021年3月18日正式发表在Zookeys上,是中国学者首次对环蛇属物种进行命名。

分类

素贞环蛇属于有鳞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环蛇属共7种,包括环蛇、金环蛇、乌环蛇、银环蛇、黑环蛇、素贞环蛇和云南环蛇。

形态特征

素贞环蛇背鳞通身15行;腹鳞数220-229(n=4);尾下鳞完整,51-54(n=3);前颌片大于后颌片;前额鳞沟长度是鼻间鳞沟的2.7-3.4(n=3)倍。成体和亚成体头背均一黑色;体背以黑色为主,具备26-38条白色窄横纹,窄横纹仅覆盖1至2枚脊鳞;体腹面均一白色;尾腹面白色,无斑或仅沿中线分布有棕色细点;体背黑色略侵入腹面,腹鳞两边黑色部分窄于最外侧背鳞的一半。尾较长,尾长与体长比值0.14-0.15(n=3)。半阴茎达第7枚尾下鳞;靠近基部的位置具有发达的大刺,形状类似毒牙;大刺尖端明显角质化,与大刺其他部分无明显边界。副毒牙仅具3枚。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已知素贞环蛇分布地区有中国(云南省),缅甸(克钦邦),印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其典型分布地区为中国盈江县(北纬24.466941度,东经97.648691度),海拔934米。

栖息

草丛、石块堆、落叶堆等环境。

生活习性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它们捕食诸如黄鳝(Monopterus albus)之类的鳗鱼以及渔异色蛇(Xenochrophis flavipunctatus)、颈棱蛇属(Pareas spp.)等小型蛇类,但不吃老鼠和青蛙。

主要价值

毒蛇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毒液在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医学价值。素贞环蛇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摸清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蛇伤流行病学和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物种保护

2023年6月30日,素贞环蛇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近种对比

素贞环蛇在遗传、形态及分布上与云南环蛇一致,而与马来西亚马来环蛇存在形态上的明显差异,且与后者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在大多数眼镜蛇科成员里,其上颌骨前方最大的主毒牙后尚存在几颗不发达的短小沟状副毒牙,主毒牙和副毒牙之间以平坦的齿间隔面相隔。副毒牙的数量在种内较稳定,环蛇属中,银环蛇、马来环蛇、云南环蛇种族的上颌骨副毒牙均为4枚,素贞环蛇的为3枚,与它们形成了稳定的差异。素贞环蛇咬伤后局部疼痛明显并伴有伤口周围皮肤发黑,银环蛇咬伤局部无明显痛感、不红不肿。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供图。A-C.新种素贞环蛇Bungarus suzhenae副模(第2枚上颌齿缺失,但牙槽仍在);D.云南环蛇B. wanghaotingi;E.银环蛇B. multicinctus;F.金环蛇B. fasciatus;G.舟山眼镜蛇Naja atra;H.非洲森林眼镜蛇N. melanoleuca;I.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1/2比例)

防治方法

当在野外遇到具有黑白环的蛇时,不要掉以轻心,不论是否有毒都应远离避开。在野外活动时,应当穿着长袖长裤衣物,在通过可能隐藏毒蛇的草丛、石块堆、落叶堆等环境时,使用登山杖或棍子敲击和检查后再通行。

素贞环蛇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呼吸机是争取宝贵治疗时间的关键,研究团队建议所有环蛇属物种分布区域内的蛇伤治疗机构普及呼吸机。这些区域包含了中国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的长江以南区域,全部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贵州南部、云南西部及南部、西藏墨脱县。此外,考虑到素贞环蛇的毒液的成分和组成可能与银环蛇存在较大差异,使用银环蛇抗蛇毒血清在蛇咬伤治疗上的效果和用量,需要针对银环蛇、云南环蛇和素贞环蛇,进行重新评估。

参考资料

Bungarus suzhenae CHEN, SHI, VOGEL, DING & SHI, 2021.the reptile database.2024-11-21

成都生物所在云南盈江发现剧毒蛇新种素贞环蛇.中国科学院.2024-11-21

..2024-11-21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1-21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reveal a new species of Krait (Squamata, Elapidae, Bungarus)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and Northern Myanmar.zookeys.2024-11-21

New deadly snake species discovered, named after Chinese ‘Legend of White Snake’.studyfinds.2024-11-22

New deadly snake from Asia named after character from Chinese myth 'Legend of White Snake'.sciencedaily.2024-11-22

专访“素贞环蛇”发现者:专业找蛇17年,曾多次被蛇咬伤,但最危险的是…….百家号.2024-11-21

“毒门刺客”出现!原来它是“白素贞”.光明网.2024-11-21

强行科普丨白娘子化身?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一剧毒蛇新种“素贞环蛇”.四川频道.2024-11-21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1-21